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直播>> 新聞辦2>> 背景
 
興水惠民新跨越——“十一五”水利事業發展巡禮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1年01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水旱災害頻發凸顯水利“短板”

    新華社北京1月29日電  “新華視點”記者

    近日,罕見大旱之下,北方的水利設施又在經受嚴峻考驗。即使山東一些老旱區,抗旱水源、水庫灌區配套工程等水利設施仍然捉襟見肘。

    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中華民族的水旱災害,近年又進入一個多發期。這一輪極端天氣再次提醒,加快水利改革發展,從基礎上提高我國防災減災能力,刻不容緩。記者獲悉,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將是新中國成立62年來首次全面部署水利工作。

    天災背後凸顯中小水利欠賬積弊

    如果不是因突然決口,成為2010年全國最嚴重的洪澇災區,江西撫河唱凱堤,恐怕至今還不會進入公眾視野。這次險情並非發生在人們耳熟能詳的“大江大河”,卻瞬間威脅到了十幾萬人口生命財産安全。

    中小河流已成為我國治理洪澇災害的重點。自1998年特大洪水以來,我國七大江河治理力度不斷加大,防洪體系基本形成,幹流也足以抵禦新中國成立以來最大洪水。

    但絕大多數中小河流還從未經過系統治理,防洪標準低,許多中小河流防洪標準僅3至5年一遇,有的甚至根本不設防,對防洪安全構成嚴重威脅。水利部公佈的數據表明,目前中小河流水災損失約佔全國水災損失的80%。

    “先治理大江大河是對的。大江大河一旦出問題,後果更嚴重。”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省防總秘書長羅小雲説,“但隨著大江大河防洪能力的提高,下一步應在鞏固大江大河治理的基礎上,加強中小河流的治理。”

    與此類似的還有水庫。在我國全部8.7萬多座水庫中,小型病險水庫的隱患日漸突出。2010年汛期,全國垮了11座小型水庫,核心原因都是年久失修。

    記者從水利部獲悉,我國已確立目標,力爭通過5至10年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其中一項關鍵任務是,在“十二五”期間基本完成重點中小河流重要河段治理,包括大江大河支流、獨流入海河流和內陸河流;同時,全面完成小型水庫除險加固。

    治水方略“從小抓起”,專家認為,小水利的修復建設,面廣線多,工程量很大。除財政增加投入外,如何通過管理創新,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調動民間力量的積極性,是一個重要課題。

    “經濟視角”回歸“公益定位”

    “小水利大民生。”記者在湖南漣源市七星街鎮清明村看到,不到十年,這個曾號稱“魚米之鄉”的地方,如今成了“沒水喝的水鄉”。天然泉水早已枯竭,23口山塘都已乾涸,池塘底部長滿了半米多深的野草。

    “我們這裡原本缺什麼都不會缺水。誰敢想,水卻真成了關係生存的大問題。”村民夏耕文説。

    水利部部長陳雷指出:“應該清醒地看到,洪澇災害頻繁仍然是中華民族的心腹大患,農田水利建設滯後仍然是影響農業穩定發展和國家糧食安全的最大硬傷,水利設施薄弱仍然是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明顯短板。”

    “應改變以單純經濟思維看待水利的視角,強調水利建設的公益性質。”國家防總辦公室副主任束慶鵬認為,“水旱災害影響越來越廣,理應把水利擺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更加突出的位置。”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唐仁建説,對水利的戰略地位要重新認識,不能就農説農、就水利説水利,定位準了才能説清楚為什麼水利的發展主要要靠公共財政。

    專家強調,水利改革,不僅關係到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而且關係到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等方面,具有很強的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

    對公益性水利事業的支持首先應體現在財政方面。記者在江西、湖南等水旱災區採訪發現,不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設的水利工程已經千瘡百孔,還在勉強使用。

    專家們認為,應加大公共財政對水利的投入。著眼于當前的緊迫形勢,應力爭今後十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可以考慮的一個籌資方向,是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適當比例用於農田水利建設,充分發揮新增建設用地土地有償使用費等土地整治資金的綜合效益。

    扭轉“臨陣抗災”的被動局面

    泥石流、滑坡等山洪災害因其突發性和強大破壞力,在水旱災害中備受關注。受全球氣候變化影響,近年我國異常天氣明顯增多,極端暴雨頻次明顯增加,山洪災害造成的群死群傷事件更加觸目驚心,經濟損失日益增加。

    多位專家認為,我國國土面積廣大,氣候、地質條件都很複雜,水旱災害的治理難度極大。在加強治理的同時,還要學會順應自然,應當重心前移,加強“事前預防”。

    有沒有預防,效果大不相同。國家防總防汛一處處長黃先龍舉了一個例子:河南盧氏縣,2007年7月29日,特大暴雨山洪災害造成90人死亡、失蹤。而2010年7月23日,這個縣再遭暴雨襲擊,強度、量級、範圍均超過三年之前,但當地政府吸取了教訓,提前建立了雨情監測預警系統,及時發佈預警信號、短信,迅速轉移危險區群眾,結果僅死亡3人。

    防災減災專家、中國農科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李茂松説,相對於近年來山洪災害多發的形勢,我國監測和預警能力總體上還偏低,信息發佈不夠及時,預案體系不夠完善,群眾防災意識不強,這種局面亟待改觀。

    西南地區去年發生特大旱災,暴露出的最大問題之一也是預防不足。國家防總辦公室抗旱一處處長馮琳説,西南地區原本濕潤多雨,但水源工程和配置工程不足,配套引水設施缺乏,有水時留不住,要水時引不過去。西南5省區市水資源開發利用率平均只有10.2%,工程性缺水問題突出。

    國家防總辦公室綜合處處長萬海斌指出,在硬體上,技術手段、人員設備已不能適應當前嚴峻形勢;軟體上,很多地方基礎水旱數據不足,應急預案缺乏可操作性,形同虛設。

    多位專家建議,應儘快健全防汛抗旱統一指揮、分級負責、部門協作、反應迅速、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應急管理機制。(記者李柯勇、林艷興、姚潤豐、陳黎明)

   上一頁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