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12月5日電(記者劉懿德)對公車私用的黨員幹部進行通報問責、取消下放審批事項提高服務水平、將壓減的“三公”經費支出重點用於民生領域……內蒙古自治區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從“抓好十項整改、制定十項制度”入手,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整改成效。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常委會緊扣“四風”問題,帶頭開展了6次聚焦活動,各地區、各部門共查擺出問題2.3萬餘條。為切實整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內蒙古實行自治區、盟市、旗縣三級聯動整改,對“庸懶散、蠻橫硬、奢私貪”、“超標超編車輛”等十個問題“下猛藥”,並在“提高行政效能”“厲行節約”等十個方面建章立制,以此形成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絡群眾的長效機制。
“雙十”工作開展以來,眾多群眾關切和反映突出的問題正逐步得到解決。東源科技是內蒙古烏海市從河北省引進的大型化工企業,計劃總投資507億元。儘管是重點項目,政策傾斜力度也很大,但東源科技還是在前期行政項目審批環節遭遇了困難。“等待審批就是一個遙遙無期的過程。你得天天去催,天天去盯,天天去跑。”內蒙古東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助理郝亮説。
在教育實踐活動中,內蒙古烏海市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將行政審批事項縮減到87項,審批時間壓縮了三分之一。東源科技也因此成為受益者,不但在3個月的時間裏辦完了一期項目的所有審批手續,二期項目審批也提前啟動。
烏海市的行政審批改革僅是內蒙古在“十項整改”中簡政放權、下放審批權限的一個縮影。
目前,內蒙古已在自治區層面取消、下放、委託管理行政審批事項108項、行政事業收費項目23項。與此同時,內蒙古在各個盟市、旗縣實施聯動,精簡審批事項、集中審批服務,受到企業和群眾好評。
超標超編配置公車、公車私用等“車輪腐敗”現象,群眾反映強烈。內蒙古把限期清理超標超編車輛納入“十項整改”措施之中,明確了超標超編車輛處置的原則、方法,並在今年通報了3起公車私用的典型案例,公佈了對6名涉事人員的處罰措施。
呼和浩特市市民蘇日娜説:“向社會通報典型案例為規範公務用車開了個好頭,希望能夠繼續加大監督的範圍和力度,讓公車私用者無處可逃。”
在“十項整改”中,內蒙古各地區各部門發現並糾正作風方面違紀違規問題4428個,媒體曝光或內部通報1913件,廣大黨員幹部深受觸動和警醒。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對於查擺出的“四風”問題,必須堅持邊查邊改、不留情面;對於群眾關切和反映的問題,必須立言立行、不打折扣。
在“建立十項制度”工作中,內蒙古堅持把解決問題、建章立制貫穿其中。為了切實改進文風會風,今年6月1日起,內蒙古將每月的第二周確定為“無會周”。“無會周”制度的執行,既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辦公經費,又讓幹部把更多精力放在了本職工作上。
內蒙古還在“十項制度”中提出,堅持厲行節約,抓好財政節支工作。據內蒙古財政廳10月31日統計,內蒙古全區“三公”經費支出比去年同期下降29%。
這些壓縮節省的“三公”經費將重點用於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其中,今年共有17億余元資金用於為內蒙古農村牧區低收入家庭每戶免費送1噸煤,290余萬戶低收入的農牧民家庭將因此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