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星期四)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農業部副部長尹成傑介紹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
[農民日報記者]黨的十六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出臺並不斷鞏固、完善和加強支農惠農政策,我想問的是,這些政策的執行效果如何?今後是否會繼續堅持下去?
[尹成傑]你提的問題是廣大農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中央高度重視的問題。十六大以來,中央實施城鄉統籌發展的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出臺了一系列支農惠農的政策,初步形成了新時期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體系,中央多次強調要保持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
這些政策的出臺,有力地促進了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也是農業農村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的首要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支持農業農村發展的政策體系不斷健全和完善。2004年開始連續出臺了四個指導農業農村工作的中央1號文件。2004年的中央1號文件以促進農民增收為主題,抓住了“三農”工作的核心問題;2005年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為主題,抓住了發展農村生産力的關鍵問題;2006年以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為主題,抓住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根本問題;2007年以發展現代農業為主題,抓住了新農村建設的首要問題。這些重大的政策和措施,堅持以人為本、加強農業基礎、增加農民收入、保護農民利益、促進農村和諧的目標和取向,重點突出、導向明確、操作性強、受益面大。
二是實施了“四減免”、“四補貼”等支農惠農政策。我國先後在全國範圍內取消了農業特産稅、牧業稅、農業稅和屠宰稅,切實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從2006年起,與農村稅費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全國農民每年減輕負擔1200多億元。2004年以來,國家還先後出臺糧食直補、綜合直補,擴大糧種補貼範圍和增加農機具購置補貼,2007年中央財政安排的糧食直補等農業各項補貼總額達到526億元。
同時,中央財政實際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逐年增加,今年中央財政預算用於“三農”的各項支出達到3917億元,比2006年增加了520億元,增長了15.3%。
三是加大了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事業的投入。國家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各類項目進展順利。比如,大規模建設戶用沼氣池、鄉村公路和農村電網改造,解決農村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對農村義務階段教育實現“兩免一補”,推進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改革,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這些政策是加強農業、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重大舉措,深受農民的歡迎。中央多次強調,要保持支農惠農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並且不斷地加以鞏固、完善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