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1>> 背景資料
 
“關注氣候變化”論壇在北京舉行 發佈論壇宣言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09日   來源:氣象局網站

    9月8日,“關注氣候變化:挑戰、機遇與行動”論壇在北京舉行。在閉幕式上,全國政協人資環委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秦大河代表論壇參會代表發佈論壇宣言。中國氣象局副局長沈曉農主持閉幕式。

    論壇認為,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氣候變化對當今人類社會和自然生態系統産生了諸多負面影響,未來的氣候變化將對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可持續發展構成重大威脅。發達國家在過去200多年的工業化過程中,無約束地排放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是造成當前氣候變化的主要原因。因此,發達國家一方面應當大幅減少其溫室氣體排放,另一方面應當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轉讓支持,提高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發展中國家是氣候變化的受害者,面臨著發展經濟、消除貧困和應對氣候變化多重壓力。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國內與國際、當前與長遠,制定並實施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採取了一系列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措施,並取得顯著的成效。

    論壇認為,積極應對氣候變化,與中華民族秉承的“天人合一”的人與自然和諧理念一脈相承,也與我國堅持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的可持續發展道路相一致,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生態文明的必然要求。

    論壇呼籲,世界各國應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京都議定書》基本框架,嚴格遵循“巴厘路線圖”授權,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持可持續發展,堅持減緩、適應、技術轉讓和資金支持同舉並重,在今年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積極成果。作為全球長期目標,各國應當致力於將大氣溫室氣體濃度穩定在不致對全球氣候造成危險干擾的水平。發達國家應勇於面對歷史責任,切實履行法律義務,率先深度減排。作為中期減排目標,發達國家作為整體到2020年應在其1990年水平上至少減排40%,並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分享成功經驗。

    論壇建議:

    (一)把應對氣候變化納入“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及長期發展戰略,結合“節能減排”和“兩型社會”的建設,積極推動綠色經濟,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和循環經濟,促進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贏。

    (二)充分發揮科學研究與技術創新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的引導性和基礎性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多渠道支持適應技術、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開發等減緩技術的研發、示範和推廣。

    (三)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引導,鼓勵企業擔負起應對氣候變化的職責,履行社會責任,注重社會效益,成為我國節能減排和應對氣候變化的主力軍。

    (四)積極參加應對氣候變化國際談判與合作行動,發揮積極建設性作用,堅決維護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和我國人民的基本人權,保障我國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和人民生活逐步改善。

    (五)提高全社會對氣候變化的認識,加強責任意識和自覺行動意識,從改變自身生活方式做起,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增強風險防範意識,增強經濟社會活動多層面、多環節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論壇呼籲,秉持“氣候公正”理念,尊重和落實“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堅定不移地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積極採取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政策、措施和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挑戰。(記者郭起豪 劉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