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雪域高原將迎來“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
53年前的這一天,在中國共産黨領導下,西藏各族人民揭開了以廢除封建農奴制為核心的民主改革的序幕。隨之,百萬農奴在政治、經濟和精神上得到了徹底解放,成為土地和其他生産資料的主人,實現了做人的權利和享有法律規定的公民權利。
這個世界上最後一塊、區域最大、人口上百萬的封建農奴制社會的徹底消亡,在政治上為其未來的現代化徹底掃清了道路。從此,與黑暗、野蠻、殘酷、落後的舊西藏形成鮮明對照,以現代文明為核心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開始成為這塊土地上的主旋律。斗轉星移,如今,西藏各族人民正在現代化道路上迅猛前進,書寫著發展和進步的光輝篇章。
構建功能配套、安全高效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是西藏現代化建設的重中之重
舊西藏的基礎設施如何?“沒有一寸公路,傳送文書靠驛站。雅魯藏布江上沒有可以通車的橋梁。從康定馱運貨物到拉薩,行程兩個月以上……”
中國共産黨人從解放西藏的那天起,就把西藏基礎設施建設放在了一個異常重要的位置。在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尤其是在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後,西藏的基礎設施建設開始跨越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進入“十二五”以來,西藏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提速。去年,拉薩至貢嘎機場高速公路通車,北京至拉薩往返直航開通,青藏直流聯網工程投入運行。今年,全國唯一不通公路的墨脫縣將結束不通公路的歷史,拉薩至林芝的鐵路即將動工,拉薩至成都的鐵路將提上日程等。
基礎設施的完善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更現代、更便捷。昔日民謠悲嘆:“進藏難出藏難、在藏出行也艱難”。現在,每天進出西藏的航班約120多架次、進出藏的客運列車達10趟。去年底,西藏全面完成了84處溜索改吊橋工程,溜索橋從此退出歷史舞臺。
農牧業生産走上機械化、産業化發展之路,工業和第三産業呈快速發展,具有西藏特色的現代産業經濟體系初步形成
舊西藏農牧業生産一直處於極端落後狀態:直到20世紀60年代初期,農區仍大量使用木犁、木鏟進行田間耕作,有些地方甚至保持著“刀耕火種”、“燒荒肥田”等原始的生産方式。
3月16日,記者在達孜縣桑竹林村開耕儀式上看到,30多輛東方紅拖拉機先後開進農田,傳統的“二牛抬杠”在這裡基本退出生産領域。據西藏自治區農牧廳介紹,到2011年底,西藏各種農用機械達28萬台,農用耕、耙、播、收機具達13萬台,全面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達54%。古老傳統的農業生産方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西藏農牧業産業化進程不斷加快。僅“十一五”期間,國家就安排資金4.6億元,初創了一批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農畜産品品牌。經過扶持和培育,全區現有13家自治區級農業産業化經營龍頭企業和63家地(市)級龍頭企業,輻射農牧民3萬多戶。
以自然、人文風光而舉世聞名的西藏,近年來旅遊業發展極其迅速,遊客每年都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去年,全區接待國內外遊客869.76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97.06億元,同比增長35.8%,佔當年第三産業總收入的30%以上。今年,西藏力爭全年接待遊客突破1000萬人次,收入達120億元。
現在,西藏的産業結構越來越趨於合理。2003年,西藏現代産業開始起步。去年底,第二、三産業已經佔到GDP總額的87.7%。
現代化的推進和實現,有效地保障了生態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髮展
記者在採訪中深深感到,在全球化時代,西藏生態環境、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離不開當地現代化的推進和實現。
西藏是我國主要的生態安全屏障,生態脆弱而敏感。為保護好這個屏障,西藏“十一五”期間用於環保的資金超過100億元,而“十二五”僅用於“西藏生態安全屏障”的資金就將達155億元。西藏現已建立21個生態環境保護區,47個各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面積佔西藏國土面積的34.5%。
西藏農牧區群眾多以燒柴燒牛糞做飯取暖,對生態破壞極大。為改變這種狀況,太陽能設備在農牧區得到廣泛運用。根據規劃,從2008到2015年,通過實施農牧區傳統能源替代工程,西藏將重點解決區域農牧民採暖、煮飯等生活用能問題,農牧民傳統能源替代率達60%。
西藏傳統文化的保護同樣也受惠于現代化發展提供的資金和技術。“十一五”期間,國家投資5.7億元對22處重點文物進行維修。投資6000多萬元,用於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項目的保護和傳承。目前西藏各類傳承人達2萬多人,有53人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人。
借助現代科學理論和現代技術手段,西藏的藏學、高原生態和藏醫藥等學科研究取得重大進展,形成了一批有世界影響的學術成果。
西藏人民擁有追求、創造、享受現代文明成果的權利,他們是西藏現代化建設的主體,也是建設成果的享受者
舊西藏佔總人口95%的農奴過著牛馬不如的悲慘生活,僅有的一點現代文明成果全被“三大領主”佔有享用。而如今,無論是在衣食住行還是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西藏絕大多數的群眾都享受到了現代化建設所取得的成果。
長期以來,西藏農牧區群眾的住房多為黑色帳篷、低矮陰暗潮濕的土坯房和石板房,“夏不擋風雨、冬不抵嚴寒”。安居樂業,無居何安?民主改革後,在解放軍和人民政府的幫助下,翻身農奴蓋起了第一批住房。改革開放後,政府又幫助農牧民蓋起了第二批住房。從2006年起西藏實施的農牧民安居工程,是第三批住房。截至目前,該工程累計投入資金180多億元,使33.89萬戶、177萬名農牧民住上了安全寬敞舒適的新房屋。
城鄉醫療衛生條件得到大幅度改善,農牧民看病就醫得到有效保障。如今,農牧區醫療制度早已實現覆蓋,鄉(鎮)衛生院的藥品已增加到100種,有的中心鄉(鎮)衛生院達200多種,基本滿足了農牧區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需要,農牧民近70%的住院費用得到報銷補償。醫療衛生的進步,使西藏的人均預期壽命從和平解放初期的35.5歲提高到現在的67歲。
西藏的教育已今非昔比。截至去年底,全區小學860所、教學點613個、小學適齡兒童毛入學率達99.4%。初級中學93所,初中毛入學率達98.5%。全區“普九”累計脫盲人口170萬人,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1%以下。
廣袤的農牧區不再與外界隔絕,“山高路又遠、世界在眼前。”如今,藏語衛視頻道實現24小時不間斷播出,全區80%以上的農牧戶可以收聽收看50多套廣播電視數字節目。一些農牧民高興地説,他們從中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和別樣的生活,也對自己的生活有了更好的打算。(記者 陳沸宇 扎西 韓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