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交通運輸業發展取得了輝煌成就,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但從適應經濟發展、促進社會進步、改善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的要求來衡量,仍存在相當差距。因此,《綱要》提出“十一五”期間要優先發展交通運輸業。
《綱要》提出,交通運輸發展要“統籌規劃、合理佈局交通基礎設施,做好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建設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 。建設綜合運輸體系,要針對我國人口、資源分佈和工業等生産力佈局,遵循交通運輸發展規律,合理規劃運輸設施的空間佈局,優化運輸資源配置,調整運輸結構,強化樞紐銜接和集疏運配套,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技術經濟特徵和比較優勢,促進運輸一體化,形成各展所長、優勢互補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要把綜合運輸大通道和樞紐建設,儘快形成完善的網絡骨架,作為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與協調發展的主要手段。同時,要繼續擴大基礎網絡,深化體制改革,進一步開放運輸市場,加快集約化和專業化步伐,促進各種運輸方式在設施網絡、運輸組織和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進而提高整體效能和服務效率。
根據各種運輸方式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功能、作用和發展現狀,按照建設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運輸體系目標,《綱要》提出了加快發展鐵路運輸、進一步完善公路網絡、積極發展水路運輸和優化民用機場佈局的“十一五”綜合交通發展任務。鐵路重點建設並初步形成縱貫南北、連接東西的客運專線網絡;加快京津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區城際軌道交通建設;改造提高既有煤運通道運輸能力,開工建設北煤外運新的通道;進一步擴大西部地區鐵路路網規模,強化中部地區路網,完善東部地區路網;加快發展鐵路集裝箱系統,建成18個集裝箱中心站。公路重點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的以首都放射線、沿海通道和東西通道為主的14條高速公路,基本形成國家高速公路網骨架;繼續完善國道、省道幹線公路網絡,打通省際通道;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基本實現全國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水路完善沿海港口佈局,重點建設渤海灣、長三角和珠三角等沿海主要港口的能源中轉運輸系統和集裝箱運輸系統,建設上海、天津、大連等國際航運中心;擴建、浚深主要港口進出港航道,適應船舶大型化發展的需求;加快內河航運發展,實施長江水系、珠江水系和京杭運河航道整治工程,完善內河港口設施的佈局建設。民用機場重點擴充大型機場,完成首都機場三期工程,實施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機場二期擴建;完善中型機場,加快主要省會機場的擴建和新建;增加中、西部和東北地區機場密度,建設一批支線機場;同時,進一步加強空管等配套設施建設。
此外,《綱要》還要求開發應用高新技術和信息技術提高交通運輸裝備水平、管理水平和交通運輸服務質量。(發展改革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