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黑龍江佳木斯9月5日電(記者 馬令)沒有上過一次大堤,也沒有一次真正地與洪水面對面較量,甚至沒有多少人注意到這身處江堤對岸偏僻山腳下的176名勇士的存在。
可是,一直與他們打交道的同江市街津口鄉政府工作人員吳寶利卻認定,他們是最苦、最累的抗洪勇士。
抗洪以來,黑龍江省軍區某巡邏艇大隊176名官兵負責為一線抗洪官兵裝載土料,在同撫大堤蓮花河段對面山腳下的江岸,日復一日地重復著單調而繁重的勞動。
當記者想起去探訪,已經晚了一些——隨著水位回落,最緊張、最艱苦的日子已經過去,只有一雙雙由於長期拽沙袋、掄鐵鍬被磨得指甲內陷、繭子發硬、掌紋平淡的手,無聲地述説著他們的辛勞。
列兵鄒向男是176人中最瘦的兵,個子1.7米,體重106斤。可平日肚子連一碗飯也難裝下的他,最多時,午飯前就吃了7個豆沙麵包、3袋榨菜,喝了6瓶礦泉水,卻沒有上廁所,因為體力消耗太大,出汗太多。
四級軍士長張磊是最壯的,掰手腕全隊無人敵,別人背一個都費勁的沙袋,他能扛起4個。可給前線緊急裝沙袋時,他累得常直不起腰,要蹲下再緩緩站起,連吃飯也抬不起胳膊,就把飯盆放在窗臺上,腦袋湊到碗邊,一點點用勺子扒拉進嘴裏。
上等兵李戈石是最愛乾淨的兵,可現在鬍子拉碴,黝黑的臉上多處爆皮,連續幾天累得顧不及洗漱,倒下就睡。由於長期處於濕潮環境,他的腳和許多戰友一樣,漚得蛻了幾層皮。
一級軍士長、艇隊技師謝宏奎今年41歲,被戰士們尊稱為“兵大爺”。可戰鬥沒幾天,他的後頸、胳膊、大腿、後背,就貼上了8塊膏藥。起床時,他多年軍旅錘煉出的硬身板,也像過電一樣的酸麻,通常得“打滾”下床。
帶隊的幹部宋永巍是最心酸的一個。他父母在同樣遭受洪災的伊春市嘉蔭縣,受災前夕,家人手機沒信號,一連7天沒聯絡上。可這個親友眼裏的孝子,仍和戰士們一起為保衛同江人民的家園日夜戰鬥,眼看水勢不停地上漲,他把所有的思念和牽掛都融進了一鍬一鎬。連續奮戰17個小時那天,別人累得躺在泥裏動不了,他還在掙扎著裝土:“我不想讓別人也體會為家人日夜擔心的滋味。”
……
不同的官兵,不同的身影,卻是同樣的戰鬥。最緊張時,他們一天輸送土料2萬餘袋。一幕幕動人的場景,讓負責組織土料保障的吳寶利想起那篇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平時不知曉,可一有大難,你馬上就會發現,這些戰士有多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