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政府網1>> 重要內容提示
 
“治未病”:社會巨系統工程——陶祖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6日   來源:中國政府網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扶持和促進中醫藥事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傳播“治未病”理念和方法技術,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于2010年1月16日上午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五號樓召開第三屆“治未病”高峰論壇。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原副理事長陶祖萊]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這次第三屆“治未病”高峰論壇的主題就是提升人的健康狀態,我的報告就是從系統工程的角度講講自己對“治未病”的理解和想法。人人都在關心和追求自己的健康,但是實際上很多人自己的觀點和認識限于誤區,而自己也不知道是在誤區裏。我希望我們的論壇能夠有助於改變這個觀點。

    中國傳統醫學的最高理念就是“治未病”,健康的科學就應該是“治未病”的醫學,但是放眼現在的醫學,應該和我們現在的生命科學有更大的關係,生命科學到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確實是健康的需求推動了生命科學的發展。人類也有個預言,就是21世紀是生命的世紀,到底生命科學能不能為現代關於健康的科學提供一個基礎呢?非傳染性慢病是威脅人類健康的最大的疾病,第二次衛生革命就是想征服這個疾病,可以説是以失敗而流産。醫源性和藥源性的疾病猛增,導致了補充和替代醫學流行。醫療費用惡性膨脹導致了全球性醫療危機。我們正處於一場傳染病全球危機的邊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逃避這場危機。精神衛生問題已成為21世紀全球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

    系統生物學有兩種,一種叫做system,一種叫做systems biology,這裡我不想再具體論述了。生命體的生命活動通過分析可以還原為分子水平事件,生命現象的分子機制是確定的,生命體的生命活動是由其基因組決定的。科學史告訴我們,亞原子世界的發現,從方法論來講具體決定於整體。而認識論上説,我們所考察的客體是投上了認知主體陰影的客體,而不是真正的客體。

    生命體是開放的、多層次的非線性的複雜系統。對於一個複雜系統,內部過程是不唯一的,是不確定的。而且這樣的系統一定是一個非確定性的,尤其是在系統處於亞臨界狀態的時候,突變是不可預測的。關於生命體的開放性,有一個生物學普適性原理,就是通過進化存在於地球上的生物,一定具有與生存環境相適應的結構和功能。基因組是融合一個物種與環境相適應的全部歷史記錄,存貯著生命體與其環境相適應的全部可能性。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疾病致死前十位分別是心臟病、癌症、腦血管病等。決定人的健康和壽命的因素中,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佔60%,遺傳因素佔15%。這説明了就算你把人的全部生物學機制都搞清楚,也不能解決健康和壽命的太多的問題。所以關於健康的科學遠遠大於現代生命科學和生物醫學。人的健康問題的解決需要不同知識、經驗體系的融合,絕不僅僅是現代科學能夠解決的,因為人的生命是肉體和精神的統一,人的生存是和自然環境的對立統一。所以,關於健康的科學無論是方向還是層次都和現代生物醫學的發展距離很大,但是關於健康的科學和中國的傳統醫學從本質上是同構的。因此,關於健康的科學應該是“治未病”的醫學。

    錢學森先生當年提出了“工程科學”,總的精神就是在有效目標範圍裏面尋求規律,它的基礎是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方法和基礎就是局部決定整體。追溯到薛定諤在1948年提出的生命在於有序,生命體是依靠環境有序的度量,以抗衡體系內自發的無序傾向而維持其生命的。所以只要有足夠的有序能量,狀態就是有可能發生變化的。

    “治未病”就是內、外環境協同作用下,整體功能保持正常穩態。當由於種種因素干擾太強或者內部條件不協調的時候,整個狀態就會下降。下降的過程是從異常到臨界到突變的過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是從病了以後開始的,所以“治未病”跟早期診斷是本質上不同的兩碼事。“治未病”是從正常狀態開始的,是著眼于狀態的變化,重點在於狀態突變前的風險控制。疾病的發生和發展,有一個從漸變到突變、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漸變的過程原則上是可逆的,“治未病”的最佳時期就是突變發生前。“治未病”的醫學涵蓋了治已病的醫學,“治未病”的醫學是個體化的。

    無論是西方醫學的病,還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症,都是人的狀況在不同階段的表徵,所以人的身心整體狀況是中、西兩种醫學體的結合部。“治未病”強調的是個性化的順勢調理,固本、治本、治標。人的生命是身心統一的整體,意志、情緒會決定了人的行為和生活方式,與健康往良性還是惡性發展相關。“治未病”的理念雖然非常好,但要變成社會實現是很困難的。所以要求“治未病”必須要改變現有的醫療服務體系和模式,也要改變醫療觀念。我也發現,“治未病”的概念在社會上是一種風氣和時尚了,“治未病”的概念完全有被濫用的可能性,如果我們的祖宗提出的“治未病”的崇高理念,由於商品化的大潮而氾濫,我們真是要愧對祖宗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