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貴州看中國的可持續發展
——中外記者團採訪貴州扶貧開發工作見聞
新華社貴陽6月2日電(記者陳思武 周遠鋼)站在貴州省晴隆縣高高的山崗上,35歲的蔡飛居高臨下地看著自己家100多只羊在綿綿細雨中吃著綠草,偶爾揮動一下鞭子,招呼離隊的羊只歸隊。
與2008年以前在山坡石頭縫裏刨土種玉米相比,這樣的放牧雖然略顯悠閒,可是一年下來卻能為蔡飛一家四口帶來三四萬塊錢的收入。對貴州省1149萬貧困人口來説,這是一筆足以令人羨慕的收入。
“原來可沒那麼輕鬆。”面對著漫山遍野的綠草,她有點靦腆地對新華社記者説,“以前,家裏種玉米,只能吃飽,卻沒什麼錢。”
在晴隆縣光照鎮哈馬村,蔡飛一家現在已成為窮人脫貧的榜樣。
晴隆縣隸屬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處長江和珠江上遊,境內岩溶地貌與侵蝕地貌交錯分佈,形成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山高谷深坡陡,全縣1331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將近一半石漠化,全縣33萬人口中近半數生活在國家貧困標準線以下,是中國592個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之一,也是貴州省50個貧困縣之一。
作為中國農村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的省份,貴州素有“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的説法,武陵山、烏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個片區覆蓋全省80.3%的國土面積,涉及65個縣,涵蓋全省85.4%的貧困人口,全省發展水平總體上落後全國平均水平8年。
在中國的扶貧開發中,貴州任務最重、難度最大,貴州能否脫貧事關中國能否在2020年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因此貴州的扶貧工作一直吸引著外界的關注。
6月1日至2日,國務院新聞辦和國家扶貧辦及貴州省聯合邀請18家中外媒體32名記者組成採訪團,進行主題為“中國通過扶貧開發推進可持續發展”的採訪。
“由於自然、歷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貴州貧困問題仍然十分突出,扶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貴州省副省長祿智明對中外記者表示,“我們將舉全省之力,向貧困發起‘總攻’。”
從退耕還草,集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一體的生態畜牧業的“晴隆模式”,到不改變原始地貌、因地制宜採取生物措施調整産業結構從而恢復治理生態的貞豐縣“頂壇模式”,再到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研究制定“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創業扶貧+科技支撐”的綜合治理模式,推進“(山)坡改梯(田)試驗”,瞄準3萬畝火龍果産業化扶貧項目以及萬畝花椒基地建設,一路走來,習慣了城市生活的中外記者看到一個與沿海發達地區完全不同的中國:一個交通不便、水土難留的貴州;同時也看到,曾經飽受石漠化之苦的老百姓正在努力恢復綠色生態,穩步提高生活水平,人與自然形成了新的良性互動。
“由於語言問題,雖然很多時候我無法理解當地官員和民眾的話,但是我雙眼看到的中國和印度一樣面臨著共同的挑戰——如何解決貧窮問題。”《印度時報》駐華記者塞伯樂表示,印度人口和中國一樣多,也一樣有很多山區,中國的經驗值得好好研究。他還對中國如何針對民眾不同的受教育程度制定不同的扶貧戰略很感興趣。
中國政府去年11月宣佈將國家扶貧標準線大幅上調92%至2300元,使全國貧困人口數量由2010年的2688萬擴大至約1.2億,也讓包括貴州省在內的更多人口成為國家扶貧的對象。
同時,政府決定開始實施《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2011-2020年)》,提出進一步加快貧困地區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實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鬥目標,今年初出臺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貴州要創建“全國扶貧開發攻堅示範區”。
國家扶貧辦副主任鄭文凱表示,扶貧新綱要頒布後,全國各地各個行業領域對扶貧開發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國家投入的力度也在不斷加大,去年中央投入了270億元扶貧資金,今年初步看已經增加到了330億元以上。
據統計,從2001年到2011年,中央和地方財政累計投入的扶貧資金達到2043.8億元。
“現在扶貧的投入和我們現在面臨的扶貧任務相比,投入還需要進一步增加,因為我們的扶貧標準提高以後,扶貧對象範圍大了,還要逐步增加。”鄭文凱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