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吉林大面積推廣“高光效”種植技術糧食增産明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0月11日 17時53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春10月11日電(記者王猛)目前正值秋收時節,吉林紅旗農場職工孫寶國通過測産後發現,運用“高光效”種植技術,每公頃稻田能增産近3000斤水稻。

    今年,吉林省首次大面積推廣“高光效”種植技術。據記者日前在吉林省調研時了解到,目前全省多個糧食主産區測産後發現,該項技術可提高糧食産量10%左右,部分地區增産達到15%以上。農業專家將該項技術的運用稱作是一場“耕作革命”。

    所謂高光效栽培技術,就是將田地的壟向調整至磁南偏西18度至20度,以達到最佳光照;同時採取寬窄行組合壟種植法,把單壟單行65厘米改成大壟雙行170厘米,提高壟間透光率,從而提高糧食單産。

    中科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研究員劉景雙説:“前期試驗結果顯示,用高光效技術栽培的玉米平均單産可提高15%—17%,最高可增産23.7%。也就是説,高光效耕作至少能使每公頃土地增産一噸糧。”

    “過去的壟向都是隨道路而定的,有東西壟、南北壟,但是高光效技術要求壟向必須正南偏西20度。”榆樹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戴洪波説。

    入秋以來,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的測産組,對吉林省八個地區進行了實地測産,效果最好的吉林省農安縣測産結果超過噸糧田,每公頃糧食産量達到了3.6萬斤。

    吉林省龍都農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武表示,今年初省裏推廣“高光效”種植技術,他多次參加培訓,現在他的合作社一半以上的耕地採用了這項技術,增收效果明顯。

    孫武拿起一根玉米棒説:“就是這根棒子,到乾糧的時候也得打四兩到半斤,能增加一成以上。”

    在全國産糧十強縣吉林省前郭縣,長龍鄉農業站站長沈金鑫説:“‘高光效’技術不僅增産,倒伏也減少了。每年夏天當地都會刮西南風,玉米經常出現倒伏現象。採用高光效種植技術後,玉米地的通風性增強了,倒伏自然也就少了。”

    紅旗農場今年推廣“高光效”水稻種植面積500公頃。在稻田裏記者看到,高光效地塊裏的水稻田一片金黃,相比傳統技術種植,呈現出秧苗壯、稻穗大、籽粒多的明顯優勢。

    紅旗農場副場長崔滿成説:“普通水稻一穗一般130—140粒,最高200粒,高光效技術可高出30-40粒。”

    紅旗農場二分廠職工孫寶國今年把自家的2公頃水田全部採用了高光效栽培模式。最近,孫寶國測産發現,一公頃稻田能增産2000—3000斤糧食。

    據了解,今年吉林省在全省38個縣市區落實高光效示範面積209萬畝。吉林省農委農業處處長張永林表示,目前,全省各大糧食主産區正在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進行理論測産,為今後加大技術推廣的適應區域提供數據。

 
 
 相關鏈結
· 吉林第一批教育實踐活動單位學習汪洋湖先進事跡
· 吉林公安消防部隊嚴把兩節廉政關做到"五個嚴禁"
· 吉林多舉措堅決剎住不正之風 廉潔過中秋國慶
· 吉林部署秋季森林防火 確保不發生重大森林火災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