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6月6日電(記者 余靖靜)2013年,浙江有22所高校參與了一項“招生新政”——這些高校共計拿出2000多個招生名額,所錄取學生的高考成績只佔權重的一半。
浙江省教育廳表示,這項改革旨在打破“一考定終身”的弊端,讓高校盡可能選拔適合學校培養目標的學生,同時有利於引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
高校歡迎:不再單純以高考分數來選拔學生
浙江從2011年開始在省屬高校中嘗試“三位一體”的高考招生改革。此項招生面向浙江考生。其招生放在相關批次提前段進行。
浙江省教育考試院介紹,“三位一體”是指普通高校根據考生學業水平測試(高中會考)成績、綜合素質測試成績、高考文化分等三項成績進行綜合評價招生。即把考生的會考成績、高校對考生的測試成績以及高考成績,按一定比例折算成綜合分,最後按照綜合分擇優錄取考生。
記者從這22所院校的招生方案發現,高考成績佔50%錄取權重,而由高校自主主持進行的綜合素質測試成績佔30%左右。
另外,高中選修課程也被納入“三位一體”招生評價體系。對高中階段具備相關選修課程學分或相關選修課程成績優良的考生,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有高校還將選修課程學分作為報考條件之一,將選修課程情況與高考錄取挂鉤。
浙江工業大學招生辦主任金曉明説,“三位一體”綜合評價高考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強調素質教育但無法落實的尷尬局面,有助高校選拔、挖掘到有潛質的學生。
考生受益:高考“小失常”,仍有機會被錄取
對考生而言,參與“三位一體”招生最大的益處在於,一旦高考發揮有“小失常”,未能上相應批次分數線,而他在高校自主主持的綜合素質測試表現好,仍有機會在提前批中被錄取。
對於這樣的招生方式,考生反應積極,各高校報名點都呈現出火爆的場面,不少學校的招生和報名比例達到甚至超過10:1。
浙江工業大學是首批參與改革的高校之一。2011年,有100名考生通過“三位一體”方式被該校錄取,其中63名的學生成績低於高考統一招生錄取時高校投檔線。2012年,學校招生名額增加到120名,2013年增至125名。
社會關注:高校自主測試需公正,考生受益面求擴大
浙江“三位一體”招生改革第一年即2011年,僅兩所高校參與;第二年,17所;2013年,參與學校達到了22所,涵蓋本、專科高校。
隨著改革的深入,高校自主主持環節的公正性成為關注熱點。浙江為此實施了紀檢監察參與、實施全程監控等嚴格的監督機制。“三位一體”的考場,一切信號都被屏蔽,評委不知道考生姓名,只知道學生的一個代號,而考生的考試序號也是隨機分配的。每個考場都有全方位的監控,有錄音筆以及攝像頭等設備,最大限度地確保公平與公正。
2013年首次加盟“三位一體”招生的浙江大學城市學院介紹説,為了防止題目洩露,保密措施相當於高考,命題老師在一個禮拜內“封閉入闈”,考官是隨機抽選隨機分配的,到前一天下午才知道此次的任務。
此外,受益考生能否再擴容,也備受社會關注。
據浙江省教育考試院統計,2013年全省“三位一體”招生人數超過2000人,為歷年最高,而全省普通高考考生31.3萬人,佔比約為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