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0日電(記者 林暉、董峻)今年以來,儘管國內外經濟形勢錯綜複雜,但“三農”工作始終擺在黨和政府的優先位置,一項項惠農措施直達田間地頭,廣大農村呈現出農業發展勢頭好、農村民生亮點多的好局面。
2012年,我國糧食産量達到58957萬噸,實現了半個世紀以來首次連續九年增産。尤為難得的是,這是在資源約束日益趨緊、國內外形勢複雜多變、災害多發重發等背景下取得的。回溯十七大以來的五年,我國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已歷史性地站穩了1萬億斤大臺階,主要農産品供給充足,中國人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在糧食連年豐收的同時,農民的腰包也日漸豐盈。據農業部部長韓長賦介紹,農民增收將實現“九連快”,收入渠道不斷拓寬,農民分享到經濟快速發展成果。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3年的2622元增加到去年的6977元,8年裏年均實際增長8.6%。今年將繼續較快增長,增幅有望連續第三年高於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幅。
今年前三季度,農村居民人均現金收入6778元,實際增長12.3%。農民收入增長速度比城鎮居民收入高出2.5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為近年來同期最低,並連續3年呈縮小態勢。在農民收入來源中,家庭經營性收入穩定增加,工資性收入成為重要來源和支柱,政策轉移性收入和財産性收入明顯增加。
一大盆肉末豆腐、一大盆白菜、每人一盒米飯——每天,這樣一份冒著熱氣的簡易午飯都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澄江鄉古山小學的400多名學生的開心一刻。在此之前,他們每天中午只能吃家裏帶來的黃豆和豬油混合的黃豆蒸飯。
從2011年起,我國開始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2年,中央財政共安排專項資金150.53億元,直接惠及2600多萬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讓農村孩子們吃得又好又安全。
河北省邯鄲市曲周縣前衙村70歲的龍成德老人最近總是樂呵呵地對鄉親們説,“我們老兩口一年的養老金有1320元,等於白得了好幾個兒子。”每月55元的養老金儘管不多,但對於長期以來依靠“養兒防老”的農民來説,卻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統計,全國所有的2853個縣級行政區已全部啟動了新農保試點。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在全國實現全覆蓋,全國有4.31億人參保,1.17億老年居民領取養老金。隨著越來越多的農村居民參加新農保、像城裏人一樣領取養老金,中國人千百年來“老有所養”的夢想正一步步成為現實。
不僅是新農保,新農合的參保率也不斷提高。2012年是我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實施10週年。近幾年來,我國新農合製度參合人數一直維持在8.3億的高位,參合率穩定在95%以上,並有所提升。衛生部近日進一步提出,兒童白血病、終末期腎病、肺癌等20種重大疾病新農合“報銷”比例將進一步提高,避免農村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農村衛生服務能力建設與新農合製度建設相互促進、協調發展,有效緩解了農村居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
2013年三農新亮點: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華社北京12月19日電(記者 董峻)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夯實農業基礎,保障農産品供給,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穩定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加快發展現代農業。
回顧2012年,全國糧食生産創下58957萬噸的佳績,實現了歷史罕見的“九連增”。糧食“九連增”不僅有力保障了我國糧食安全,也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維護糧食市場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
糧食“九連增”,得益於中央來統籌、部門聚合力、上下齊聯動的重農抓糧新格局,還得益於不斷完善的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中央連續9年發佈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不斷加大用於“三農”的支出。中央財政在去年首次突破1萬億元的高起點上,今年繼續加大扶持力度,預算達12287億元,同比增長了17.9%。 >>>詳細閱讀
三農新亮點:農業産業化引領現代農業發展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于文靜、董峻)來自農業部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各類農業産業化經營組織數量已超28萬個,輻射帶動全國四成左右的農戶從事農業生産經營;龍頭企業數量達11萬多家,年銷售收入突破6萬億元,提供的農産品及加工製品已佔市場供應量的三分之一,佔主要城市“菜籃子”産品供給的三分之二以上。
保護農民利益是發展農業産業化的核心目標。各類産業化經營組織通過多種方式密切與農民的利益關係,目前採取保護價和加價收購農産品、利潤返還、股份分紅等方式,實現企業與農民共享産業化發展成果,帶動農戶達1.1億戶,農戶加入産業化經營年戶均增收2477元。
許多地方的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日益向優勢産業和優勢産區集中,涌現出一批主導産業突出、規模效應明顯、組織化程度較高的龍頭企業集群,帶動了儲藏、包裝、運輸等配套産業。2011年,農業部認定第一批76個國家農業産業化示範基地,基本涵蓋糧食等主要農産品和“菜籃子”産品,聚集規模以上龍頭企業4000多家,輻射帶動1680多萬農戶,吸納就業137萬人,為縣域經濟發展培育了重要支柱。 >>>詳細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