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固企穩回升態勢——解讀10月份中國經濟數據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 劉錚 王希)繼9月份主要增速指標出現小幅反彈之後,9日發佈的10月份中國經濟主要增速指標延續了小幅反彈態勢。專家分析認為,穩增長政策措施成效逐漸顯現,中國經濟正在鞏固企穩回升態勢。
經濟增速指標全線小幅反彈
中國經濟的月度核心指標——規模以上工業同比增速,繼9月份反彈0.3個百分點回升至9.2%後,10月份又反彈0.4個百分點達到9.6%。
中國經濟的內需——投資和消費雙雙小幅提速。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1至10月份同比增長20.7%,比1至9月份加快0.2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月份同比增長14.5%,比9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
“連續兩個月的經濟增速數據,以及PMI(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先行指標,都説明現在的中國經濟已經築底企穩,這一點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諮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判斷,見到10月份的數據後,可以比上個月更有把握地認為,中國經濟在築底回升,雖然回升很溫和。
專家們普遍認為,內需的逐步恢復,是中國經濟增速小幅反彈的主要拉動力量。PMI等先行指標顯示,企業新訂單有所增加,企業市場預期好轉,原先大規模的去庫存基本結束,不少企業開始補充庫存、擴大生産,這是短期內影響經濟增速高低的最直接原因。
物價指標釋放積極信號
老百姓最關心的經濟數據——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在10月份漲幅繼續走低,1.7%的同比漲幅創下了年內新低。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指出,CPI漲幅回落在預料之中,主要原因和食品價格的穩定和翹尾因素的減少相關。
調查顯示,10月份全國食品類價格同比漲幅為1.8%,而今年CPI的最高點1月份食品價格漲幅還是10.5%。其中,豬肉價格10月份下降了15.8%,而1月份是上漲25%。此外,去年價格上漲帶來的翹尾因素從1月份3.0個百分點,縮小到10月份的0.1個百分點。
張立群認為,CPI漲幅總體走低,避免了物價較快上漲加重百姓生活負擔的局面出現。同時,也為宏觀政策預備了更大的調控空間,一旦國際經濟形勢出現嚴重惡化,貨幣政策還有足夠的迴旋餘地。當然,要警惕歐美量化寬鬆政策對國內造成的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
百姓關注較少、但經濟學家們非常關心的物價指標PPI(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在10月份出現更加積極的變化。
10月份,全國PPI同比下降2.8%,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扭轉了此前降幅連續擴大的局面;當月PPI環比上漲0.2%,而此前連續5個月環比下降。
“PPI對經濟走勢的反映更加靈敏。PPI環比轉正,説明企業的投資和生産正在恢復。”王軍説。
穩增長政策效果正在顯現
中國經濟增速指標連續兩個月出現小幅反彈的積極變化,打消了此前一些人對中國經濟的悲觀懷疑。是什麼原因在經濟增速連續7個季度回落之後,終於築底並小幅回升?
王一鳴認為,中國經濟築底並小幅回升的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方面,得益於宏觀政策預調微調,包括年內兩次調低存款準備金率、兩次降息,啟動了一批關係民生的基礎設施項目等,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終於顯現;另一方面,市場也有個自我調整的過程,前一階段大規模去庫存騰出了現在的發展空間,去庫存後有一個回補的過程,拉動了增長。
專家們認為,這次應對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宏觀政策沒有採取大規模的刺激,而是採取了穩健的總基調。這次更加注重市場對資源配置的基礎作用,並逐步解決産能過剩、房地産價格過快上漲等深層次問題。同時,也有針對性地加強了對實體經濟、小微企業等的支持,宏觀政策積極預調微調,政府投資發揮了引導民間投資的積極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經濟增速雖然出現了反彈,但反彈的幅度還是有限的。王一鳴指出,當前世界經濟沒有出現根本好轉,內需的恢復也需要一個過程,支撐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條件也有所變化。我們應當逐步適應百分之七到八之間的經濟增速,關鍵是要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
王軍指出,當前宏觀政策要繼續堅持穩健的總基調,有針對性地加強預調微調,進一步鞏固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同時,要從長遠著眼,力推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核心競爭力;深化改革,為可持續發展提供體制機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