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解讀:我國13億人的口糧絕對安全如何保障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3年12月18日 18時57分   來源:新華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解讀:13億人的口糧絕對安全如何保障?

    新華社北京12月18日電(新華社記者于文靜、董峻) 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産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集中國內資源保重點,做到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在今年全國糧食産量上了“十連增”的歷史性新臺階之後,中央這一最新論斷有著深刻含義。

    糧食“十連增”,進口也趨增

    國家統計局最新公告顯示,2013年全國糧食總産量達到12038.7億斤,比上年增長2.1%,並首次突破了12000億斤大關,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次連續10年增産。在國家統計局農村司高級統計師黃加才看來,政策利好、降水增多、科學抗災是促進糧食增産的三大主因。

    與此同時,近年來我國糧食進口數量也不斷增加。2011年小麥、玉米、稻米、大麥等穀物進口545萬噸,2012年達1398萬噸。“十連增”了怎麼還進口?農業部部長韓長賦日前表示,從根本上講是增産幅度還不能完全滿足消費剛性增長幅度。

    “我們的人口在絕對增長,城市化人口在快速增加,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消費結構升級,加上農産品加工的因素,所以增加了需求。”韓長賦説,“從貿易上講也有兩個原因:一是我們的糧食還需要一些品種調劑,比如小麥雖然不缺,庫存豐富,但要進口麵包粉。二是價格因素,國際上一定時段的糧食價格比國內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進口。”

    韓長賦同時強調,儘管糧食進口總量多,但佔國內産量比重很小,2012年三種糧食進口量僅佔當年産量的2.3%;今年1-9月,小麥、玉米等穀物進口量861萬噸,同比大幅減少。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中國人的飯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自己的飯碗主要要裝自己生産的糧食。”韓長賦強調,“必須堅持立足國內發展生産保供給的方針不動搖,不斷提升糧食綜合生産能力,依靠科技促增産、立足抗災奪豐收。”

    韓長賦認為,要集中力量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這意味著穀物自給率要保持在95%以上,水稻、小麥兩大口糧保持100%自給。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農村局局長馮海發説,由於農産品特別是糧食的市場需求彈性和收入彈性不足,與工業品等其他産品相比缺乏市場價格優勢,相同數量的土地和資金從事糧食等農業生産所能獲得的收益要遠遠少於其他産業。因此,必須健全農業支持保護體系,進一步從資金投入、價格支持、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完善政策機制,加大支持保護力度,形成長效機制;改革農業補貼制度,調整補貼方式,形成農業補貼同糧食生産挂鉤機制,讓多生産糧食者多得補貼。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程國強提出,應建立基於全球視野的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機制,推進實施“立足國內、全球供應”的糧食安全新戰略。重點確保稻米、小麥等主糧主食供應,強化糧食戰略儲備體系建設,建立完善貧困人口和低收入群體糧食保障機制。同時,適度從國外進口大豆、植物油、棉花等非主糧農産品,實施全球供應戰略。全面提高統籌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能力。

    高強度農業開發亟待打造糧食生産“升級版”

    這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注重永續發展,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發展節水農業、循環農業。程國強對此表示,當下保障糧食安全正面臨更加嚴酷的農業資源環境約束,應從以前的關注糧食生産數量轉向關注質量,更加注重結構平衡、質量安全和效益提高;從高強度的農業開發轉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平衡好增加糧食産量與保證農業生態安全的關繫上來,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打造中國糧食生産“升級版”。

    “我們這一代人必須承擔農業資源與糧食生産能力代際傳承的歷史責任,必須留一點良田、好地給我們的子孫後代;要積德累仁,敬畏自然,對部分農區以及生態敏感地區,規劃退耕還林,使土地休養生息。”程國強表示。

    韓長賦表示,促進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是今後的必然選擇。首先要保護好耕地,同時建設高標準農田。二是搞節水農業、旱作技術的推廣。三是加強環境保護,包括減少面源污染,推廣節本增效技術,科學使用化肥,減少農藥使用,推進畜牧業規模化養殖糞便的資源化利用等。四是加強農業後備資源保護,不要輕易開墾,存得方寸地,留與子孫耕。

 
 
 相關鏈結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怎樣的民生新訊息
· 消費、投資、出口:掌控好"三駕馬車"如何著力?
· 解讀:明年財政和貨幣政策傳遞怎樣的調控信號
·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明年經濟工作新信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