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重要內容提示
 
汪嘯風: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7年11月27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7年11月27日(星期二)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請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三峽辦主任汪嘯風等介紹三峽工程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並答記者問。

    法新社記者:9月25日的時候,部分專家學者在武漢召開一個研討會,根據新華社的報道,他們發出警告,三峽工程的生態環境有很多隱患,如果不及時處理的話,會釀成大禍,而當時也有引述,汪先生説“不合理的開發造成了很多的生態退化、水土流失的加劇情況沒有得到根本的扭轉”,好象今天聽你們的彙報,都是比較正面的消息。不知道汪先生能否闡述一下當時你提出的警告,到現在你們對問題有什麼對策嗎?那個情況還是一樣令人關心嗎?還有媒體報道,移民工程需要再次轉移在重慶那邊的400萬人口,我想和汪先生確認一下這個情況是否屬實?中國以後再建大壩的時候,能否從三峽工程學到一些經驗?

    汪嘯風:我想首先説一個三峽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的結論,結論指出:生態環境問題不影響工程的可行性,總的來説,三峽工程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利大於弊。按照這個結論,我在武漢會議上,充分肯定了三峽工程建設以來所取得的成效,其中包括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方面取得的明顯成效。在此基礎上,我提出了建設一流的水電工程,創造一流的生態環境的“雙一流”目標及其實現的措施和途徑。同時,我也根據這個結論分析了可能出現的隱患和問題。我要給大家表明,這是中國政府一貫的立場,就是從項目研究開始,就十分重視存在的隱患和問題,而不是某些輿論所説的中國“始料未及”,好象以前什麼都不知道,不存在這個問題。也不是某些輿論説的“中國政府官員首次承認這個問題”,大家知道環境評價書是1991年做的,那時候就提出來利大於弊,就説明存在弊端,我們怎樣去克服它,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證明,這項工程所作的結論是科學的。

    潘家錚:我注意到今天有很多外國的記者參加會議並提問,我希望能夠利用這個機會,以一個普通公眾的身份,向他們説幾句話,我對外國的記者和報刊一直是很尊重的,因為我認為他們的報道,第一是客觀,第二是公正。可是最近我發現有一些媒體和記者對中國的偏見太深。他們對中國的成就、貢獻絕口不提,對中國的一些問題,或者説是“陰暗面”,到處收羅、誇大歪曲、諷刺挖苦,甚至於是無中生有、挑撥離間。我認為這樣的做法,對增加友誼、溝通沒有什麼好處,就拿最近對三峽工程的報道來講,我也收集了一些,你看看他們的標題,什麼“揚子江上的妖魔、三峽工程成為全球變暖的定時炸彈,幾百公里長的水庫中,水看起來像醬油一樣”……作為我個人,三峽工程耗盡了我後半輩子的全部精力,現在這個工程被人們形容為妖魔、炸彈、一庫醬油,心裏很不好受,我希望這些先生們能夠客觀地報道中國,中國人民歡迎朋友們的批評和監督,哪怕講得重一點,我們也是歡迎的,但是請不要“妖魔化”。我誠懇地希望,所有在華的外國記者們,都能成為中國人民真正的好朋友,謝謝大家耐心聽取我的意見。

    李永安:最後説我們應該從三峽工程中總結了什麼經驗教訓,因為三峽工程是世界上正在建設的最大的一個水利水電工程,應該通過這個工程對未來的水電開發起到一個示範作用,所以我們按照中央提出來的科學發展觀作為指導思想,提出今後搞水電建設要堅持“四個一”的理念,就是建好一座大壩,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致富一片移民。我們在未來的水電建設當中將更加注重移民的安置問題,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建設,我想我們堅持這樣的思想,我們水電的開發是可以科學有序地建設下去的。

    汪嘯風:剛才法新社的朋友還提及了移民問題,我前面通報了移民的進度,我認為移民問題在中國的大型水利建設上是由中國獨特的“人多”這個國情所決定的,大家知道巴西伊泰普水庫投資200億美元,它只有65000移民,還有25000在巴拉圭,而中國人口多,是歷史形成的,所以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安置好移民,而且要讓他們穩定致富。我們採取的主要措施,一是合理的補償,而且專門為三峽移民制定了一個移民條例,就是用法律去保障落實;二是還採取了後期扶持的重大措施,現在國務院初步確定的是20年的扶持;三是實行生産性安置,特別是對農村的移民,失去土地的移民,都進行了安置到戶到人;四是採取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的辦法,提高移民的就業能力;五是大力開展全國各省市對三峽庫區移民的對口支援。截至去年底,對口支援的資金已達到341億元人民幣,再有加上調整産業結構,創造發展軟硬環境,最終在發展中解決移民問題,我認為這條路子是非常成功的,現在之所以絕大多數的移民很安穩,也是這一系列政策産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