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堅決擁護凈化少兒出版專項行動:
少年兒童是小樹苗不是搖錢樹
新華社北京9月17日電(璩靜、嚴瑜)中宣部、教育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日前聯合發出《關於加強少兒出版管理和市場整治的通知》並公佈了對中國畫報出版社、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和《中外故事》等期刊查處決定。對此,接受採訪的各界人士均表示,少年兒童是小樹苗不是搖錢樹,要給予格外關愛,對五部門的通知和專項行動,以及曝光多起查處案例的做法堅決擁護、積極響應。
著名兒童文學作家金波呼籲,要悉心愛護好、管理好少兒出版這片凈土,警惕有人播下雜草種子,要把最優質的産品奉獻給孩子。“我希望孩子們在這片凈土、沃土所收穫的是滋養心靈的營養品,而不是假冒偽劣甚至是有害食品。”
他批評道:“一些人以為抓住了商機把孩子當成搖錢樹,向他們傾銷不好的圖書産品,或提高書價,把手伸進孩子的口袋賺取利潤。”金波説,孩子好奇但缺少辨別能力,一旦沉溺在兇殺、恐怖、色情的內容當中,就會在童年時代失去純真品質和審美趣味,失去一顆尋美的眼睛、向善的心靈和求真的思想,所以對待少年兒童要格外認真負責任,他們是小樹苗,不是搖錢樹。
少兒科普讀物作家宋海東也認為,創作少兒出版物應該沉下心來記錄有趣生動而又有深度的內容,不能急功近利,只為刺激孩子眼球。
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副總編輯張曉楠表示,五部門的通知出臺恰逢其時。社會效益是少兒出版的生命線。沒有社會效益,不能為兒童精神世界的成長髮育提供正能量,天下父母不滿意,黨和國家也不會滿意,少兒出版就失去了存在的社會價值。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總編輯徐鳳梅表示,凈化少兒出版市場是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的大事。一些包含暴力、色情內容,具有成人化傾向,以及以改編為名曲解經典、有惡搞傾向的出版物獲得了可觀利潤。面對這種情況,出版工作者要保持清醒頭腦,不為暫時利益所誘惑,把不健康出版物拒之門外。
新閱讀研究所執行所長朱寅年也表示,少年兒童是非分辨能力較弱,少兒讀物會對其思維觀念形成産生較強引導作用。“政府需要採取必要監管,少兒讀物創作者與出版者也必須秉持高度負責態度,將社會效益置於經濟效益之上。”
對專項行動和案件查處,家長們普遍表示肯定與支持。北京海淀區的家長賈濤認為,目前國內部分少兒出版物在內容、形式以及印刷質量、價格上都存在問題,需要政府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從源頭治理。浙江杭州市家長董瑛説:“青少年並不需要靠暴力、色情、恐怖的內容去吸引,這些會對孩子身心健康産生很大負面影響。”她認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對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中國畫報出版社等出版單位違規行為進行處罰,是對少兒出版物市場的有力整治舉措。
此次少兒出版物市場的專項整治行動以及部分違規出版物的曝光也引起不少網民關注。網民普遍認為,行動體現出政府整治少兒出版物市場的決心,有利於清理那些“少兒不宜”的不良少兒出版物,還兒童一片閱讀“凈土”。同時,也有網民提出,希望政府對少兒出版物市場的整治不僅僅是對少數違規出版社及出版物的查處曝光,而應該是全面的、徹底的,不留“漏網之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