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解放前,中國大多數普通老百姓很難吃得飽肚子。低下的生産力加上連年戰亂,讓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曆盡艱辛。解放後,雖然農業生産有較大幅度提高,不過人口多底子薄的現實,還是讓人們不得不勒緊褲腰帶過日子。1953年,國家制訂了糧油統購統銷的制度,糧票、油票、肉票等票證的出現,讓老百姓吃飯都要“定量”。實行市場經濟後,糧票開始光榮“退休”,它也跟隨計劃經濟時代鐫刻進老百姓最深處的記憶裏。
之後,生産力的發展和市場經濟的活力給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90年代,全國流行“下館子”,邀親朋好友到飯店吃飯,成為一件體面的事情。不同菜係的餐館也開始在全國範圍內落地生根,各種風味的西餐廳紛紛涌現,農家飯也走入了城市人的視野,人們吃飯有了更多的選擇。進入21世紀,人們將飲食焦點轉移到了健康上:蔬菜要吃無污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歡蹦亂跳的,肉禽要吃排酸的,花生油要專找非轉基因的……
現在,面對飯桌上既豐盛又營養的飯菜,我們也可以回首過去,看看一張小小餐桌,折射出怎樣的巨變。
1948年12月10日,上海冬令救濟會陸家浜路海潮寺施粥所向難民施粥。當年,流入上海的大批難民掙紮在饑餓線上,生活十分悲慘。新華社發(資料照片)
1949年,河北省寶坻縣8戶村民在政府的幫助下,舉家遷移到黑龍江省訥河縣十三區張蒙古屯安家落戶、開墾荒地。圖為1950年,河北移民在庭院裏吃飯的情形。 新華社記者葛力群攝(資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