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1日電(記者 劉錚)1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連續第5個月回升。在中國經濟增速持續回落的情況下,作為經濟先行指標的製造業PMI為何連續回升?這種回升預示著什麼?下一步應當採取怎樣的宏觀政策?
PMI為何連續5個月回升?
從國家統計局、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公佈的數據看,中國製造業PMI在去年11月份跌破50%臨界點至49%,此後一路回升,從12月份的50.3%回升至今年4月份的53.3%。
“PMI連續5個月回升,動力來自於宏觀政策的預調微調。政策有一定的滯後性,反映到經濟增速上需要一定的時間,但在先行指標上反映得很靈敏。”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分析認為。
面對再起波瀾的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新衝擊,從去年10月底開始,中國宏觀政策在保持總體基調不變的前提下,強調預調微調,採取了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扶持小微企業、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等一系列措施,成效逐漸顯現。
具體到今年4月份的製造業PMI上,從企業類型上看,大中型製造業企業是拉動PMI上升的主要因素;從分類指標看,生産指數回升是PMI提升的主要動力。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現在看來,大企業的穩定性比較高,承受各方面壓力的能力相對較強。同時,從歷年製造業PMI的走勢變化看,春節之後的三四月間PMI都是明顯回升的,這也是重要的季節性因素。
連續5個月回升預示著什麼?
中國經濟增速連續5個季度的回落,引發了外界的一些擔憂。在這樣的背景下,作為國際通行的重要的經濟先行指標,PMI連續5個月回升預示著什麼?
“PMI經歷連續5個月回升之後,已經高於去年同期水平,顯示宏觀經濟在趨穩的基礎上朝著向好的方向發展。”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分析報告指出。
製造業整體趨穩回升。4月份,在製造業21個行業大類中,有16個行業PMI高於50%臨界點。特別是前一階段發展較為低迷的鋼鐵、紡織行業,當月PMI已回升到50%以上,顯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活動趨於活躍,部分困難行業發展勢頭趨於好轉。此外,新出口訂單指數比上月微升,連續3個月保持在臨界點以上,預示著出口情況有所好轉。
王軍認為,國家強調保證在建續建重點項目的資金供應,信貸略有放鬆,使得一度負增長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所反彈,帶動鋼鐵等製造業行業發展形勢有所好轉。前一階段增速連續下滑的中國經濟,出現了趨穩勢頭。
與此同時,企業成本壓力略有緩解。4月份,製造業企業購進價格指數為54.8%,比上月回落1.1個百分點。此前連續4個月上升的購進價格指數,4月份終於出現回落。
“總的來看,4月份PMI顯示出經濟增長趨穩向好、市場價格回穩下行的‘雙穩’勢頭。”報告總結道。
宏觀政策應當怎樣預調微調?
在充分肯定製造業PMI連續回升預示著中國宏觀經濟趨穩的積極意義的同時,也要看到其中的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企業特別是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仍然較多。宏觀政策仍要保持警惕,加強政策儲備,積極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
“儘管連續回升,但製造業PMI依然比歷史同期平均水平低,反映出總需求還不是很足,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不夠強。”王軍認為,目前的PMI回升更多是政策作用的結果,要注意增強經濟的內生動力,更要注意推動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新訂單指數在4月份出現回落,反映出需求增長尚不夠充分,説明經濟趨穩的基礎仍有待夯實。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分析報告建議,應注意擴大需求,特別要保持適度的投資力度,以利於保持經濟穩定較快增長。
小企業仍然困難,提示我們要繼續加大支持小企業轉型升級的力度。4月份小型製造業企業PMI在連續3個月高於臨界點之後,跌至臨界點下方。
“小企業過去習慣的發展環境現在變了,過去一直快速擴張的市場需求和低廉的勞動力供給都發生很大變化。面對這種情況,轉型升級是唯一齣路,這是一場‘生死之戰’,政府要加大支持引導的力度。”張立群強調。
對於下一步宏觀政策走向,王軍指出,依然是在保持大方向不變的前提下,進行預調和微調。不能因為一時的困難,動搖了大力推進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決心。同時,也確實需要在基建投資、小企業信貸和稅負等關鍵領域加強有針對性的支持力度,穩住經濟增長,穩住就業,為調結構轉方式創造穩定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