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寫在中國-東盟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10週年之際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2年09月20日 16時45分   來源:新華社

共贏的歷程 合作的典範——
寫在《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10週年之際

    新華社南寧9月20日電(記者孫志平、劉偉、熊紅明)從2002年至2012年,中國與東盟各國攜手走過了非凡的10年!

    10年裏,中國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從547億美元激增至3628億美元,中國連續多年成為東盟的最大貿易夥伴,東盟超越日本成為中國第三貿易夥伴;10年裏,從“早期收穫計劃”600多種農産品率先實現零關稅,到7000多種商品實行零關稅,中國與東盟貿易在互惠互利中實現幾何級增長;10年裏,涵蓋人口最多的自貿區正式建成,正推動雙邊在貿易、投資、文化、旅遊、教育等多領域合作不斷深化。

    10年前的秋天,在柬埔寨金邊,中國和東盟10國領導人共同簽署了《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翻開了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新篇章。10年後的今天,中國與東盟“10+1>11”模式已經成為世界區域合作共贏的典範。

    踐行國家戰略,昔日西南邊陲躍升成為開放合作前沿

    地處祖國西南的廣西,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吸引著全球目光。

    “老、少、邊、山、窮”曾是廣西留給人們的印象。時至今日,在國家積極發展與東盟的經貿關係、進一步實施西部大開發等國家戰略的催化下,廣西“化繭成蝶”躍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快、最有活力的地區。

    天下潮流順者興,天降大任于廣西。

    2002年11月,中國與東盟國家領導人共同簽署《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提供了基礎性法律保障。“框架協議”的簽署不僅開啟了中國與東盟10國經貿合作的新時代,也讓往日默默無聞的廣西逐漸站到了世界經濟舞臺的聚光燈下。

    2003年10月8日,在印尼巴厘島舉行的第七次中國與東盟領導人會議上,中國領導人提出從2004年起每年在廣西南寧舉辦中國-東盟博覽會。

    “從此讓地處中國華南經濟圈、西南經濟圈與東盟經濟圈的接合部,與東盟國家既有陸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廣西,站在了中國與東盟合作的最前沿,成為連接多區域的國際大通道、交流大橋梁、合作大平臺。”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説,自《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訂以來,廣西成功舉辦了8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和7屆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廣西與東盟的雙邊貿易額也從10年前的6億多美元增加到近10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通過廣西掘金東盟,也有越來越多的東盟企業通過廣西進入中國市場。

    自2004年舉辦首屆以來,博覽會每年都吸引數千家中國和東盟企業參會。據統計,前8屆博覽會共吸引了40位中國和東盟國家領導人、1300多位部長級貴賓、5.6萬多名境外採購商和32萬名各國客商參會。在巨大商機的推動下,8屆博覽會共簽下了超過110億美元的貿易訂單。

    中國-東盟合作風生水起,不僅助推廣西走到了區域合作的前沿,還喚醒了北部灣沉睡多年的夢。

    2008年1月16日,國家正式批准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北部灣開放開發正式納入國家發展戰略。《規劃》要求,把由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以及玉林、崇左部分區域組成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建設成為中國-東盟開放合作的物流基地、商貿基地、加工製造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

    經過短短四五年的發展,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最具活力的區域之一,也是中國-東盟探索合作新模式的“試驗田”。中石油欽州千萬噸煉油廠、中石化北海煉油項目的建設和投産,改寫了我國西南地區沒有大型煉油廠的歷史;北海的建興電子是大陸最大的專業電腦光碟機製造基地;防城港金川項目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一流的鎳銅冶煉生産基地;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的建設,為中國與東盟的跨境合作提供“廣西樣板”;北部灣完備的保稅物流體系,為中國與東盟的經貿合作鋪設了最便捷的無形之路;預計投資600多億元、規模達千萬噸的廣西防城港鋼鐵基地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將改變中國鋼鐵産業新版圖;由防城港、北海港和欽州港組成的廣西北部灣港是中國西部最大的航運樞紐。圍繞北部灣港口拔地而起的,是中國西部最大的石化基地、唯一的保稅港區、第一個整車進口口岸以及中國和外國政府合作的第三個産業園區,同時還有這些大項目帶動的一個個千百億元産值的産業集群……

    “從商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合作,到交通物流體系建設、跨境經濟合作,再到文化、醫藥交流與合作機制建設,中國-東盟合作的‘廣西通道’作用已經日漸凸顯。”廣西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常務副所長農立夫表示,按照規劃,“十二五”期間,廣西將堅持服務國家周邊外交戰略,以重要領域項目合作和機制建設為重點,以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為主要內容,在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拓展新的開放領域及合作空間,把廣西建成中國與東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

    “10+1>11”,互利共贏凸顯中國-東盟聚合效應

    今年7月,貴港市平南縣農民梁天銀應老撾政府之邀,到老撾建設糧食生産示範基地。老撾政府為此無償提供給他50公頃耕地,期限30年,目的就是想通過梁天銀帶動當地農民提高水稻種植水平。

    廣西農民走出國門到東盟國家傳授種植技術,很快成為新聞並備受關注。然而,這只不過是近10年來中國與東盟在經貿、文化、旅遊、科技等多領域、深層次展開全方位合作共贏“大戲”的最新片段之一。

    合作帶來互利,互利方能共贏。《中國-東盟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的簽訂,為中國與東盟各國找到了合作共贏的魔力方程式:10+1>11”。

