植根軍營寫春光
——軍隊新聞單位“新春走基層”活動綜述
新華社北京2月14日電(解放軍報記者費士廷、新華社記者李國利)把新聞寫在火熱軍營,把溫暖送進官兵心坎。
龍年春節前後,按照中宣部和總政統一部署,軍隊新聞單位“新春走基層”活動如火如荼展開。全軍400多名編輯記者克服雪封冰凍、缺氧斷電、路途艱險等困難,踏雪邊關,蹲點哨所,説兵言,寫兵事,解兵難,采寫出一大批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精品佳作。
做軍營火熱生活的參與者、記錄者、感悟者、傳播者,軍隊新聞工作者走一路採訪報道一路、體驗感悟一路,心靈受到洗禮,作風得到錘煉,思想得到昇華。
新聞在前方,記者在路上,領導在排頭
除夕之夜,一個紀錄寫入甘巴拉雷達站站史——
建站以來,解放軍報社社長孫曉青是第一位夜宿甘巴拉陣地的將軍。 這次“新春走基層”,孫曉青是職務最高、年齡最大、採訪點最艱苦、在邊防持續採訪時間最長的軍報記者。
除夕當天16時,孫曉青率領5人採訪小分隊,驅車1個多小時,轉過119道彎,抵達甘巴拉陣地。他執意不用任何人攙扶,登上84級臺階,採訪值班官兵。在甘巴拉陣地遠程醫療會診站,小分隊每人向患病的四級軍士長陳永捐款5000元,並捐贈了價值近2萬元的藥品。
當夜,孫曉青忍著頭痛,吸著氧氣,一字一句在電腦上敲出《今夜,甘巴拉瞪大眼睛》。
新聞在前方,記者在路上,領導在排頭。龍年春節,全軍12家新聞單位主要領導帶領採訪組,風塵僕僕活躍在基層,率先垂范奔波在一線。解放軍報社總編輯黃國柱,臨近春節趕赴3個偏遠連隊蹲點採訪,與官兵一起站崗、放哨、巡邏,在一版連續推出3篇親歷式報道《珍惜“家”的真誠》《感受“氣”的力量》《品味“樂”的境界》。春節期間,他又堅持在報社值班,岳父去世僅回去兩天,就趕回報社組織活動報道。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社長賈永,春節期間蹲在濟南軍區某旅,圍繞加強基層先進軍事文化建設、高學歷幹部的使用培養、如何發揮士官在基層建設中的作用等進行深入調研,采寫了《基層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高學歷幹部》等4篇反映基層呼聲的調研稿件。
為編輯記者樹起標桿,為軍事新聞創新發展趟出路子。各軍區、軍兵種報社的領導也紛紛走到一線,與基層官兵一同站崗、巡邏,親身體驗基層的火熱生活,感悟官兵的崇高追求。
前衛報社社長張振江、副社長羅茂夫帶隊深入一線連隊和冬季野營訓練場,察實情、解疑難,采寫了《練:練就一股英雄氣》《樂:樂在軍營過大年》《食:食之有味心歡喜》《學:學有所獲強素質》等一組充滿感情、生動活潑的報道。
戰友報社社長易文華飛赴內蒙古阿爾山,到了八千里邊防線上海拔最高、氣溫最低、風力最大、無霜期最短、離國境線最近的哨所,與戰士們一道踏著沒膝深的積雪徒步巡邏,采寫了《記者踏雪邊關行系列報道》。
空軍報社社長王斌,在除夕當天來到內蒙古渾善達克沙漠邊緣的多倫縣海拔1500多米的空軍某雷達站,與連隊官兵一起過除夕,采寫了《連隊是我溫暖的家》。
人民軍隊報社社長樊增民帶隊,驅車400多公里,來到蘭州軍區某師野外訓練場,采寫了《某紅軍師以抓信息化建設帶動部隊科學發展新聞調查》等4篇系列報道。
人民武警報社副社長沈曉泓、肖躍華春節期間深入北京西站、武警8674部隊採訪,相繼刊發了《帶著溫暖回家》《陪祖國過年》《一個名字一個連長的成長》等一批稿件。
在內蒙古邊防哨所,在高山雷達站,在建設中的航天發射基地,一位位軍隊新聞單位領導,在“新春走基層”的行列裏,活躍在排頭,采寫在一線。
到高原去,到海島去,到邊疆去
新春走基層,選擇走向哪,是對編輯記者事業追求最好的考驗。
解放軍報記者孫興維選擇的是阿裏高原。
1月16日,天山南北千里冰封。孫興維獲知一個信息:軍委、總部將派專機接62名滯留在阿裏高原的邊防官兵回家過年。
出發!孫興維立即飛往阿裏。這次,他全程跟蹤波林邊防連指導員黃敏忠的回家之路。這一路,他跑得興致勃勃,又筋疲力盡——這是繼去年8月阿裏邊防行、12月採訪阿裏老兵運輸專線開通後,他半年之內第3次走上海拔4300米的阿裏高原!
