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大西北“紅線”
——全國土地日專訪國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長楊璐
新華社西安6月25日電(記者 王立彬)在國家土地督察九個局中,覆蓋新疆、青海、寧夏、陜西等省區的西安局督察國土面積最大。這裡是我國的生態屏障、江河之源,每一寸土,每一棵苗都與東部水土環境息息相關。
在全國土地日,國家土地督察西安局局長楊璐25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説,全國GDP增長指標下調,西北仍保持兩位數增長,“西快東慢”,土地需求剛性上升,供需矛盾日趨尖銳,土地違法開始“梯度西進”。東部曾出現的土地管理矛盾正在西北集中顯現,對此要有足夠“碰硬”準備。
衛星和無人機:“鐵軍”督察大西北
記者:西安局督察的國土面積可謂廣袤浩瀚,如此遼闊國土,土地督察怎麼做到寸土必察?
楊璐:在督察中,我們探索出一套適合西北特點的工作方法。如科技督察,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航拍等科技手段,從太空、天上看,一旦鎖定重點區域,就跟蹤重大問題,一追到底。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不放,就能有效地抓點控面。
在陜西寶雞例行督察中,我們督促地方政府追繳土地出讓金5.27億元,處理違法責任人147名,拆除建築物2萬多平方米。整改力度之大、處理幹部人數之多,在全國尚不多見。我局2011年榮獲國家土地督察機構“敢於碰硬獎”。
地域遼闊,就要推動差別化政策實施。西北土地廣袤,“未利用地”是最大資源潛力。我局連續3年開展對西北未利用地開發政策調研,摸清未利用地現狀、潛力、需求和問題,推進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拓展了建設空間。
衛星也好,無人機也好,歸根到底要靠嚴明勤廉的督察隊伍。西北條件艱苦,全局幹部克服困難,保持昂揚向上的工作熱情,高原缺氧不缺精神,戈壁灘缺水不減鬥志。敢於碰硬,歸根到底靠這樣一支“鐵軍”。
對土地違法“西進”:必須抓大案要案
記者:最近以來,全國土地衛片執法檢查,每季通報都包含“西部土地違法顯著反彈”,怎麼看待和應對西北土地違法嚴峻形勢?
楊璐:近年來西部違法用地比重較大,被國家土地總督察約談和上門通報次數不斷增加。西北處於快速發展期、需求擴張期、違法高發期“三期合一”階段。經濟增速遠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礎設施欠賬較多,土地需求十分強勁,這是違法高發直接原因。地方政府依法管地用地意識不足,認為“只缺錢不缺地”,“為了大發展,違點法不要緊”,是主觀原因。
政府主導違法、重點工程違法是西北違法突出特點。甘肅、寧夏2010年重點工程違法用地分別佔違法總面積的1/2、1/3,西安市2012年公路等交通項目違法用地佔違法總面積的54%。這就要求既會“看病”又會開藥方。
要抓大案要案,如對陜西大面積圈佔工業園區,我們督促省政府出臺規範園區發展文件,避免了擬建設中的100多個工業園區大規模違法佔地的發生。針對陜西省兵器工業園違法佔用3500畝基本農田整改不力的問題,運用無人機航拍手段跟蹤,最終促使省政府撤銷8個批文,處理40多名責任人。
抓約談,促整改。我們先後約談了陜西延安,青海西寧、烏蘭、化隆,寧夏中衛、銀川、吳忠等市縣政府主要負責人。6月18日,約談西安市土地違法問題嚴重11縣區政府主要負責人。面對面提出嚴肅批評,有效遏制並整改了違法行為。
陽光督察:捍衛中國生態屏障
記者:今年以來,東部環境問題成為關注焦點。在西北發展加速中,土地督察在“美麗中國、秀美西北”事業中有什麼作用?
楊璐:西北是我國的生態屏障、生態之源,在國家生態安全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同時又是生態脆弱、生態退化最嚴重地區之一,沙漠化、水土流失易發,自然恢復能力較差。當前,西北建設生態文明與粗放用地方式之間的矛盾突出。
“美麗中國、秀美西北”事業,要求嚴格土地規劃督察,促進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優化。嚴守耕地紅線,在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同時,發揮耕地生態功能、體現耕地生態價值。科學規劃未利用地開發,重視水資源合理利用和生態平衡。堅持“以水定地、生態優先”,科學確定開發規模、佈局和用途。
中央提出的土地管理新格局,黨委是“領導責任”,政府是“第一責任”,各相關部門是“共同責任”。我局加強與西北六個省級黨委巡視機構、政府督查室溝通,建立協作機制,推動督察整改。如寧夏黨委巡視辦、政府督查室跟進石嘴山市土地例行督察整改的巡視督導,在我局駐地督察結束不到一個月,問題整改率達70%。
公眾參與有利於促進督察效用最大化。我們首創“陽光督察”模式,公開督察組進駐信息,成立信訪工作組,公開受理群眾信訪;開展媒體開放日活動,邀請中央和地方主流媒體走進督察現場,旁聽督察意見反饋會,觀摩地方政府整改行動。通過整合媒體和社會監督力量,擴大了聲勢,推進了工作。
我們相繼督察了媒體披露的陜西比亞迪擴建工程違法佔地、陜西省引漢濟渭工程違法佔地、延安經濟適用房改變土地用途、違規建設高爾夫球場等問題。實踐證明,媒體曝光、群眾信訪是拓寬發現渠道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