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強調
弘揚科學精神
依靠科技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院士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領會“科學精神是科學技術的靈魂”的內涵,弘揚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科學精神,不懈探索,服務大局,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科學發展勇挑重擔、建功立業。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北京舉行的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上講話。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
劉延東指出,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科技為我國應對危機開闢了新的路徑。我國將科技納入應對危機的國家戰略,全面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提升産業科技含量和企業抗風險能力,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和工程科技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有效發揮了科技的支撐作用。
劉延東強調,只有把科技作為核心推動力和重要抓手,才能切實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贏得未來發展的主動權。要超前部署,率先投入,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産業,同時加快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産業的步伐,大幅提高産業綜合競爭力。加快建立低碳能源技術體系,加強人口健康、糧食安全、生物醫藥和公共安全等領域的科技攻關,依靠科技改善民生,推動可持續發展。開拓基礎研究和前沿科技領域,重視工程技術研究,促進學科交叉融合,充分吸納和利用國際創新資源,推動我國科技事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培育創新型企業,構建産學研用深度融合機制,建立科技資源開放共享機制,為科技發展增添新動力。
6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在兩院院士大會上與5位陳嘉庚科學獎獲得者合影。當日,2010年度陳嘉庚科學獎在北京揭曉,中科院院士、力學所研究員、非線性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國際理論和應用力學聯合會理事白以龍獲數理科學獎;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兼分子反應動力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楊學明獲化學科學獎;中科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裴鋼獲生命科學獎;中科院院士李德生獲地球科學獎;中科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吳良鏞獲技術科學獎。新華社記者 汪永基 攝
劉延東指出,建設創新型國家,科技是支撐,教育是基礎,人才是關鍵。要按照科技綱要、人才綱要和即將頒布的教育綱要的要求,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為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她希望兩院院士做科研誠信和優良學風的表率,做科技界的領軍人物,發揮好國家高端思想庫作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出席會議,中國工程院院長徐匡迪主持會議。劉延東、路甬祥、徐匡迪為陳嘉庚科學獎和光華工程科技獎獲獎者頒獎。
最新|活動|出訪|會議|論述|圖片
胡錦濤出席中科院工程院兩院院士大會併發表講話 全文
6月7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胡錦濤指出,世界範圍內生産力、生産方式、生活方式、經濟社會發展格局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搶佔國際經濟科技制高點已經成為世界發展大趨勢,科技競爭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更加突出。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深刻改變著經濟發展方式,創新成為解決人類面臨的能源資源、生態環境、自然災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問題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知識是發展永恒的重要資源,知識創新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要素。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正在引發社會生産方式的深刻變革。科技創新推動創造更多社會財富,為促進社會和諧充實物質基礎。實踐充分證明,科學技術是經濟社會發展中最活躍、最具革命性的因素。當今世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産力的作用日益突出,科學技術作為人類文明進步的基石和原動力的作用日益凸顯,科學技術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深刻地決定著經濟發展、社會進步、人民幸福。詳細閱讀>>>
胡錦濤的院士大會講話在兩院院士中引起熱烈反響
“今天聽了總書記的報告,我感到非常激動。國家在經濟發展的轉型過程中,明確提出要依靠知識發展,要依靠我們知識界,我們的責任很重大。這是對我們的信任,也是對我們的希望、鞭策和鼓勵。”吳孟超院士説。
“總書記的講話對我們每位院士都提出了非常重要的要求,就是我們如何在國民經濟轉型中充分發揮作用,我感覺到了總書記言語中的迫切性。”賀賢土院士説。他指出,我國16個重大科技專項,其中關於藥物、高端芯片等專項都和經濟轉型密切相關,要加快實施這些工程,力爭在國際上做出有顯示度的工作。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
《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