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6時許,四川省寧南縣白鶴灘鎮矮子溝發生特大泥石流災害。此前10多個小時,有關方面已經發出預警,矮子溝沿岸村民全部撤離,無一人死亡。蹊蹺的是,住在溝內一處職工宿捨得三峽公司白鶴灘水電站前期工程施工人員及家屬卻未能倖免——7月8日新華社的報道稱,已確定14人遇難,26人失蹤。
事情的來龍去脈説起來有些複雜,一方面,鎮政府將預警短信轉發給了三峽公司負責與鎮政府接洽的聯絡人,而該聯絡人認為“那只是一條一般的公用氣象短信”,收到後便刪除了,並稱“防汛不是他的職責”;另一方面,三峽公司下屬的金沙江水文氣象中心負責將氣象預警信息傳遞給各建設管理單位負責人、部門負責人、施工承包商以及安全部門。事發當天,該中心曾8次發出預警短信,施工局的3個副局長中,一個出差在外、第二天早上才看到短信,另外兩個堅稱沒有收到短信。於是,這兩條預警渠道都被堵上了,當附近村民、其他施工隊的工友緊急撤離、避難之時,這個施工隊還平靜地睡著。
或許這些工人的死亡確實有偶然的成分。然而,正如公眾所質疑的:這麼重要的災害預警只靠一條短信嗎?有關人員口口聲聲説“我們的安全體系是很健全的”,那如何解釋這麼多工人在一種毫不知情、毫無防備的狀態下死亡?
下雨導致泥石流或許是天災,但在成百上千人成功轉移的背景下,這些工人的遇難、失蹤顯然透出人禍的成分——一個企業尤其是一個擁有眾多職工、常年在外施工的企業,其安全預警體系、保障體系顯然存在漏洞。上述職工宿捨得幾位倖存者反映,公司、包工頭從來沒有對他們進行過防災教育,也沒組織過避災演練;其他幾個施工點的職工安全撤離了,但幫助他們撤離的是村民,被村民叫醒的他們有的不知逃生,還爬到房頂上看熱鬧……
為了經濟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越來越多的勞動者流動起來,奔波在祖國的四面八方。一些行業的部分一線工人長期工作在野外,駐紮在通訊不便、條件艱苦、氣候惡劣的地區。這些職工的生命和安全如何得到保障?發生在矮子溝的這次職工死亡事件可算一次沉痛的教訓和警示。
對長期駐紮野外的職工來説,安全生産的內涵除了平平安安、不出事故地完成各項生産、施工任務之外,免於當地氣象災害的傷害同樣是應有之義。比如,對本地人來説,早已習慣連續的陰雨天氣,知道大雨很可能帶來泥石流。而外來施工者可能就沒有這種防範意識。在這樣的情況下,所屬企業如果真有安全預警體系,至少應該對自己的職工有相關培訓和告知,讓他們具備相應的安全意識、判斷能力和應變能力,而不是只知埋頭苦幹,不管“山雨欲來”。
近年來,各種極端惡劣天氣頻發,一些地質災害也隨之而來,各級各地相關部門都有針對性地制定了應急預案,進行了相應的撤離、逃生演練,將災害可能帶來的損失降到最小。比如,在東南沿海的一些省份,颱風來時的撤離預案和制度體系已經比較成熟。然而,這些安全預警、預案是否包括了一些臨時在當地施工建設的工人?
那些駐紮在野外的、那些身處“邊邊角角”的勞動者不該成為被遺忘的群體。對他們的勞動保護,對他們的生命保護,對他們的安全防範意識、逃生能力的培養和培訓,是相關企業和政府部門的必修課,也是應盡的責任和義務。一條短信撐不起安全預警的重任,職工的安危和生命還需多方呵護。(評論員 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