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玻璃纖維行業提前兩年完成建材“十五”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全行業自年初以來,始終保持産量、利潤、進口額同步高速增長,結構調整取得突破性進展,池窯拉絲、玻璃纖維製品深加工業開始向集約化、規模化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玻璃纖維生産國。
行業經濟運行態勢2003年全國玻纖産銷平衡,總産量為47.27萬噸,增長32.7%,其中池窯玻纖産量27.8萬噸,佔總量58.81%。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100.7億元,增長38.3%,實現利潤5.26億元,增長289.8%。進出口額8.1億美元,交納稅金總額4.3億元,增長18.6%。全行業産品銷售率98.4%,從業人員7.4萬人,增長9.7%。全行業經濟運行全線飄紅,産量、利潤、進出口額大幅攀升,桐鄉巨石、山東泰安、重慶複合三大池窯生産企業以及如皋玻纖、川纖、陜西華特、寧波山泉玻纖廠等深加工企業,已成為統領行業發展的主要增長力量。
在國家“雙高一優”、國債項目投資推動下,無鹼玻璃纖維池窯拉絲工藝比例迅速提升,先進的池窯法生産工藝已明顯取代落後的坩堝法生産工藝。2003年玻纖産量的增長主要來自無鹼池窯拉絲生産。2003年在産池窯25座,産量27萬噸,擬建和在建池窯10座,能力24.7萬噸。無鹼玻纖與中鹼玻纖産量的比例也發生變化,中鹼纖維産量僅佔玻璃纖維總量的20%左右,這一比例今後還會逐年下降。由於玻璃纖維工業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玻纖製品的應用市場也在不斷拓寬。2003年玻纖在防水、工程塑料、建築外墻外保溫工程等方面的應用增長量超過30%。在建築構件、公路路面增強、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等領域已被廣泛採用。
池窯玻纖企業及製品深加工企業的贏利水平不斷提升。1~12月池窯企業贏利2.28億元,佔全行業贏利的43.34%。10家深加工企業贏利1.11億元,佔全行業贏利的21.02%。全行業255家企業,前18家企業集中了行業80%的利潤。説明先進生産技術對提高企業效益的重要性。
2003年玻纖製品進出口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勢頭。全年進口18.1萬噸,增長42.22%;進口額4.09億美元,增長41.67%,其中電子布進口1.9億美元,增長46%。出口28.3萬噸,增長68.61%;出口額3.98億美元,增長55.97%。
2003年玻纖進出口貿易逆差1155萬美元,扭轉逆差的根本辦法是建設國內電子布生産線。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企業綜合競爭實力不能適應經濟發展需求。面對中國經濟巨大的發展潛力,美國、法國等國外資本已開始擴大在玻纖領域的投資、並購規模,搶奪國內高端産品市場。但國內玻纖企業受資金、技術、科研開發、産品創新等綜合因素影響,缺乏競爭力。
生産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之間存在差距。現有池窯拉絲生産的主導産品基本上都是無捻粗紗及相關産品,品種單調、附加值低,缺少玻纖工業織物所需的紡織型玻纖紗,大號數紡織紗和小號數無捻粗紗等特殊要求的玻纖紗急需研製批量生産。受浸潤劑原料和技術限制,池窯拉絲生産的玻纖增強材料質量在國際上屬中等水平,國內市場需求的高檔次玻纖仍需進口。池窯拉絲的經濟指標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還有差距。
産品規格少,規模化産品應用開發不夠。世界上增強玻璃纖維年銷售量約為250萬噸,年均增長率5%左右。中國由於缺少規模化産品,品種規格少,應用範圍窄,所以用量差距較大。
所以,中國玻璃纖維行業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堅持産業結構和産品結構調整,用高新技術和先進技術提升無鹼池窯拉絲水平,發展與無鹼池窯拉絲配套的應用開發和製品深加工,支持大企業集團和特色企業發展,擴大出口創匯,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將玻纖行業做大做強,提高全行業經濟效益,朝新型工業化道路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