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4日電 新華社記者
在中共十八大召開前夕,深化改革的話題在中國社會引發廣泛熱議,也在世界上引起了強烈共鳴。國際社會認為,改革開放不僅給中國帶來了世所罕見的發展成就,同時也極大地推動了世界的進步和繁榮。國際輿論因而指出,中國深化改革不僅決定著今後中國的前進步伐,而且對世界同樣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改變中國、有利世界
中國的改革,中國的貢獻,舉世認可。
1978年以來,通過以開放為先導的改革,中國取得了巨大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
上海交通大學客座教授約翰·羅斯指出,在人類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在世界人口中佔如此重要比例的國家獲得如此快速的發展。1978年以來的中國經濟發展是世界史上最大的經濟成就。俄羅斯知名政論家塔夫羅夫斯基近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強調,中國改革最成功的一點就是戰勝了貧困,中國在這方面取得了令人信服的勝利。
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共十六大以來,中國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取得了新的偉大成就。最近10年來,中國經濟年均增長約1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20%以上。世界因中國的發展獲得了巨大益處。
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泰德·卡彭特近日在接受採訪時指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已經從全球經濟的初級參與者成長為現在的主要參與者,併為之作出貢獻。中國的改革開放不僅讓中國受益,還讓東亞和歐盟以及美國等受益。
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以年均逾9%的增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30%以上,使世界經濟特別是發達經濟體免陷更深衰退,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引擎。
日本國際政治專家淺井信雄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功改變了世界經濟既有的格局。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中國經濟最先得到恢復。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的有力支撐。
深化改革——勢在必行
中國的轉變,中國的發展,牽動世界。
這是一組令人深思的數據。
世界銀行今年2月發表一份報告指出,在1960年101個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中,到2008年,只有13個成為高收入國家。
世行將中等收入水平定義為人均年收入在1006美元到1.25萬美元之間。世行著重強調,其他大部分像中國一樣達到中等收入水平的國家,在這一收入等級上都未能有進一步上升。
加拿大《金融郵報》網站日前刊登一篇文章提出了這樣一個看法,史上最大的一次財富擴張賦予中國以力量,而如今這個國家正接近十字路口。
縱觀世界一些國家之所以出現發展停滯甚至衰退,根本原因之一就是沒有進行穩健而堅決的深層次改革。
對中國而言,當前世情、國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制約科學發展的機制體制障礙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今年中國“兩會”期間,胡錦濤主席參加審議時強調,要著力深化改革開放,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要把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作為今年一項重點工作。
只有深化改革,才能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強大動力。
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説:“中國領導人已認識到,中國的增長模式在過去30年非常成功,但需要加以改變以適應新的挑戰。中國經濟現已到達發展道路上的一個轉捩點。”
佐利克表示,“控制好從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國家的轉型將充滿挑戰。在可預見的未來,全球大環境將很可能仍不確定且跌宕起伏,中國改革的必要性愈加重要”。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説,全球經濟疲軟的狀況使人們更關注中國對其增長模式進行變革的必要性。
中國未來——世界有信心
中國面臨的困難,一定會克服;中國經濟發展的“紅利”,世界可以繼續分享;中國的未來,世界有信心。
作為全球經濟重要引擎的中國,其2012年年度經濟增長目標八年來首次下調。這在世界經濟滑坡的背景下,引起了一些人的憂慮。
但更多的國際輿論看到的是:這仍然是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的最高增速。下調,既是為了應對複雜多變的國際經濟形勢,也是為了加快中國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俄羅斯政論家塔夫羅夫斯基認為,“雖然現在中國面臨複雜的形勢,但10年、20年前中國的狀況也並不簡單。未來會證明,新時期的中國領導人同樣能夠領導國家繼續發展”。
重要領域,重點突破。無論是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還是推動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無論是深化價格改革,還是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無論是積極穩妥推進事業單位分類改革,還是加快推進政府改革;面對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只有積極深化改革,才能推動“中國號”巨輪破浪前行。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侃如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中國領導層已經在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表示,將對中國的發展模式進行重大改革。這個決定令人印象深刻,是在朝正確的方向前進。
英國《金融時報》一篇文章寫到,世界會從中國經濟轉向更為平衡的發展模式中獲得巨大好處。(執筆記者 邵進、劉健,採訪記者 冉維、魏良磊、楊敬忠、郭倩、郭一娜、宋晨、報道員吳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