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記者倪寧選擇的是世界最高駐兵點——“神仙灣”。
在海拔5000多米的喀喇崑崙山上,倪寧與戰友們戴著氧氣面罩,一路拍攝,一路編輯。在他們眼裏,缺氧還不算最大挑戰,最苦惱的是缺電。雪域邊關沒有輸電線路,夜晚只能靠發電機的限時發電,來充電、整理拍攝素材和筆記,更多的情況下只能在紙片、手掌甚至是胳膊上記錄下沿途的點滴感受。
人民武警報駐站記者陳天平選擇的是雪域高原。
1月17日至26日,陳天平跟隨武警總醫院的“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醫療隊,一路從拉薩走到日喀則、江孜、崗巴縣,累計行程8000多公里,邊輸液邊工作,邊吃藥邊採訪,寫出感人至深的《開往生命春天的列車》。
有一組數據見證了軍隊編輯記者的選擇:軍隊新聞單位“新春走基層”的編輯記者,到邊防一線的91人,到海島部隊的44人,到高原地區的26人,到零下30攝氏度以下高寒地區的43人。
登上高原之巔、深入海島艦船、奔赴風雪邊關……伴隨著龍年新春的腳步,軍隊新聞工作者一路走、一路思、一路看、一路寫——
“雖然只有12天,但這是凈化心靈的12天,走向界碑,也是走向新的精神境界。”這是人民軍隊報記者翟金鐘在阿裏高原邊防線連續採訪12天后的最大感受,而他在隨阿裏軍分區扎西崗邊防連官兵到海拔5000多米高原巡邏後,采寫下親歷式稿件《風雪中,走來一群鋼鐵漢》。
新春佳節,人民海軍報記者王宏博放棄與家人團聚,走進駐守在膠東半島海防一線的5個高山海島部隊,頂著凜冽的寒風深入導彈發射陣地和戰士一起站崗,冒著大雪來到導航臺採訪3名堅守戰位的戰士,采寫了4篇體驗式新聞稿件。
前衛報女記者王田田把父母接到家中照看孩子,主動請纓,冒著嚴寒走進海防前哨“劉公島上好一連”,體驗士兵生活,當好士兵記者,采寫出《一連有棵“紅心向陽樹”》《一連有群“小能人”》等文風清麗的作品。聚焦特殊崗位官兵,是軍隊新聞工作者的責任與擔當。
春節期間,正值我國海南航天發射場建設進入攻堅階段,承擔工程建設任務的總裝某安裝總隊工程指揮部官兵仍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中國軍工報社總編輯蘇擴善趕赴海南文昌,與官兵一同吃住在工地,采寫出《工地有家》《工地有樂》《工地有情》《工地有愛》系列報道。
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把報道的關注點放在春節期間仍在忙碌著的文藝、醫療、新訓、後勤等特殊崗位的官兵身上,采寫出了《新兵營教導員朱宏博:給新兵營造一個幸福的家》《軍醫吉善和:堅守崗位的急診科大夫》《中校陳剛果:戈壁點號的特殊“家長”》等一批兵味年味十足的稿件。
駐守在大山深處的廣州軍區某工程維護大隊二連,常年只有10多名官兵。他們一人一個字,在紅紙上用不同的字體寫下一副春聯,張貼在連隊門口。戰士報實習記者肖雙劍為官兵的創意所感動,當即寫出了稿件《一人一字一對聯》。
元宵節之夜,人民前線報記者丁勇到達江蘇省川水港民兵哨所後,巧遇前來哨所“炸麻串”的當地船老大陳步寧。有感於陳步寧不求自家五穀豐登,先求“哨所新年更平安”,丁勇以“海防平安、國家和諧”為主題,采寫了新聞特寫《“炸麻串”,兆平安》。稿件刊發後,哨所民兵專門打來電話説:“當好祖國的‘海之目’,堅守一方平安;做好百姓的‘貼心人’,溫暖一片大海。”
感受火熱生活,捕捉生動場景,挖掘感人故事
李素芝,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兼西藏軍區總醫院院長,全國道德模範。
回訪李素芝,是解放軍報“新春走軍營”採訪組進藏的重要任務之一。1月31日,軍報刊發《“流動醫院”第110次出征》,講述了李素芝帶隊為邊防官兵和藏族群眾巡診的故事,引起讀者好評和熱議。
這一路巡診,還會發生多少動人的故事?
