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8日電(記者熊爭艷、張藝、劉華、呂秋萍)在“非洲機遇期”廣受關注,中非關係步入全面、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之時,作為雙方務實合作的生力軍,中國企業將如何繼續為非洲大陸經濟振興增添活力?
“非洲有著豐富的資源和巨大的市場,可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只要找準企業與當地社會發展的利益結合點,就一定能夠實現雙方的互利共贏。”白銀有色集團公司的代表18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企業在非洲”論壇上表示。
白銀有色及其中方合作夥伴于2011年底完成對南非第一黃金公司的並購,併為當地解決了8000多人的就業問題。
今天的非洲被國際社會視為“機會的海洋”。論壇上有一些數據被多次提到:2012年,在全球經濟形勢低迷的背景下,非洲經濟增長達到4.8%。今年非洲的經濟增長率預計將超過發展中國家的平均增長率。未來5年,全球10個發展最快的國家當中,有7個在非洲。
“中非開展優勢互補的投資合作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外資司副司長劉洪寬在論壇上説。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目前已在非洲51個國家和地區設立超過2000家企業。這些企業所涉及的領域,包括基礎設施,能源礦産、機械製造、信息通訊、建材、輕紡、農業和經貿合作區等幾乎所有法律允許的領域。
今天,整個非洲大陸都能看到中國各類企業的身影:從新造的大橋、公路、水壩、鐵路、國家體育館等基礎設施,到住宅、醫院等民生工程建設,中國企業的出現正改變著非洲各國的面貌,為改善非洲人民生活質量、提升非洲國家競爭力作出重要貢獻。
1997年開始進入非洲市場的中興通訊,已在48個非洲國家建有代表處和分公司,一些分公司非洲當地僱員超過50%。
“中興通訊在非洲市場投入不斷加大、收入逐年增長。中興將政企、終端和運營商作為未來在非洲發展的三大支柱。”中興通訊公司非洲中東區域部副總經理王亦文説。
在非洲汽車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奇瑞將借助中非基金的資源和平臺,加快在非洲市場的投資步伐,根據非洲市場實際情況,專門研發適應于非洲氣候地質條件和消費特徵的車型。
隨著一批有實力、有信譽的中國企業進入非洲市場,不僅帶動了當地就業,也使非洲民眾的生活得到改善。南非比勒陀利亞大學學生説,“中國製造”質優價廉,幫助他們圓了“手機夢”“電視夢”“汽車夢”等。
中國企業在非洲更加注重履行社會責任,提升企業形象,通過經濟、文化和情感的紐帶,固化和加強中非傳統友誼和全面合作。
“我們堅信,只有當地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公司的可持續發展。”中國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海外事業部執行總經理李吉勤説。
該公司遍佈阿爾及利亞30多個省份的項目極大解決了當地就業問題,通過技術培訓為當地培育了技術人員,與當地300多家中小企業保持了中長期的合作,還在地震等自然災難發生時,及時給當地援助。
中國企業日益提高的社會責任感,贏得了非洲各界越來越廣泛的認可。2012年3月,剛果(布)首都一軍火庫發生爆炸,周邊區域幾乎夷為平地,唯有中國企業間的社會住房項目屹立不倒,被剛果(布)總統薩蘇讚譽為“中國製造”的標誌。剛果(布)外長伊奎貝説:“應該請質疑中國工程的西方人到爆炸現場看一看。”
中國並不是唯一發現非洲機會的國家,卻是最認真對待非洲機會的國家——美國《時代》週刊評論説。
當然,隨著中非經貿投資合作快速發展,難免會出現一些“成長的煩惱”。
中興通訊的王亦文認為,要形成深度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深化本土化,植根當地。
中國社科院西亞北非研究所非洲室主任賀文萍認為,要多讓非洲民眾了解中國企業。“比如,銅礦對環境要求非常高,企業花了很大氣力保護環境。當地老百姓卻不一定知道。可建立企業開放日,邀請當地人來參觀企業,了解企業。”她表示,相信“非洲夢”和“中國夢”肯定可以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