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節假日調整述評:在公眾多元訴求中尋找平衡點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11日 21時20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2月11日電(記者 錢春弦)2014年全國法定節假日方案11日正式出臺。方案在廣泛徵求社會意見的基礎上,一方面吸納了大多數人保留春節、國慶兩個七天長假的意見,另一方面避免了頻繁調休小長假,有利於保持日常工作生活節奏。此舉既順應了公眾期待,又在公眾多元的訴求、意見、建議中尋找出一個平衡點,使方案盡可能科學合理。這個平衡點就是符合最大多數的意願。

法定節假日如何安排,歷來眾口難調。實際上,節假日休閒本來就應當有豐富的個性,若要使假日休閒活動整齊劃一,既不可能,也無必要。孟子説:“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制訂方案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尋找民意平衡點的過程。

從上世紀實施雙休日,到新世紀之交黃金周制度誕生,以及清明、端午、中秋等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成為法定節日,還有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出臺,人們的放假休息時間越來越多。也正因為如此,關於節假日如何安排的意見也越來越多,這完全是正常現象,它恰好從另一個角度生動反映了公眾享受著更多改革發展的成果。不管節假日如何安排,有一點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保障了公眾的法定休息權利,保障了依法制訂方案的要求,保障了民意的廣泛參與。

從字面上理解,節假日既包含節日,也包含假日。從內容上看,節日均為傳統節日或紀念日,從春節、國慶節到五一勞動節、中秋節、清明節、端午節等,有著深刻的精神文化內涵。而假日作為公民應該享受的權利,《勞動法》等法律法規有明確規定,包括今年頒布實施的《國民旅遊休閒綱要》規定2020年基本實現帶薪休假,就是國家承諾給予職工的合法休假權利。因此,節假日無論怎麼安排,都是一種實質性的福利,可以基本滿足公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以及休息的權利,不會對個體産生實質性的損害。

當前,黃金周旅遊景點人滿為患、交通擁堵不堪,社會上存在一些議論。究其原因,是我國正處於旅遊消費的“井噴”階段,更多人在節假日可能會選擇旅遊。可以相信,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以及人們觀念的變化,節假日的生活內容將更加豐富、更有層次,黃金周既可用於旅遊,也可用於休閒。

此外,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節假日也應從傾向於“刺激消費”的“假日經濟”,向更有社會性、文化性的旅遊休閒方式轉型。從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看,公眾的旅遊休閒不應只是法定節假日裏的事。而今,我國職工帶薪休假水平較低,但《國民旅遊休閒綱要》已經為基本實現帶薪休假列出了時間表,隨著綱要的落實,人們的旅遊休閒也將更多地避開法定節假日。當然,從旅遊向休閒轉變,尚需按照《國民旅遊休閒綱要》的要求,豐富旅遊休閒基礎服務設施,完善國民旅遊休閒公共服務,通過休閒公園、休閒街區、休閒場館建設,營造貫穿365天的居民休閒空間,要為不同人群開發不同的都市休閒、文化演藝、科普教育、康體健身、休閒購物産品,使公眾旅遊休閒更有深度、更加從容。

 
 
 相關鏈結
· 走向依法休假之路--法定節假日和帶薪休假制度
·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14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
· 旅遊局未就法定節假日放假方案網絡調查發表意見
· 全國假日辦27日公佈3個法定節假日調休備選方案
· 截至12日全國211萬人參與節假日放假安排意見調查
· 全國假日辦就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向社會徵集意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