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2月19日電(記者劉寶森、王海鷹)一些地區愈演愈烈的“航母級”大學校、大班級現象導致基層優質教育資源進一步集中化,加劇教育不公平發展,民盟山東省委在正在召開的山東省“兩會”上建議,推進“小班小校化”改造,促進義務教育個性化、公平化發展。
據民盟山東省委介紹,近年來,為了滿足大眾接受優質教育的強烈需求,許多地方出現了優質中小學急速“擴校擴班”的現象,甚至出現了“70人組班、上萬人成校”的巨型學校。“大校”從局部上看雖然可以容納更多的學生接受優質教育,但從全社會來看,這將導致優質教育資源的進一步集中化,加劇教育的不公平發展。
同時,為了保證學校的教育和生活秩序,大校辦學必然要求嚴格的制度化、規範化,甚至是軍事化管理,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因為面對眾多的學生,教師根本無力關注每個學生獨特的發展需要,只能實施劃一性、制度化的教育教學,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也會因狹小的甚至幾乎為零的自主時間而淪為空談。
民盟山東省委認為,部分地區已具備了義務教育階段“小班小校化”改造的條件。從人口發展趨勢來看,山東許多地市已經過了就學人口高峰期,將會迎來就學人口逐年減少的發展時期,這就為實施“小班小校化”改造提供了有利條件。從改造費用來看,社區內辦小型學校,用地少,投入低,大型活動場地可以多校共用,而且可以通過法律手段強制要求新建社區配套建設。
民盟山東省委建議,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實施新建社區配套建設學校的制度,對新建社區應該配套建設的學校數量和學校規格給出明確規定,並嚴格監督實施;將目前存在的大型小學和初中,拆分為若干規模適中的小型學校,一般控制在6個年級12個到24個班級,分設于不同的社區之內,以便學生就近入學;實施教師定期流動制度,均衡學校辦學條件和教師資源;縮小班級規模,將每班學生人數控制在35人以內,以利於師生、學生之間溝通交流,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