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雲南鎮雄1月13日電(記者伍曉陽、浦超、吉哲鵬)13日的雲南省鎮雄縣高坡村仍然沉浸在悲痛中。突如其來的特大山體滑坡災害,吞噬了這個村莊46條鮮活的生命。發生在旱季的這場災害向人們發出警示:地質災害防治沒有“非汛期”,旱季防治地災絲毫不能懈怠。
地質災害有一個明顯特點,就是主要發生在地質條件複雜、山高坡陡谷深的地方。即使在旱季,沒有大範圍的強降雨天氣,但在單點暴雨、持續雨雪天氣等因素影響下,地質災害也容易發生。如2008年11月2日,也是“非汛期”,雲南楚雄受單點暴雨影響發生特大滑坡泥石流,造成83人死亡或失蹤。
我國地質災害防治任務艱巨,地震災區、三峽庫區等都是地質災害隱患分佈密集的地方。以雲南省為例,據雲南省國土資源廳發佈的數據,全省納入監測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達2萬多個,近170萬人面臨地質災害隱患的威脅。
地質災害易發多發地區,思想上,要時刻繃緊一根弦,絲毫不能有疏忽懈怠或麻痹大意。措施上,深入細緻開展地質災害排查,切實加強隱患監測和預警,遇到極端氣象或成災跡象要及時組織群眾避險。機制上,要層層嚴格落實責任,完善群防群測和專業監測體系,保障防治監測人員和經費投入。
雲南鎮雄的這次特大山體滑坡,據當地政府稱,災害發生前沒有任何預兆,當地從未發生過地質災害,歷次排查中也沒有發現隱患,不屬於監測點。但是,這次滑坡泥土量高達21萬立方米,為何事先沒有發現隱患?持續近一個月的雨雪天氣,為何沒有引起警覺?這兩個問題,值得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