    “中國的發展離不開東盟,東盟的發展也需要中國。中國與東盟合作所産生聚合效應無法用簡單的數學計算去估量。”11國搭臺,19億人唱戲,60億人喝彩。對於“10+1>11”不等式方程,東南亞問題研究專家許寧寧有他自己的解讀。

    2008年,一場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然而在歐美市場普遍疲軟的形勢下,中國和東盟的貿易卻逆勢上揚。在2008年底,雙邊貿易額達到2311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4%。與此同時,中國與東盟相互投資不斷擴大,特別是中國對東盟的投資快速增加。在危機重重的2008年,中國-東盟雙向投資額已接近600億美元。

    “中國政策推動下的經濟強勁增長,對東盟國家的經濟復蘇起到了促進作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楊沐評價説,在世界經濟動蕩局勢下,互為重要市場的中國與東盟抱團取暖,不斷加深合作,共同應對金融風暴,實現了互利共贏。

    廣西憑祥浦寨是中越邊境上最大的水果進出口口岸,每天一輛輛大貨車滿載著山竹、榴蓮等東南亞水果從這裡駛進中國市場,而蘋果、梨等中國水果也從這裡進入東南亞各國市場。

    “泰國山竹10年前在中國市場價格為幾十元一斤,如今只需要幾元錢;同樣,中國北方的蘋果賣到越南,價格也比之前便宜了不止一半。”在浦寨從事水果生意的王先生向記者講述了中國與東盟貿易合作給大家帶來的好處。

    南寧市委書記陳武表示,8年來,圍繞中國-東盟合作主題,在博覽會期間,中國與東盟各國在南寧已經舉辦了200多個部長級論壇和會議,“南寧渠道”成為國家踐行對接東盟、睦鄰友好的重要平臺。

    以鄰為伴,中國-東盟自貿區成區域合作典範

    中國-東盟自貿區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自貿區啟動後,中國對東盟的平均關稅從之前的9.8%降至0.1%。零關稅時代到來,中國與東盟各國市場和投資更加開放,中國和東盟之間的貿易往來更趨頻繁,呈現出規模擴大、互利共贏的特點,也推動雙方在金融、航運、物流、旅遊、科技、投資等方面的合作從共識走向共贏。

    “中國連續3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夥伴;東盟超過日本,成為中國第三大貿易夥伴,同時保持為中國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三大進口來源地。”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副部長高虎城説,實踐證明,自貿區建成兩年來為雙方企業相互開拓市場提供了便利,使得中國與東盟各國的企業和國民均獲得了實惠。目前,中國和東盟雙向投資累計已超過900億美元,東盟已成為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重要目的地。

    “中國-東盟合作已經成為‘南南合作’的典範,也必將成為世界區域合作的典範。”許寧寧表示,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GMS)、南寧至新加坡經濟通道建設、泛北部灣經濟合作等充滿活力的次區域合作,正為中國-東盟合作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始於1992年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如今已經走過了20年曆程。20年來,各國在交通、能源、電信、環境、農業、人力資源開發、旅遊、貿易便利化與投資等九大重點合作領域開展了227個合作項目,共投入資金約140億美元。

    在去年底通過的《內比都宣言》中,大湄公河次區域合作各國提出了未來10年共同應對挑戰的總體方向。包括在考慮組織能力及可能取得的切實成果的同時,適當關注區域發展的差異性,重新調整關注重點和資金投入,並擴大地方層面的利益相關方的參與程度,更重視改善對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框架下項目影響的評估和監督等。

    “由於各國發展程度和基本國情不同,中國與東盟的合作必須採取多層次、多元化的機制,才能實現共贏。”專家表示,對比北美自貿區和歐盟等發達國家組成的合作模式,中國-東盟自貿區框架下的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泛北部灣區域經濟合作、南寧至新加坡經濟通道等多層次的組織體系和運行機制、多元化的參與主體、多樣化的合作機制、循序化的合作進程、多管齊下的合作手段等,使中國-東盟合作成為發展中國家之間合作共贏的典範。

    作為泛北部灣經濟區亮點之一的中國-馬來西亞欽州産業園區,於今年4月1日開園奠基。這是繼中新蘇州工業園和中新天津生態城之後中外政府合作的第三個國際合作園區。在中馬欽州産業園區開工建設兩個月後,中國政府與馬來西亞政府簽訂協議,雙方參照中馬欽州産業園區的模式,在馬來西亞共同建設馬中關丹産業園區。

    “中馬雙方共建馬中關丹産業園區,採取‘兩國雙園’模式,開創了我國園區國際合作的先例。”商務部亞洲司副司長梁文洮表示,中馬兩國共建産業園區將突出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和數字多媒體、棕櫚産品深加工、保健與清真食品、生物技術産業等特色優勢産業的合作,儘快推動落戶、建設一批重大項目,使園區成為中馬兩國産業合作、資本合作的示範區,成為中國-東盟務實合作的典範。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説,多年來由中國和東盟10國共辦的中國-東盟博覽會碩果纍纍,搭建了中國和東盟友好交流、經貿合作和深化友誼的重要平臺,造福于各國企業和人民。當前,面對機遇與挑戰,廣西將不負眾望,以中國-東盟博覽會這一平臺,積極參與、推動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為實現自身的大開放大發展而務實行動,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

 
 
 相關鏈結
· 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推動中國與東盟合作共贏
· 第五屆中國-東盟智庫戰略對話論壇在南寧開幕
· 外交部副部長崔天凱14日出席東盟與中日韓高官會
· 第九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增加信息技術外包服務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