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領導活動
 
共同的緬懷--記習近平和李光耀為鄧小平紀念碑揭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11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11月14日,正在新加坡訪問的國家副主席習近平與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共同出席在新加坡河畔舉行的鄧小平紀念碑揭幕儀式。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 攝

    新華社新加坡11月14日電(人民日報記者杜尚澤 新華社記者吳黎明)11月14日,新加坡河畔,華燈初上。蔥蘢的雨樹下,新落成的鄧小平紀念碑,同落日、波光交相輝映。

    紀念碑上雕刻的鄧小平同志,依舊是那堅毅的目光、抿上的嘴唇、和藹的面龐,還有那件洗得發白的夾克,似在沉思、似要遠行。

    剛剛踏上這片土地的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和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親切會談後,一起來到河畔,出席紀念碑揭幕儀式。從四面八方趕來的新加坡各界人士,靜靜等待著這一刻。

    新加坡文物局主席許通美是中新建交的親歷者,他深情介紹了紀念碑的由來。他説,我們在為誰修建紀念碑上有嚴格的標準,一要看他對本民族的貢獻,二要看其國際知名度,三要看他與新加坡的淵源。我們之所以通過修建鄧小平這座偉人的紀念碑來慶祝新中建交20週年,是因為小平先生既深受中國人民愛戴並廣受國際社會尊重,同時也是新中關係的奠基人。

    習近平和李光耀走到紀念碑的兩側,輕輕拉動紅色綢布。習近平的目光,久久停留在紀念碑上,蓄滿了敬重、緬懷。

    幕布拉開,掌聲頓時響徹河畔。習近平和李光耀的雙手,緊緊握在一起;他們順著鄧小平的目光,望向人群、望向遠方……

    遠方,是欣欣向榮的城市國家新加坡;跨過萬水千山的更遠處,是朝氣蓬勃的中國。

    因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與新加坡的淵源,中新兩國之間增添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習近平和李光耀在會談中,情不自禁地多次提起“鄧小平先生”,共同回溯中新走過的歲月——

    李光耀説,90年前,鄧小平先生前往法國勤工儉學時,曾踏上新加坡這塊土地,停留了兩天,從此與新加坡結下淵源。

    時光荏苒。32年前,鄧小平再次踏上新加坡的土地,開始了一段載入史冊的訪問。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索著新加坡的發展經驗、思索著中國的現代化。1992年在著名的視察南方重要講話中,他進一步提出:“我們應該學習借鑒新加坡的經驗。”

    這句話,就像蒲公英的種子,灑向中華大地,拉開了中新合作的帷幕。幾十年過去了,蘇州工業園、天津生態城,一大批中新合作項目紮根在大江南北;3萬名中國各部門、各地區的幹部到新加坡考察學習。

    此刻在新加坡河畔,這條河、這座橋、這裡的人們,習近平也倍感親切。21世紀80和90年代,他曾多次來到新加坡,走進廠房、走進住宅,學習經驗、招商引資。習近平説:“新加坡長期以來積極參與、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許多方面的成功經驗為中國在解決改革發展中的一些難題提供了有益借鑒。”

    無數新加坡人,也從中國的蓬勃發展中,看到了機遇。新加坡中華總商會的李秉萱趕到現場,希望看看小平先生,他説:“小平先生所説的‘學習借鑒’,影響了新加坡這塊方寸之地的命運。中國廣闊的市場,就是新加坡的機遇!”

    幾十年來,中新兩國互鑒互學、一路同行。“發展才是硬道理!”,紀念碑背面的這句話,如春水破冰,噴薄而出,成為中新相互借鑒、互利合作的思想支撐。相同的膚色、説著同樣的語言,無數海外華人喜看中國日新月異,深感自豪。“‘發展才是硬道理’這句話,現在仍然管用,”習近平説。

    “鄧小平先生生前多次提出中國要向新加坡學習。這種學習過去需要、現在需要、將來也還需要。”習近平對李光耀先生説道:“現在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發展起來以後,遲早會走上‘國強必霸’的路子。我認為,這種看法不符合中國講信修睦的文化傳統,不符合中國的外交方針和實踐,也不符合鄧小平先生關於‘將來我們發展了’也‘永遠不稱霸’的鄭重宣誓和承諾。中國會把和平發展道路、把互利共贏開放戰略、把中國永遠不稱霸的宣示和承諾一代代傳承下去。”

    展望未來,“我們雙方要保持中新合作的創新和示範性”,“加強兩國區域合作”,“不斷提升中新務實合作水平”……習近平和李光耀熱切交流。

    建交20年了,一個嶄新的起點。人們看到,中新友誼、合作的腳步愈發堅實,續寫春天故事的嶄新篇章……

 
 
 相關鏈結
· 中國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會見新加坡副總理黃根成
· 習近平會見李光耀就中新兩國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
· 國家副主席習近平抵達新加坡開始亞非四國之行
· 習近平14日離開北京前往亞非四國進行正式訪問
· 駐新加坡大使:習近平訪新將為兩國關係注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