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中國漁政202船10月31日電(記者 楊金志、岑志連)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一起。
中國漁政202船連日來在中國釣魚島海域巡航護漁,全體29名巡航人員搏風鬥浪、士氣高昂,有力維護和宣示我國國家主權。
隨船航行的新華社記者,見證了他們工作、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體味著他們各不相同的人生經歷。
心繫國與家
農業部東海區漁政執法總隊副政委李朝暉今年45歲,是此次巡航任務的前方指揮員。李朝暉本人患有腎結石,愛人有哮喘病。今年7月,李朝暉帶隊赴北太平洋執法前,他對讀高中的18歲兒子説:“你要照顧好媽媽。”1個月後回來才知道,兒子在練習跆拳道時不慎骨折。兒子不好意思地對爸爸説:“結果還是媽媽照顧我。”
今年9月1日,兒子去醫院拆石膏,李朝暉陪著。“不論有什麼事,我也得抽出時間來。”李朝暉説。
常年在海上跑,經常照顧不上家人,這是巡航人員家庭生活的常態。202船船長沈長領今年41歲,已經在漁政巡航一線工作20年。愛人沒有找工作,專職照顧家庭;女兒14歲,正在讀初中。“孩子平時管得少,我跑船後一回到家,就想多跟她交流。説來也怪,碰到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凡是我在家,她的成績總能提高10分左右。”沈長領説。
女兒小的時候,只要聽説爸爸出海回來,不管多晚都不睡,撐著等爸爸。門一打開,女兒就撲過來。“那種感覺太複雜,不知道是高興還是心疼!”沈長領説,“我就跟愛人説,今後不要跟女兒‘預告’我回家的消息。”
這個航次的大副陳連明42歲,是上海市“新長征突擊手”。陳連明的正式職務是東海區漁政執法總隊“機動船長”。每條漁政執法船的船齡、船型、噸位都不一樣,他必須對這些情況瞭如指掌。兒子今年16歲,已經讀高中。“就像是一眨眼,小子躥得比我還高。”陳連明説,“一米八的個頭,學校裏的長跑特長生!”
成長起來的“80後”
202船的船員中,有將近一半是“80後”。在這個航次上,有6位船員度過了自己的生日,其中就有4位是“80後”。
年輕的202船政委孫士薦度過了自己的結婚一週年紀念日和29歲生日。結婚一年來,小夫妻聚少離多。“蜜月機票訂了兩次、退了兩次,一次是去年12月準備去桂林,一次是今年7月準備去雲南,都是因為我突然接到出海任務。”孫士薦説,“對於這些,她現在已經習以為常。”
今年9月,小孫的父親查出胃部腫瘤,萬幸的是確診為良性。手術定在9月20日,而就在9月18日,小孫開始執行巡航任務,沒能陪父親。“長大後沒掉過眼淚,那次忍不住地流。”小孫説。
駕駛臺船員呂春雷今年24歲,上船一年,也在這個航次上過了生日。小呂是黑龍江人,大連海洋大學畢業生,在俄羅斯遠東水産科技大學留學過兩年。“剛上船那會兒暈得厲害,站都站不起來。”操著東北口音的小呂説,“經常哇哇地吐,飲食也不適應。”現在,不論什麼樣的大風大浪,小夥子們都如履平地。
船員趙有威今年26歲,上船兩年,是呂春雷的同鄉兼大學師兄。小趙來到202船的第一個航次,就是2010年“9·7”撞船事件後赴釣魚島海域接回我國“閩晉漁5179”漁船。
崗位上的堅守
船上的每一個崗位都至關重要,每一位船員都無可替代。
機艙是船舶的“心臟”。走進202船的機艙,一股熱浪撲面而來,轟鳴聲震耳欲聾,兩台1000多馬力的發動機仿佛巨大的鐵獸。47歲的輪機長金仲鑫和他的同伴們就在這樣的環境里長期值守。“值班的時候捨不得穿好衣服,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濺了一身機油。”老金笑呵呵地説。
餐廳是船員們的“加油站”。每天早晨7點、中午11點、傍晚5點,每個艙室的廣播裏都會雷打不動地傳出一聲蘇北口音的招呼:“掐(吃)飯嘍!”説話的是202船38歲的大廚吳政權。清蒸鯧魚、幹煎帶魚、醬牛肉、風鵝肉……美味可口的飯菜拴住大家的胃,也拴住了大家的心。除了一日三餐,每晚11點廚師們還準備了夜宵。
吳政權1995年開始在漁政船上當廚師。今年8月,他74歲的父親病危。“我那時剛執行完一個任務,8月19日趕到蘇北阜寧老家,一個小時後老人就走了……”吳政權説。
今年21歲的二廚方昌輝老家安徽霍邱,是船上唯一的“90後”。這個大男孩每天忙著洗菜、切菜、燒湯、煮飯,偶爾閒下來喜歡擺弄手機。記者看到,廚師們的腳上始終蹬著一雙洗得發白的“解放鞋”。“廚房地面水多油多,這個鞋實用,防滑!”小方對記者説,一臉單純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