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政府網1>> 重要內容提示
 
李長江:專項整治對提高我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總水平作用明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01月16日   來源: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2008年1月16日15時,全國産品質量與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總結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務院小禮堂舉行。圖為質檢總局局長、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副組長李長江發言。(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質檢總局局長、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副組長 李長江]:根據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精神,我就全國專項整治總體情況和下一步長效機制建設問題作一通報。

    一、關於全國專項整治工作的總體情況

    根據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電視電話會議精神和《全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方案》(國辦發〔2007〕57號),從去年8月至12月,全國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去年12月20日以後,在各省(區、市)檢查、驗收的基礎上,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組織15個檢查組,分赴30個省(區、市)進行了抽查。總的結論是:各地專項整治工作紮實,成效明顯,達到了預定目標,完成了既定任務。主要表現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各項整治目標如期實現。截止2007年12月20日,專項整治的八大任務、12個100%和20個量化整治目標已經實現。全國676個大中城市農産品批發市場100%納入監測範圍;9.8萬家食品生産加工企業100%獲得了生産許可證,獲證産品全部加貼QS標誌;12萬家食品小作坊100%簽訂了質量安全承諾書;縣城以上城市的17.3 萬家市場和超市100%建立了索證索票制度;269.7萬個鄉鎮、街道、社區食雜店100%建立了食品進貨臺賬制度;食堂和縣城以上城市的132萬家餐飲經營單位100%建立了原料進貨索證制度,並全部實施量化分級管理;縣城以上城市生豬進點屠宰率基本達到100%,銷售和使用的豬肉100%來自定點屠宰企業,全國共取締私屠濫宰窩點近7000個;關停藥品生産企業300多家,監督藥品企業撤回註冊申請7300多個;3.3萬家十類消費品生産企業100%建立了質量檔案,1萬餘家企業納入了中國産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全國1.6萬個出口食品原料基地100%進行了清查;對168批非法進口或不合格肉類、水果、廢物原料等100%實施了退運或銷毀處理;12萬多批出口食品100%加貼了檢驗檢疫標識。可以説,這次專項整治行動達到了預期效果。

    二是一批質量安全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在“五小”監督方面,工商、質檢、衛生等部門強化證照審批監管,嚴格控制準入門檻,推進索證索票制度建設,全面建立了原料進貨和使用等臺賬記錄。為有效解決高毒農藥問題,國務院明確規定從2008年1月1日起一律禁止生産甲胺磷等5種高毒農藥。農業部門加大收繳、銷毀力度。各地政府也拿出專項經費,專項用於5種高毒農藥的銷毀處理。為有效治理違規藥品廣告,10個省市專門出臺了相關的廣告管理條例,明令禁止和取締以公眾人物、專家名義證明療效的醫療廣告。對鄉鎮進點屠宰難問題,各地加快設立定點屠宰場、集中屠宰點。針對國外炒作我出口玩具、糖果、小家電、原料藥等突發事件,質檢總局、食藥局等部門進一步嚴把原料關、技術設計關和産品出廠、出口關,實施了食品、玩具等召回制度。海關與檢驗檢疫的通關單聯網核查全面正式實施。針對急需標準缺乏的問題,國家標準委會同有關方面,及時部署、下達了4000余項重要、急需標準的制修訂計劃。

    三是質量安全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各地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於食品等産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加大了對質量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不少地方和部門對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重大案件實施了掛牌督辦,有力地震懾了質量違法犯罪行為。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全國共立案偵查生産銷售偽劣食品、藥品、農産品等刑事案件1187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480多名。公安部掛牌督辦的人血白蛋白假藥案、假冒豬藍耳病疫苗案等13起大案全部告破,依法逮捕64人,涉案金額超過13億元。去年11月以來,一批涉案數額巨大、影響極其惡劣的制假售假分子分別被宣判,廣大人民群眾拍手稱快。

    四是全社會質量安全意識顯著提高。各地各有關部門普遍加大了對專項整治和質量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農業、衛生、工商、質檢系統印製各種宣傳材料發到基層,人手一冊。地方各級政府充分發揮電視電臺、報刊雜誌、網絡專欄等主流媒體的作用,形成了“街頭有橫幅、路邊有公告、廣播有聲音,電視有圖像、報紙有專版、企業有資料”的強大宣傳攻勢,營造了“人人知道專項整治,人人關心專項整治,人人參與專項整治”的良好氛圍。

    五是質量安全監管長效機制建設有了較好基礎。圍繞建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兩個鏈條、兩個體系、一個網絡”的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堅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完善,重點在健全監管體系、完善監管制度、強化溯源監控、注重長效監管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農業部門制定了《農藥産品名稱登記核準管理規定》;衛生部門制定了《餐飲業食品採購索證管理規定》;商務部門配合法制辦修訂了《生豬屠宰條例》;工商部門出臺了流通領域商品進貨臺賬及索證索票的相關規定;質檢部門先後對食品、玩具等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消費品發佈了召回制度;食藥部門新修訂了《藥品GMP認證檢查評定標準》。不少省市針對食品生産加工小企業、小作坊探索實施了龍頭帶動、專業合作、園區集中、股份聯合經營等模式,有的市、縣、鄉鎮還專門實施了“一地一品”、“一地一策”的質量監管模式。為有效解決質量安全監管力量不足問題,不少地方還分別建立了村鎮質量安全協管員、食品安全監督員等隊伍。

