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謀先行先試建祥和之區—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紀實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6月01日 09時24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福州6月1日電(記者 梅永存、涂洪長)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為八閩大地翻開了嶄新一頁:從2004年福建首次提出“海峽西岸經濟區”概念,到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再到2011年國務院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海西”從區域戰略上升為國家戰略,從浪漫藍圖正邁向美好現實。

    今年以來,“海西”建設速度不減:覆蓋經濟與民生的“五大戰役”全面開花;平潭開發開放吸引兩岸關注;廈門、漳州、泉州同城化邁出實質性步伐,以“晉江模式”撬動縣域經濟崛起……

    在新的歷史征程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賦予了福建更大的責任和更為宏偉的發展目標:科學發展之區、改革開放之區、文明祥和之區、生態優美之區。使命與壓力同肩,機遇與挑戰共存,福建——海峽西岸經濟區主體省份,今日正以“先行先試、好中求快”姿態書寫光榮與夢想。

    順勢而為 力爭上遊

    “跨越”二字,對於福建來説,具有特殊的時代內涵,更意味著不容錯過的歷史機遇。

    30多年前,福建與廣東一起被列入改革開放試點省份。此後,有著“臺、僑、特、海”四大優勢的福建,在改革開放征途中一路劈波斬浪,發展成就備受矚目。進入上世紀90年代以來,歷史投入欠賬多、資源稟賦不突出、交通與腹地雙重“瓶頸”,使得福建一度陷於“成長的煩惱”,經濟“塊頭”小、産業化水平低、山海差距大等難題亟待求解,發展面臨“標兵離我更遠,追兵離我更近”的嚴峻形勢。

    好風憑藉力。兩岸和平發展大勢和全國區域經濟的勃興為福建的發展再造良機。2009年國務院通過《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2011年國務院又批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

    長期關注福建的北京拓維研究院院長王毅認為,“海西”戰略的提出和貫徹實施,除了進一步鞏固福建獨特的對臺優勢和對外優勢外,也將推動福建加快融入全國區域競爭與合作的洪流中去。跨越發展對福建而言,既是立足省情實際的戰略選擇,更是擔當歷史使命、發揮政策優勢的必然要求。

    面對新形勢和新任務,福建提出,視野更開闊一些,辦法更多一些,膽子更大一些,步子更快一些,抓住影響和制約發展的“瓶頸”,解決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

    跨越發展,必須打破常規,重點突破。2010年8月,福建省決定,抓住牽動全局的重點和關鍵,集中力量啟動重點項目建設、新增長區域發展、城市建設、小城鎮改革發展、民生工程等“五大戰役”,力求在加快發展上取得突破。延續至今的“五大戰役”成為解讀福建發展的關鍵詞。

    今年1-4月該省“五大戰役”總體進展情況良好。其中重點項目建設完成投資1136億元,佔年計劃的41.2%;新增長區域發展完成投資1497億元,佔年計劃的39.4%。

    重點突破 全面發力

    “海峽號”正式直航台灣,《平潭綜合實驗區總體發展規劃》獲國務院批准實施,30多個福建省直部門相繼出臺支持政策……過去的一年,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不斷取得重大進展。

    平潭是祖國大陸距離台灣最近的島縣,平潭開發開放成為福建貫徹“海西”規劃的重要抓手。對於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福建省態度鮮明:舉全省之力,超常規推進。預計“十二五”期間完成投資2500億元以上,通過3年努力基本形成兩岸對接的條件。平潭,從孤懸海上的平凡小島,一躍成為對接兩岸的海峽“明珠”。平潭綜合實驗區建設將軟硬體齊頭並進,努力實踐好兩岸“共同規劃、共同開發、共同經營、共同管理、共同受益”的嶄新模式。

    2011年,廈門經濟特區迎來30歲生日。廈門經濟特區30年發展成績喜人,但也面臨政策優勢弱化,發展空間不足,産業升級緊迫,輻射帶動能力不強的問題。鋻於廈門島內島外發展水平差距大,本市發展空間有限,亟須加強與周邊城市協調發展,優勢互補。2011年9月8日,《廈門、漳州、泉州大都市區同城化合作框架協議》正式簽訂。根據協議,2012年廈漳泉同城化將邁出實質性步伐,至2015年初步實現同城化。

    在廈門經濟特區“二次騰飛”的關鍵節點上,國務院批復通過了《廈門市深化兩岸交流合作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總體方案》,進一步提升“對臺特區”優勢,賦予廈門在土地、稅收、金融、市場準入、平臺建設等方面80多項政策,一批關係特區長遠發展的平臺也落戶廈門。

    福建國有投資薄弱,民營企業體量小、帶動效應不強;而外資企業則更多聚集于加工貿易産業,難以適應當前擴內需、調結構的發展要求。為改善經濟“體質”,福建省提出,依託現有産業基礎和比較優勢,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支撐和拉動,重點産業調整振興不斷深化,全力推進與央企、外企、民企的項目對接。截至4月底,福建對接央企、外企、民企合作項目1838項,總投資2.82萬億元。

    心繫民生 生態優先

    寧德市蕉城區漳灣鎮鰲江村村民歐玉壽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在陸地上有一間房子,作為長年生活在船上和海邊吊腳樓的連家船民。歐玉壽深感風雨飄搖、居無定所之苦。可喜的是,鰲江村“船民安居工程”今年被列入寧德市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作,歐玉壽有望和村中其他未上岸的連家船民一道,實現自己的“落地”夢想。

    鰲江村挂職村支書何趙紀説,目前在各沿海灘塗上,仍然居住著150多戶600多人的連家船民。為了徹底解決這部分群眾的住房問題,寧德市和蕉城區多次入村進戶調研,目前已同意在村中的避風港內劃出24畝土地,先期集中歸類安置100戶,安置區內將建設防浪堤、道路、公廁、村民活動場所等配套工程。整個安置區建設預計耗資1000多萬元,由政府和相關部門承擔大頭。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近年來福建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始終致力於民生福祉的提升,實現了城鄉義務教育免費、建立了與物價指數挂鉤聯動的財政補貼和救助機制、制定實施了重度殘疾人生活和醫療救助政策、實施了農村住房統一保險和自然災害公眾責任保險、積極推動“和諧企業”與和諧勞動關係創建。

    去年9月,面對物價特別是食品價格持續走高的壓力,福建省政府及時出臺建立價格異動協商機制、加快平價商店建設、降低流通費用等穩定食品價格十項措施,有效抑制了全省物價過快上漲勢頭。

    截至2011年底,福建已建設完成平價商店、平價銷售區、平價攤位、平價直通車共1217個(輛);對整車合法裝載運輸鮮活農産品的車輛免收通行費4億元;清理整頓經營服務性收費,共減輕企業和群眾負擔1億多元。

    為呵護好青山綠水,福建大力推進生態省建設。2010年啟動讓森林進城、上路、下鄉、入村的“四綠工程”;2011年完成造林綠化任務700萬畝,年度造林面積創歷史之最;2012年,將水土流失治理納入“五大戰役”,“十二五”期間全省計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6000平方公里。

 
 
 相關鏈結
· 福建出臺扶持政策強化部門協作權利促進外貿發展
· 福建:年內每個城市社區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
· 福建:實施寬帶普及提速工程 增強寬帶接入能力
· 福建支持扶貧開發和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縣加快發展
· 福建晉江:經濟運行企穩回升
· 李國英率檢查組檢查福建海南兩省防汛防颱風工作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