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向陽紅09”船6月24日電(記者 張旭東)記者從“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指揮部了解到,“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於25日5時從廈門錨地起航,赴南海海山區作業,預計26日下午抵達預定作業海區。
據介紹,“蛟龍”號在抵達南海海山區後,將視海況決定具體下潛時間。“蛟龍”號將繼續搭載科學下潛,進行海底實際觀察、取樣和海底地形調查等。
6月17日至20日,趁南海冷泉作業區氣象條件有利,“蛟龍”號連續4天下潛4次,並分別搭載了同濟大學教授周懷陽、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邱建文和同濟大學副教授楊群慧三位科學家下潛,完成了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第一航段將近一半的下潛任務。
這4次下潛中,“蛟龍”號採集到了大量冷泉區的生物和礦物樣品,包括蜘蛛蟹、貽貝、毛瓷蟹、冷水珊瑚、碳酸鹽和保壓冷泉水樣品等。20日的下潛中,“蛟龍”號還對冷泉區進行了微型地貌測繪。當日傍晚,“蛟龍”號起航赴廈門錨地避風。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0余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
"蛟龍"號創四天四次連續下潛紀錄 技術狀態穩定
6月20日16時11分左右,搭載了首位女科學家的“蛟龍”號浮出海面,順利完成下潛任務。這是“蛟龍”號第56次下潛,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連續第4次下潛作業,創造了“蛟龍”號4天連續下潛的紀錄。此次下潛最大深度1350米,水中作業時間6小時53分。 詳細內容>>>>
“蛟龍”號20日搭載首位女“乘客”下潛探海
正在南海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20日搭載首位女“乘客”──同濟大學海洋與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楊群慧下潛,楊群慧也是“蛟龍”號的第三位“乘客”。
20日10時左右,“蛟龍”號被布放至水中,注水完畢後開始下潛。預計這個潛次“蛟龍”號將在水中約7小時,水下作業4小時,下潛任務主要是在海底冷泉區取水樣、海底地形測繪和高清視頻記錄等。 詳細內容>>>>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潛順利完成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17日16時30分左右從南海一冷泉區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潛人員出艙,標誌著“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次下潛任務順利完成。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現場總指揮劉峰表示,這次下潛是工程下潛,超額完成了預定下潛任務:一是驗證了潛水器技術狀態非常穩定和良好;二是長基線定位系統第一次試驗就非常成功,潛水器具備了“指哪打哪”的能力;三是驗證了潛航員駕駛技能,因為潛水器從山底一直爬到了300多米高的山頂。 詳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