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新之花在基層組織中綻放
——安徽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紀實
新華社合肥8月17日電(記者 王正忠、王聖志、徐海濤)花炮生産是安徽省無為縣嚴橋鎮福民村的特色産業,但近年來市場激烈競爭,因花炮造成的安全事故多發。2011年,福民村依託分散在各企業中的黨員建起花炮黨支部,8名身處産銷一線的黨員帶頭推行安全規定,使安全事故基本杜絕。
“花炮黨支部作為行業黨組織,帶領大家安全生産、改進質量,我們的花炮更具市場競爭力。”福民村桃園花炮廠廠長任家春説。
從區域化到功能化,從整體化到網格化,從零星化到集中化——近年來,安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變化,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把基層黨組織的工作重心向服務發展、服務民生、服務群眾轉移,通過多種方式使組織有活力、群眾得實惠。
務虛求實,讓黨建成為經濟建設“助推器”
農村綜合改革撤鄉並村後,由於村一級區域範圍擴大,出現了“黨員難集中、教育難覆蓋、活動難開展、作用難發揮”等新情況。針對這一現狀,無為縣從2010年起試點“支部小型化”“黨小組産業鏈化”等基層黨建新模式,構建行業黨組織,既解決了組織管理難題,也使黨組織與經濟發展結合更為緊密。
這個縣新安村根據黨員從事的不同産業結構,在村總支下新設立了農業、水産、教育等若干“小型”行業黨支部。原村支書王坤友2011年7月牽頭成立水産養殖合作社,並同步成立了黨支部,幫助成員解決供銷信息、水面協調、資金貸款等問題,在去年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使絕大多數成員實現了盈利。
“群眾得到實惠,黨組織的作用與感召力也隨之增強。”王坤友説,通過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這個合作社的成員已迅速從當初的幾戶增加到102戶。
近年來,安徽將基層組織建設與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緊密結合,把黨建工作由虛做實,一個基層支部就能成為一個帶動一方致富的“助推器”。
3年前,蚌埠市淮上區梅橋鄉裔灣村人均年收入尚不足5000元,原村負責人因經濟問題被處理,人心渙散。現如今,裔灣已經從一個後進村變成人均收入2萬元的富裕村,巨大的變化得益於淮上區實行的基層組織工作創新。
2010年8月,針對部分後進村領導班子年齡結構老化、整體素質不高等問題,淮上區實施“創新村(居)黨組織書記選任”項目,公開選拔11名村(居)黨組織書記。淮上區行政執法局工作人員蔣煥傑通過競職答辯,當選裔灣村新任村支書。
裔灣村的土質適宜種植蔬菜,但由於品種單一、基礎設施差而難以發展。蔣煥傑上任後,以淮上區新出臺的“農民人均純收入超萬元村”創建項目為契機,利用政府在修路、拉電、建大棚等方面的資金扶持,帶領村裏的部分黨員和種植大戶試種新品種,當年每畝就實現純利潤3萬元左右。
農民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蔣煥傑動員黨員幹部發揮“雙培雙帶”作用,輔導農民種植並成立蔬菜專業合作社,提供産、供、銷服務。到2011年底,全村90%以上的黨員成為蔬菜種植示範戶,帶動全村人均純收入大幅提升。
血肉相連,讓黨員幹部成為群眾貼心人
2001年,安徽省委組織部在農村調研發現,全省2萬多個村級組織,約有三分之一呈軟弱渙散狀態,於是決定分批選派優秀機關幹部到困難村和難點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加強組織、發展經濟、富裕農民、鍛鍊幹部。
“經濟落後的,選派農委、商務部門的幹部去;交通不便的,選派交通局的幹部去;村裏治安不好的,選派政法系統的幹部去。”10年來,安徽省先後選派4批優秀年輕黨員幹部14000人,到全省上萬個貧困村、後進村擔任村黨組織第一書記,解決群眾最想辦、最難辦的問題。全省選派幹部共實施經濟項目19000多個,為民辦實事77萬多件,使85%的下派村整體工作進入所在縣鄉先進行列。
訪民情、匯民智、釋民惑、解民憂、惠民生,安徽省努力讓黨員幹部沉在基層。2011年9月起,安徽開展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要求各級黨員幹部進農村、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深入到矛盾集中、問題複雜、遺留問題多的地方,到條件艱苦、地處偏遠、群眾不富裕、工作難開展的地方,了解情況、接訪下訪、化解矛盾。
短短半年時間,安徽各級黨政及部門領導走訪基層群眾271萬戶,解決了6.6萬個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全省信訪總量明顯下降。
在總結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的經驗的基礎上,今年3月,安徽省進一步構建“大走訪”活動長效機制,促進黨員幹部深入基層服務群眾常態化,要求各級黨員幹部要通過“入戶聽訴”“駐村夜訪”“民意直通車”“民情交流日”等方式,聽取民情,與群眾保持“零距離”。
增強活力,讓基層組織永葆青春
“數數自己幾顆星,工作好壞自分明。”近年來,碭山縣創新開展“星級創評”活動,將基層黨組織、黨員按照“五個好”“五帶頭”的標準進行評定,創評結果由群眾把關,並成為基層黨員幹部評優評先、提拔任用的“硬杠杠”。
“星級創評”促使碭山的黨員幹部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2011年全縣145個村支部中有127個躍升為“五個好”黨組織。
目前,這種以“明確創爭目標、科學考核評價、分類動態管理”為內容的星級創評工作已在安徽全面推廣,形成了基層組織創“星”爭優、群“星”閃耀的良好態勢。
不久前,懷寧縣40名“黨員媽媽”與40名留守兒童結成關愛對子,除了捐贈8000元助學金,女黨員還簽下關愛承諾:長期結對,全力關愛。
“黨員身份亮出來,黨員承諾做起來,黨員形象樹起來。”近年來,安徽在基層組織全面推行“黨員承諾制”,把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工作水平作為年度公開承諾的重要內容。
今年以來,安徽全省14萬多個基層黨組織在加強組織建設上作出承諾30多萬項,各級黨組織共徵求群眾意見建議50多萬條,在為群眾辦好事、解難事中彰顯黨員先進性。
安徽省以創先爭優為動力,在基層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基層組織科學設置、黨內民主、網絡黨建等方面積極創新,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
2010年4月,銅陵市在全國率先嘗試城鄉黨建“無界限”模式——打破地域、級別、行業界限,組織機關事業單位、非公企業、社區等黨組織與農村黨組織建立了142家聯合黨組織,推進城鄉黨建統籌發展,從而實現了城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促共贏。
據安徽省委組織部介紹,近年來,安徽省積極構建城鄉結對共建組織體系,初步形成了開放式基層黨建工作格局。全省城市基層黨組織與農村基層黨組織結成對子1.1萬多個,覆蓋全省70%的行政村,不少地方實現了結對共建全覆蓋。近3年來,共向結對村幫扶資金7.2億元,開展集中培訓27萬人次,為結對村辦實事16萬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