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春5月1日電(記者 王猛)“這白花花的地膜,在地裏100年都化不掉。”乾安縣佔字鄉父字村農民谷春文從地拽出一塊殘留的地膜説。2010年開始,在國家政策支持下,他家的旱田使用了膜下滴灌技術。玉米産量大幅提高的同時,難降解的塑料薄膜殘留物不僅造成嚴重的“白色”污染,還影響作物生長。今年,吉林省在全國率先大面積推廣可降解農用地膜,幫助谷春文和鄉親們解除了煩惱。
吉林省是水資源短缺的省份。膜下滴灌作為一項高效的抗旱增産技術,使吉林省西部乾旱少雨地區實現穩産增産。但同時,難降解的塑料薄膜殘留物又造成了嚴重的白色污染,反過來又影響了農作物的生長。
“我家使用膜下滴灌技術已經3年了,糧食産量比傳統耕種增長了一倍多。”40歲的谷春文説,“去年我家2.5公頃地打了6萬多斤玉米。”
但困擾谷春文的是,地裏存留的塑料薄膜越來越多。“一片雪白,用耙子怎麼摟也摟不出去,就得靠人工一點一點往出撿,特別費工。”他説,“現在人工成本那麼高,一天至少得100元。”
“地膜殘留物埋在土壤裏越來越多,種子播下後一旦被包裹纏繞,根係扎不下去,甚至死苗。”谷春文的同鄉孫佔元説,“三年五年後,最起碼少一成苗,十棵苗得少一棵。”
讓他們欣慰的是,今年他們用上了由吉林省農科院研製的可降解地膜。“在雨季到來前,上面這層膜就自然分解了。我們喜歡這樣的農業技術。”剛剛播種完的谷春文指著地裏新蓋的地膜説。
“這種地膜去年已經在村裏試驗應用,通過旋耕機作業後,現在就看不出地膜了。”乾安縣佔字鄉父字村黨支部書記金英敏説,“這個降解膜像窗戶紙一樣,一動彈就成碎片,對莊稼沒有啥影響了。”
“地膜降解到土壤中以後,土壤中主要微生物的數量比普通地膜高出幾倍。地膜被微生物消耗,微生物數量增加,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吉林省農科院農研中心研究員劉惠濤説,“這個過程叫做‘光分解’,通過設定降解助劑的添加比例,在鋪設兩個月以後,地膜地上部分通過光合作用自然分解,地下部分通過微生物分解,殘留部分則在次年春耕滅茬時機械分解。”
據悉,可降解地膜露土部分佔80%以上,降解率當年可達到90%,埋土部分不到20%,每年降解35%以上,三年可自然降解完成。
“普通地膜每公頃成本1000元左右,這種可降解地膜就貴了不到50塊錢,保苗率可以提高10%以上。”谷春文説。
據介紹,今年吉林省共推廣兩萬畝可降解地膜,通過示範帶動,明年將繼續擴大推廣面積,力爭在三年內消除非降解地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