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5月14日電(記者 葉鋒 王暉余)“在市區的老房子,住得不好,但出行方便;郊區的保障房,房子本身挺好,但交通不便。”談及海口新落成的保障房小區南江花園,原本有意申請的市民符先生陷入兩難。經過兩次搖號配售之後,南江花園尚有800多套經適房無人問津。
記者近期在一些城市採訪發現,部分保障房建成後受到“冷遇”,其在選址、交通、價格等方面尚需補足軟肋。另一方面,公租房等“新品種”,被市場完全接受還需要一個過程。業內人士認為,在大規模推進保障房安居工程過程中,應防止出現“重建設輕分配”傾向,確保保障房既“叫好”又“叫座”。
部分保障房建成後受“冷遇”
海口瓊山區新大洲大道附近的南江花園是新落成的保障房項目。記者看到,各棟樓外觀漂亮,品質不輸于商品房。
不過,市場反響卻不盡如人意。去年11月以來,海口已配售首批經適房3036套,剩餘1287套,其中包括南江花園剩餘的800多套。此外,還有20戶申請家庭主動退房。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鄭州。5月3日,鄭州推出4002套經濟適用房,當天僅60余位購房者登記選房;主管部門不得不延長選房時間。但經適房登記選房情況仍不理想。據鄭州房地産網10日公佈的數據,截至9日,4002套房源中還有866套剩餘。
上海新推出的公租房也受到“冷遇”。馨寧公寓和尚景園是上海首批面向社會供應的市籌公租房項目,分別位於徐匯華涇地區和楊浦新江灣地區,累計有房源5100套,均為全裝修房。
兩個項目于去年底啟動供應,目前的申請率約為四成,低於預期。以尚景園為例,該項目楊浦區有一半的計劃供應量,申請期間,楊浦公租房運營機構接受諮詢有11000多人次,但最後提交的申請書只有580多份。
從“竣工”到“入住”有多遠?
“我雖然是本地人,但我都要一路問過來。”海口市的一位市民到經適房小區福秀小區看房,但為了找到小區,費了不少週折。記者在現場發現,福秀小區方圓約一公里內,還沒有商店、市場等配套設施。
海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住房保障處處長孫健坦言,由於土地、拆遷、建安成本等多方面原因,一些保障性住房項目選址多在離市中心城區較為偏遠的地段,一些公共服務設施難以同步配套,影響項目分配入住。
記者在尚景園現場看到,小區和地鐵三號線直線距離只有三四百米,但中間相隔了一條貨運鐵路及一個火車站,使住戶對地鐵“可望而不可即”。
租金是影響公租房“入住率”的重要因素。根據國家有關規定,上海馨寧公寓和尚景園租金均按“略低於市場價格”的原則制定,並經過專業機構評估、測算。兩處項目月租金分別為每平方米42元多和39元多。
上海住房困難戶孫增民的兒子是個上班族,有意為兒子租一套公租房。他説:“如果租一套50平方米的一室戶,月租金就要2000多元,對孩子來説還是偏高。”這樣的感受在市民中有代表性。
此外,保障房申請對象對房型同樣敏感。由經適房項目轉化為保障房的馨寧公寓和尚景園,總戶數中一室戶佔不到20%。
如何確保保障房“房盡其用”?
據住建部介紹,我國“十二五”期間規劃建設3600萬套保障性住房,2012年全國新開工建設保障房和棚戶區改造700萬套以上,基本建成500萬套。業內人士指出,應切實完善保障房相關配套和供應階段的制度設計,以確保“房盡其用”。
“在保障房的規劃、建設中,應進一步吸收民智,充分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建議,防止供應偏離需求。”復旦大學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傑説。
專家還建議,應加快推進交通、教育、商業等配套設施的規劃建設,滿足保障房居住人群的消費需求,並與建立公租房等項目的市場化運營機制結合起來;在對地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考評中,應強化竣工率、供應量和入住率等相關指標的考核。
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長劉海生表示,保障房小區的配套將進一步完善,項目周邊連通地鐵等的道路建設、小區短駁公交的配備等都將逐步跟進。他還介紹,根據市民提出的意見,上海已出臺相關措施,優化供求結構,滿足更多住房困難職工和職工家庭的租賃需求。不過,目前的兩個公租房項目尚無調整租金打算。
另有業內人士建議,需加強對保障房申請人群的觀念引導,避免“保障房”被理解成“福利房”。公租房租金不宜定得過低,需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確保投資運營的可持續性。
“新建保障房的物業服務、居住穩定性等方面的優勢將逐漸體現出來。我們對保障房的入住前景充滿信心。”楊浦區公租房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蔣曉波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