2月1日,解放軍報駐西藏記者站站長郭豐寬剛下高原,轉身又去追趕李素芝。同時,一個新欄目也在軍報一版亮相:“記者新春走基層·風雪追蹤李素芝。”
隨著記者追趕的腳步,《“代我向‘門巴將軍’問聲好”》《巡診路上,女兒讀懂了父親》《李素芝醫療隊搏擊暴風雪》《“我只圖4個字:共産黨好”》等一篇篇情真意切、感人至深的報道相繼在軍報要聞版刊發。與此同時,中國軍網、記者頻道通過現場連線、報網互動進行了全景式、跟進式報道,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
什麼叫貼近基層?什麼叫貼近官兵?參加“新春走基層”的軍隊新聞工作者説,摸一摸戰士的槍不是貼近,吃一吃戰士的飯菜不是貼近,甚至除夕之夜替戰士站一班崗也不是貼近,真正的貼近應該是從官兵的戰備、訓練、生活中體驗體會,傾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感受他們的意志、信念和力量,從而寫出接地氣、有底氣、聚人氣的精品力作。
為了這一目標,元宵節之夜,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記者陳欣登上悶罐車,跟隨南京軍區某軍需倉庫的6名官兵執行遠程押運任務,他緊緊抓住官兵們受領任務、站前送行、電話告別親人、深夜堅守崗位等細節,採制了錄音特寫《悶罐車裏的元宵節》,細膩深情地報道了押運戰士為完成特殊任務不畏“睡地鋪床、住鐵皮房、喝冰凍水”的生活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全國聽眾。
為了這一目標,三九天,當地人稱之為“鬼齜牙”的天氣,解放軍電視宣傳中心記者王剛等來到“黑河好八連”的界江冰哨,採訪中得知班長王繼騰有一個心願:希望退伍後,大年三十能陪爺爺過生日。為了能讓常年堅守崗位、不能回家過年的老兵實現這個心願,記者協調江蘇的駐軍部隊,幫忙拍攝了一段王繼騰爺爺在家過生日的畫面。當這段視頻播放給王繼騰時,他的情感在一瞬間爆發了。報道《老兵王繼騰15年的新春心願》,在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連續播出9次,並在“新聞聯播”節目頭條配短評播出。
為了這一目標,前進報社通聯工作編輯室副主任吳鴻財,“新春走基層”期間,利用7天時間,詳細點擊摘錄了瀋陽軍區某摩步旅政工網“兵聲傾訴”欄目6000余條發帖和跟帖,採訪與帖子故事相關的70余名官兵,形成了系列稿件《網上有張熱情的“臉”》《網上有雙雪亮的“眼”》《網上有座美麗的“橋”》等系列稿件,短短幾天時間,點擊率達7000余人次。
為了這一目標,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王經國等深入西北邊陲,傾心采寫了《中國民族連隊:團結親密似兄弟》《民族官兵的民族情——葡萄之鄉的民族連和敬老院》《中國軍隊的e生活》等8篇對外報道,播發後被美國《晨報》《環球之星》和澳大利亞《第一快報》等,以6個英文版和3個中文版配圖片推出。
電視、廣播、報紙、網絡,文字、圖片、音頻、視頻,多種新聞媒介聯動,多種表現形式融合。春節前後,軍隊媒體共刊播“新春走基層”稿件1800多篇(幅、條),開設93個有特色的專題專欄,推出56個有分量的專版特刊,向全軍官兵推出一份豐富的精神大餐。
在感動中採訪,在感動中思索,在感動中昇華
新戰士都戴著手套訓練,而指導訓練的65名新訓班長的雙手因無法戴手套都被凍傷……
這個溫馨的故事發生在天寒地凍的第二炮兵某旅訓練場,這個感人的細節也深深地感動了正在這裡採訪的火箭兵報記者汪志新,他連夜趕寫出通訊《65雙凍手寫出的無字答案》。新訓班長感動了記者,記者采寫的稿件發表後,又感動了很多看到報道的新兵家長。
在感動中採訪,在感動中思索,在感動中昇華……“新春走基層”活動中,軍隊新聞工作者肩負沉甸甸的責任,以飽滿的熱情奔赴座座軍營,堅持把“走轉改”當作一種理念來堅守、一種精神來追求、一種習慣來養成,在“走轉改”中提升綜合素質、樹立良好形象。