    六是有力維護了“中國製造”的國際形象。中宣部、新聞辦、外交部、商務部、衛生部、農業部、質檢總局、食品藥品監管局等有關部門,加強對外宣傳與國際磋商合作。各地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網絡等各類平臺,採取新聞發佈、領導專訪、活動報道、專欄、特刊、網站等多種形式,全方位、多角度、高密度地宣傳專項整治及其進展情況,主動加強輿情引導。國務院新聞辦首次發佈了《中國的食品安全狀況白皮書》。有關部門和省市接待了境外媒體和駐華使館官員的參觀活動。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首屆中國-東盟質檢部長會議、中美食品飼料安全合作、北京國際食品安全高層論壇、第三次中美戰略經濟對話、第18屆中美商貿聯委會、中日首次經濟高層論壇等機會,廣泛宣傳我國的專項整治工作,有力地維護了中國製造和中國負責任大國的良好形象。美國、歐盟以及世界其他主要國家都對我國政府開展專項整治工作給予了積極評價,國際社會對中國製造、中國産品問題的關註明顯降溫,客觀、理性的報道和評價日益增多。

    這次專項整治對於提高我國的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總水平有明顯作用。質檢總局組織了對208類産品的國家監督抽查,其中食品、重要消費品和部分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産品合格率普遍提高了3至4個百分點,有的提高幅度更大。

    二、關於下一步長效機制建設

    這次專項整治雖然達到了預期目的,但還存在這樣那樣的一些問題。一是整治的盲區和死角客觀存在,特別是偏遠地區,整治工作未能深入有效地開展。二是少數地方和部門對整治工作存在畏難、厭戰的情緒。三是有的難點、重點問題還需要下更大氣力。如:對城鄉結合部食品小作坊和小攤點的日常管理問題、無證無照生産管理問題,對5種高毒農藥的徹底回收與銷毀落實問題,“五小”進貨臺賬記錄與索證索票長期監管制度問題,鄉鎮生豬定點屠宰問題,以及召回不合格産品、食品的處理和銷毀問題,等等。此外,在建設食品安全放心社區、放心鄉鎮、食品安全示範縣等方面還需要加大力度。

    提高我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總體水平是一個長期、艱苦的過程,必須逐步建立起從産品設計、原料進廠、生産加工、出廠銷售到售後服務的工業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起從種植養殖、生産加工、流通銷售到餐飲消費的食品全過程監管鏈條,建立起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質量追溯體系和責任追究體系,建立起覆蓋全社會的産品質量監管網絡,實現全過程監管。在這裡,我代表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就長效機制建設提出六點建議:

    第一,及時組織回頭看,有效防止反彈。對已經完成的目標任務,請各地各有關部門開展經常性 “回頭看”,切實鞏固整治成效,擴大整治成果。對自查和驗收中發現的薄弱環節,尤其是一些難點問題、容易出現反彈的問題,如“五小”等問題,要堅持不懈地抓,保持高壓態勢不鬆勁。要狠抓督促檢查。繼續保持並加大明查暗訪力度,不定期地開展質量安全專項抽查,強化質量自律,消除質量安全隱患。

    第二,不斷深入抓整治,解決突出問題。一要抓好城鄉結合部的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管,特別是小攤點、小作坊。二要抓好農村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監管。三要堅持抓好重點區域、重點産品的專項整治。對一些制假售假嚴重、假冒偽劣高發的地區,對一度出現嚴重質量問題的産品或行業,對一些與人民群眾生産生活密切相關的商品,按區域、按行業、按産品實施專項整治。

    第三,加快建章立制,完善各個環節質量監管。一是對專項整治的好做法、好經驗,要加以認真總結,不斷完善,在制度乃至法律法規的層面上加以固定,進而轉化為質量安全監管的長效機制。二是要抓緊出臺一批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全國人大正在審議《食品安全法(草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生豬屠宰條例(修訂稿)》,有關部門正在起草關於産品質量安全和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的法規規章。目前要進一步規範“五小”臺賬、索證索票及監管、高毒農藥銷毀、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問題産品(藥品)召回及處理等辦法。地方政府也要通過立法等形式,明確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及生産經營企業等的責任,確保質量安全監管有法可依。三是要進一步健全完善質量安全監管控制機制。加快建立日常巡查、整改回訪、抽樣檢驗、行政執法、責任追究等質量安全監管機制。四是要加快建立社會質量誠信體系。

    第四,強化責任制,嚴格追究質量安全責任。一是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和落實好“地方政府對質量安全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生産經營者為第一責任人”的責任體系。二是要層層抓好質量安全責任分解。將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責任和任務分解落實到市、縣、鄉鎮,分解落實到機關、企業和店舖,對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實施網格化管理,確保質量安全問題及時有效處置。三是要嚴格落實質量安全責任追究。嚴格執行國務院特別規定,對失職瀆職、包庇縱容制假售假以及發生嚴重質量安全事故、造成嚴重後果的,一律追究責任,嚴肅查處。

    第五,加快網絡建設,實現質量安全可追溯。建立覆蓋全社會的産品監管網絡,實現産品質量的可追溯,這是這次專項整治工作的一大任務。質檢總局、工商總局、商務部已經聯合部署加快推進中國産品質量電子監管網工作,請各有關方面給予支持,使涉及健康、安全、環保等食品和消費品儘快入網,確保産品質量可追溯。

    第六,繼續加強對外宣傳和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與主要貿易國家在質量安全方面的磋商與合作,建立定期交流機制,及時協調、解決有關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問題。每年發佈一本中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白皮書,讓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狀況。

    在這次專項整治中,各地各部門各有關方面形成了強大的整治合力,共同譜寫了我國質量工作的光輝篇章。在這裡,我代表質檢總局和國務院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領導小組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