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來自中國高層發展論壇的報告:把脈中國經濟方向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3月18日 21時02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 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深化、世界經濟增速放緩、國內經濟不確定性增強的大背景下,中國經濟將呈現怎樣的走勢?又將面臨哪些風險與挑戰?相關部門將採取哪些措施有效應對?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辦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2”年會上,來自國內外的知名經濟學家和政府官員共同把脈中國經濟,尋找中國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總體並未改變

    面對過去一年嚴峻複雜的國內外經濟環境,中國經濟實現了9.2%的高速增長,這一數據雖然比上一年有所回落,但遠遠高於發達國家的增長水平。與會人士判斷,由於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因素總體並未改變,未來中國經濟仍將處於一個發展較快的區間。

    “受國際經濟環境變動和國家主動調控等因素的影響,從去年起中國經濟雖呈現出逐漸減速的跡象,但仍處在正常平穩的區間內。”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認為,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是中國經濟長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基本因素,這些因素並未發生根本改變。同時,中國在城市化、工業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中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在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士丹利公司(亞洲)非執行主席史蒂芬·羅奇看來,儘管中國經濟存在諸多風險,但由於應對得當,中國經濟不會出現人們所擔心的“硬著陸”現象。

    “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政府把穩增長、抑通脹、調結構作為經濟工作的重要著力點,應對國內外形勢的變化實施調整和完善宏觀經濟政策,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有力地促進了經濟增長由政府刺激步入自主增長的軌道,促進了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經濟結構的調整,保持了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態勢。”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張平指出。

    面臨的風險不容忽視

    在外部發展環境持續惡化、內部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矛盾依然突出的大環境下,與會人士普遍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所面臨的挑戰有所加大,風險不容忽視。

    “在過去的一年中,中國經濟在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但仍然面臨著經濟增長潛力下降和物價上漲壓力過大的雙重挑戰,同時,在經濟金融領域也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發言指出。

    “雖然推動中國幾十年較快發展的基本因素總體並未有明顯改變,但一些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優勢正在弱化。”馬建堂認為,當前支撐中國經濟發展中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正在減弱,而來自資源環境的約束卻日益突出,中國經濟較快增長所面臨的約束逐漸增強。

    也有經濟學家認為,當前全球流動性的氾濫給中國經濟發展增加了新的不確定因素。經濟學家余永定認為,當前發達國家中央銀行已步入“印鈔時代”,其後果對於全球最大債權國的中國來説不言而喻。

    結構調整成為緊迫任務

    在過去的一年裏,中國經濟在穩增長、控物價、調結構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績,但經濟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矛盾依然存在,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已經到了關鍵時刻。

    “當中國經濟快速增長所面臨的約束在不斷增強時,我們的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進一步加大轉方式、調結構的力度,推動中國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馬建堂指出。

    馬建堂的觀點得到李偉的認同。“短期來看經濟的復蘇當然非常重要,但如果對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不加以解決,經濟復蘇的基礎不可能穩固,復蘇的勢頭也不可能長久。”在李偉看來,始自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其影響之所以如此劇烈和持久,究其根源在於世界經濟長期結構性失調,當前經濟結構調整的任務對中國和世界都艱巨而迫切。

    “我們必須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上取得新的進展,因為這是解決中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的關鍵。”張平坦言,轉方式已成為當前和今後一個較長時期的緊迫任務。

    專家普遍認為,把經濟增長動力從投資和出口拉動轉變為內需拉動是中國經濟再平衡的重要方向。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劉鶴指出,通過推進城鎮化實現擴內需、促銷費,這將是未來經濟發展的主要特徵。“城市人口的增加、中等收入階層的出現和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將對拉動中國經濟增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將對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産生重要影響。”

    深化改革應取得新突破

    結構調整任務的緊迫,反襯出中國經濟亟須繼續推進改革的現實。進一步加快改革成為此次論壇上最炙熱的話題。與會人士普遍認為,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堅定攻堅克難的決心,堅決推進各項領域的改革。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型和産業升級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投入過多,成本過高,有利於創新和創業的體制始終沒有建立起來。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原因就在於經濟體制障礙沒有得到消除,在於改革的力度不夠。”經濟學家吳敬璉發言指出。

    新近履任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的經濟學家錢穎一也指出,結構調整推進遲緩的背後具有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深層次的改革,必須調整好政府與居民、與企業、與市場的關係。

    在中投國際(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遵義看來,中國經濟若要在今後若干年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必須在稅收體系、資本賬戶可兌換等領域推進改革。

    “要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新的突破。”張平指出,今後將著力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尤其在改革資源性産品價格、收入分配製度,財稅體制等方面要取得新的進展,促進社會經濟體制更加完善。

    “繼續堅定不移地推進財稅體制改革,進一步健全公共財政體系,大力支持促進價格、金融等方面領域的改革。”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指出。(記者 王宇、江國成、韓潔、王優玲)

 
 
 相關鏈結
· 山西省委副書記: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推進轉型跨越
· 山西省委省政府表彰2011年度縣域經濟發展先進
· 完善的金融體系支持為黑龍江經濟發展提質增效
· 壯大實體經濟—人大代表解析實體經濟發展"竅門"
· 代表委員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 推進戰略性調整
· 趙樂際與周生賢會談共商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