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新起點 新優勢 新跨越--來自山東轉型發展的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5月22日 18時5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起點·新優勢·新跨越——來自山東轉型發展的報告 

    新華社濟南5月22日電(新華社記者徐金鵬、張曉晶、呂福明) 這個春天,一慢一快兩組數字印證了山東科學轉型的清晰腳步——

    一季度,山東實現生産總值10089.1億元,同比增長9.7%,是自1991年以來,山東經濟增速首次低於兩位數。

    服務業實現地稅收入384.9億元,高於去年全年增速1.4個百分點;實現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40.7億元,增長17.1%。

    經濟增速主動下調,經濟結構更加優化,質量和效益逐步提高。山東在經歷了多年快速發展後,近年來痛下決心,狠下工夫,堅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經濟發展走上創新驅動、提質增效之路。

    這場深刻變革,為山東實現由經濟大省向經濟強省的跨越,積聚起新的能量,孕育著新的輝煌。

    轉型難度最大的省份力推經濟結構由重轉輕

    山東經濟結構偏黑偏重、過度依賴資源能源消耗的形象正在改變,顯露出多種積極變化——

    繼2011年生産總值增速較上年放緩1個多百分點之後,山東又將今年生産總值增速預期目標下調至9.5%。

    服務業成為轉調之戰的新戰場。2011年,山東服務業投資佔投資總額50%,投資結構實現了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轉變。服務業增加值佔比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轉型正在催生“山東製造”向“山東創造”之變,高端高質高效的新“三高”産業正在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舊“三高”産業。去年,山東高新技術産業産值佔規模以上工業産值的比重為27.3%,規模以上電子信息、生物技術及制藥和新材料三大戰略性新興領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3134億元,增長30%。

    變化來之不易。

    山東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張衛國認為,山東是我國經濟轉型困難最多、壓力最大的省份。

    資源優勢造就了“山東速度”,也造就了重化工業一枝獨秀的經濟格局。六成以上屬於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重化工業,“全國第一能耗大省”的帽子戴了多年。

    也正因如此,“痛下決心,狠下工夫,堅持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成為中央對山東的殷切期望。

    山東省委、省政府對自身發展階段同樣有著清醒的認識。

    山東省委書記姜異康告誡全省幹部説:“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推動科學發展,實現由大到強新的歷史跨越,是山東現階段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

    山東省委政研室副主任蘇建華認為,經濟結構調整意味著要犧牲眼前利益。這種取捨非常痛苦,必須引導幹部樹立科學發展的政績觀。除觀念引導外,山東還在對幹部的政績考核上,突出科學發展導向,GDP權重一直在往下調,使全省幹部樹立快轉快調的緊迫感,堅決摒棄以犧牲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為代價換取總量擴張的發展觀。

    現在痛是為了以後不痛。“十一五”期間,山東節能減排力度空前,僅關停小火電累計就達717萬千瓦,被公認為執行國家節能減排政策力度最大的省份。

    正在推進中的山東鋼鐵産業結構調整是國家批准的試點,要將目前6000多萬噸的鋼鐵産能在2015年壓縮到5000萬噸。“這又是一次壯士斷腕的調整,做減法的難度可想而知,但對山東鋼鐵産業升級的意義深遠。”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超超説。

    以藍黃戰略為引擎 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山東城鄉二元結構突出,表現為東西差距與南北差距明顯。東邊青島、煙臺、威海是全國知名的製造業基地和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與西邊的菏澤、聊城、德州差距日益拉大。魯南經濟帶人口占全省1/3強,GDP只有全省1/5。

    山東轉型必須在戰略定位、生産力佈局、發展空間、區域協調發展上,動大腦筋,出大思路,做一篇構思縝密的大文章。

    山東省委、省政府經過深入調研和精心謀劃提出“一線三點”的戰略部署:以推動和實現山東科學發展為主線,堅持高點定位,加強多點支撐,實施重點帶動。高點定位,就是以高端高質高效産業為支撐,使山東在激烈競爭中保持率先科學發展的強勁態勢;多點支撐,就是要接長短板、拉長鏈條,“不能一花獨放”;重點帶動就是實施重點區域帶動戰略,打造新的發展引擎。

