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中國概況>> 中國簡況
 
高舉偉大旗幟 創跨世紀輝煌
———熱烈祝賀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勝利閉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5月07日   來源:人民日報

    《人民日報》(1 9 9 8 0 3 2 0 二版)

    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完成了預定的各項議程,勝利閉幕了。我們對大會的圓滿成功表示熱烈的祝賀!

    世紀之交召開的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肩負著重大的使命。來自祖國各地的近三千位代表,情緒高昂,群策群力,不負各族人民的重托,完成了幾件具有歷史意義的大事:審議並通過了《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重要報告,使黨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紀的宏偉任務通過法定程序變成國家意志;選舉、決定了跨世紀的新一屆國家機構領導人員,為實現十五大提出的戰略任務提供了重要的組織保證;審查批准了《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為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邁出了重大步伐。這是一次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的大會,一次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新貢獻的大會,一次團結和鼓舞億萬人民群眾為實現十五大提出的宏偉目標而奮鬥的大會。

    今後的五年,是跨世紀的五年,是實現第二步戰略目標、向第三步戰略目標闊步前進的五年,是中華民族振興史上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五年。擺在我們面前的任務極其光榮,極其艱巨。能否抓住機遇,開拓進取,把這五年的工作做好,關係到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以什麼樣的姿態跨入2 1 世紀,關係到我國在新世紀的起跑中能否掌握歷史的主動權。我們要繼續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任務,在世紀之交譜寫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新篇章。

    鄧小平理論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是中華民族振興和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柱,是我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行動指南。有鄧小平理論這一科學理論的指導,是中國共産黨人和中國人民的幸運和驕傲。在跨世紀的新征途上,我們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方針,用鄧小平理論指導我們的整個事業和各項工作。理論只有同億萬人民群眾的實踐緊密結合,才能變成巨大的物質力量。我們要堅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在全黨全國進一步掀起學習鄧小平理論的新高潮,特別是要在掌握和運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一鄧小平理論的精髓上狠下功夫,使我們的黨、我們的人民永葆開拓創新的活力,使我們的事業永葆蓬勃向上的生機。

    經濟建設能否搞上去,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大業興衰成敗的關鍵所在。在跨世紀的新征途上,我們一定要緊緊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放,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要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進一步穩定和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加快以國有企業為重點的各項改革,加大經濟結構調整的力度,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使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城鄉人民的生活進一步改善。當前,改革和建設的任務十分繁重,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我們要發揚堅韌不拔、奮發有為的精神,滿懷信心,勇於攻堅,週密部署,穩步實施,團結和帶領廣大群眾把改革和建設事業推向新境界。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是使經濟建設順利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也是億萬人民群眾的共同要求。在跨世紀的征途上,我們一定要在大力推進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共産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我們要堅持和完善這兩大制度,加強民主,健全法制,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鞏固和發展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把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都團結到統一祖國、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來。我們要再接再厲,繼續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發展科技教育文化事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宗旨,也是我們各級政府的宗旨。在跨世紀的征途上,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加強黨的建設和政權建設,努力提高黨和政府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進一步加強同廣大人民群眾的聯絡。要堅持不懈地抓好黨風廉政建設,開展反腐敗鬥爭。各級領導幹部要牢記自己的責任,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蝕,做遵紀守法、廉潔奉公的模範,做開拓進取、造福人民的模範。要以國家和人民利益為重,服從大局,積極參與和推進政府機構改革,並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改進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使黨和政府的自身建設提高到更加適合現代化建設需要的新水平。

    今年是全面貫徹十五大精神的第一年。向前看,新世紀的燦爛霞光在向我們召喚。讓我們珍惜難得的歷史機遇,更高地舉起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同心同德,艱苦奮鬥,為推進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推進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全面實現黨的十五大提出的宏偉目標而奮鬥!

    《人民日報》(1 9 9 8 0 3 2 0 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