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蛟龍”號在“蛟龍海山”下潛開展科學調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07月03日 11時26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向陽紅09”船7月3日電(記者 張旭東)正在南海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3日在“蛟龍海山”下潛,這個潛次是科學下潛,主要目的是到海山區提取岩石等樣本,並進行海底地形測繪與測量。

    7月3日,“蛟龍”號被吊起,準備布放至水中。當日,在南海執行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蛟龍海山”下潛,這個潛次是科學下潛,主要目的是到海山區提取岩石等樣本,並進行海底地形測繪與測量。這次是“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第6次下潛,也是在“蛟龍海山”的第2次下潛。新華社記者  張旭東  攝

    3日9時6分許,“蛟龍”號被布放至水中。約10分鐘後,潛水器開始注水下潛。這次下潛深度在3500米至4000米,下潛至海底大約需要110分鐘。

    這次下潛由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潛航員唐嘉陵擔任主駕駛,搭載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海洋生物專家李新正下潛,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張東升作為設計師一同下潛,並負責海底地形測繪與測量。

    據航次現場指揮部介紹,潛水器到達海底後將爬一個非常陡的坡,到達海山的火山口,途中用機械手提取岩石等樣本。這項任務完成後,預計用1.5小時進行海山區的地形測繪與測量。“蛟龍”號計劃15時拋載上浮,在海底航行約2公里。

    李新正説:“我對這次下潛非常期待。除了岩石樣本,還希望能在這個海域採集到珊瑚和海綿等樣品。”

    這次是“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的第6次下潛,也是在“蛟龍海山”的第2次下潛。“蛟龍海山”的首次下潛是工程下潛,主要是測量潛水器的長基線定位系統。由於這個海山沒有名字,因此航次現場指揮部和隨船科學家一致同意將這個海上命名為“蛟龍海山”。

    “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於6月10日起航,共分為3個航段,預計需要110余天。第一航段在南海開展定位系統試驗,同時兼顧“南海深部科學計劃”,對海底生態系統、生物和地形等進行調查。

 
 
 相關鏈結
· “蛟龍”號初步達到南海定位系統試驗目標
· "蛟龍"號在"蛟龍海山"區下潛測試長基線定位系統
· “蛟龍”號在南海“蛟龍海山”下潛
· “蛟龍”號南海海山區首次下潛推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