臺山島距離大陸27海裏,是福建省軍區防區內最偏遠的一個小島。中央電視臺新聞主播康輝、軍事記者毛財旺,跟隨上島過年的軍嫂乘登陸艇前往臺山島。途中遇到浪高四五米、風力八九級的惡劣海況,很多人出現暈船反應,嘔吐不止,但毛財旺仍堅持拍攝,康輝頂風浪現場報道。在採訪到很多鮮活感人故事的同時,他們吃苦敬業的精神也感染了現場所有人。
“多聽聽戰士的鼾聲,就能多了解一些戰士的心聲;多聞聞戰士的汗味,就能多一些兵味。”這是戰友報社副社長劉永國的感悟。
“新春走基層”活動中,劉永國來到內蒙古軍區邊防巡邏艇大隊二連,佩戴列兵軍銜,住在班排宿舍,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在零下26攝氏度-零下45攝氏度的極寒條件下,與連隊官兵同吃同住同巡邏同潛伏同娛樂,親身體驗惡劣的自然環境,感悟邊防戰士精神的崇高與偉大,寫出了《這裡距中俄邊界只有一公里》《潛伏在離邊界線15米的地方》等一組感人肺腑的稿件。
1月29日5時趕往首都機場;12時到湛江,立即前往海軍某陸戰旅;15時,在訓練場進行部隊開訓第一天的採訪;16時,進行視頻補充採訪;19時,一篇1000字消息和3張新聞圖片發回報社,緊接著研究第二天的採訪線索……這只是解放軍報社記者錢曉虎“新春走基層”的普通一天。
“每一天的工作節奏基本上都是這樣,像打仗一樣緊張。”錢曉虎説,“雖然很累,但一直在堅持,這是因為,記者的別名是戰士。”
接到“新春走基層”報道任務的時候,新華社解放軍分社記者賈啟龍剛剛結束在北疆邊防長達4個月的採訪報道才3天,他二話不説,又立即奔赴部隊……他的感觸是,“新春走基層”活動,真正走出了軍事記者的動力,走出了軍事記者的活力,走出了軍事記者的毅力。
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軍事宣傳中心記者鄧曦光冒著零下30攝氏度的嚴寒,與吉林省軍區某邊防團前哨哨所官兵一起到界江鑿冰取水,一起徒步巡邏,先後在“新聞和報紙摘要”“國防時空”節目中播發多篇錄音報道。他説:“通過‘新春走基層’採訪活動,更加明白了身邊幸福、安寧的來之不易,讀懂了他們為祖國站好崗、巡好邏,默默奉獻青春的無私、高尚。”
人民前線報編輯喬暉除夕這天到軍區通信“中樞神經”的1號臺採訪,讓連隊官兵感到驚訝。她説:“這説明我們過去做得還很不夠。什麼時候官兵看到我們不再吃驚,什麼時候我們才算是一名合格的軍事新聞工作者。”
“在寒風浸骨的海島上,看戰士們的草根晚會,教室就是演播廳,講臺就是舞臺,沒有舞美,沒有服裝,沒有道具,但每一個節目,都講述著溫暖的故事。”人民海軍報記者王宏博説,為黨立言應有人性溫暖,緊貼兵心才能傳遞溫暖,多和戰士們在一起,讓記者的心始終是熱的,采寫出的稿件才是溫暖的。
紮根基層才能找到源頭活水,走進部隊才能富有軍營氣息,融入官兵才能産生真情實感——
前衛報記者黃炳富在腳踝扭傷未痊癒的情況下,先是赴內長山要塞區海島部隊採訪,爾後隨駐豫某部轉戰冬訓場,白天行軍、實地採訪,晚上趴在帳篷里加班加點撰寫稿件。前進報社編輯張旭航入深山上哨所登海島,先後走訪某油料倉庫等6個單位,采寫了一批直擊基層、生動鮮活的報道。空軍報社記者余紅春臘月二十七告別懷有身孕的妻子,趕到駐守黑龍江最北端的漠河某雷達站,與官兵們一同過年,采寫了生動鮮活的報道。戰士報社編輯朱少勇主動請纓到駐守在南澳島的某海防團過年,一蹲就是一個星期,撰寫的稿件散發著濃郁的“兵味”。
“好的新聞作品,不是靠妙筆生花,而是靠深入。植根軍營,深入官兵,那些鮮活的形象、動人的故事、生動的語言就會撲面而來,基層,永遠是新聞記者賴以生存的土壤、氧氣和水。”戰旗報總編室主任劉勵華道出了參加“新春走基層”活動軍隊新聞工作者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