    在重構區域經濟版圖上,山東勾勒出一幅濃墨重彩、色彩協調的畫卷——

    東部以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北部以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兩大國家戰略為發展引擎,發揮比較優勢,集中優勢兵力,實施重點突破,引領支撐全省産業升級。南部沂蒙革命老區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有關政策、山東鋼鐵産業結構調整試點方案獲得國家批復並進入實施階段,以這兩大區域戰略為引領,助推魯南經濟帶發展。膠東半島高端産業聚集區和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分別以青島、濟南為龍頭,舞動龍頭帶動龍尾,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建設先後上升為國家戰略,為山東經濟轉型升級搭建了全新平臺。在兩大戰略的引領下,環境、資金、人才等各種要素資源匯聚,産業鏈條拉長,兩區承載能力和輻射帶動能力提升,將成為山東乃至環渤海地區“十二五”期間新的經濟高地。

    藍黃兩區建設已成為山東科學發展的兩大引擎。2011年,兩區幾項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其中生産總值佔全省總量的51.2%。

    追求更高質量的增長,發展理念科學轉型

    轉方式調結構之戰,正在給齊魯大地帶來一場深刻的變革。

    ——這是彰顯科學發展理念的轉型。

    “魯南煤城”棗莊是一個資源枯竭型城市。他們把轉型的目光對準旅遊業,2006年,果斷叫停一個房地産項目恢復重建臺兒莊古城。沒想到,這次抉擇不僅為棗莊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而且開啟了一條轉型新路。

    在黃三角中心城市東營,儘管有400多萬畝未利用土地等待開發,但當地政府堅持走生態文明道路,“不符合生態要求的項目投資再大也不要。”

    在傳統老工業基地淄博,以高端産業作為轉調切入點,工業重鎮轉身成為多個新興産業基地。

    ——這是彰顯質量和效益的轉型。

    經濟結構調整的成效,直接表現在財政收入上。2011年,山東地方財政收入首次突破3000億元,達到3455.7億元,增長25.7%。其中,稅收收入2602.4億元,增長21.1%,佔地方財政收入的75.3%。

    在財稅增長同時,山東工業企業效益保持了較高水平。去年,山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0萬億元,實現利稅突破1萬億元。

    過去山東民間投資相對不足,現在成為各類投資中最為活躍的部分。去年,民間投資比重達到80.4%,個體私營經濟市場主體註冊資本(金)比重高於公有制企業12.8個百分點,佔到近五成。

    ——這是以民生優先為指針的轉型。

    “改善民生,需要雄厚的經濟實力作為支撐。我們著眼于經濟增速與經濟質量和效益的協調提升,目的就是為改善民生打下堅實基礎。”山東省省長姜大明説。

    轉型的成效,最終體現在民生改善上。去年,山東省新增財力的七成投向了民生,全省民生支出佔財政支出的比重達到54.8%,提高3.8個百分點;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2792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達8342元,分別增長14.3%和19.3%;新農保和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比國家要求提前了一年;新農合和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200元……

    在實現省控59條污染河流全部恢復魚類生長之後,“努力增加‘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又寫進2012年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

    ——這是一次奠基未來的轉型。

    轉方式調結構之戰,為山東實現由經濟大省到經濟強省的跨越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礎。面向新的征程,山東以科學發展觀領航,從新的起點再出發,必將創造新的輝煌! 

 
 
 相關鏈結
· 第二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21日在濟寧市泗水開幕
· 深圳文博會:文化與科技齊飛
· 山東:14萬台收割機投入夏收力保小麥顆粒歸倉
· 山東省提出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高樓借錢買設備
· 姜異康會見山東省受表彰全國公安系統英模代表
· 山東5年查處政府投資建設項目違規金額41.8億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