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4日15時,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在國務院小禮堂舉行。中國政府網進行現場直播。
2011年11月24日,國務院召開部署實施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電視電話會議。圖為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張勇發言。中國政府網 陳競超 攝
[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張勇]抓好食品安全,是確保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順利實施的重要環節。國務院食品安全辦將重點抓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抓緊細化具體工作方案。把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作為下一階段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務,並進行重點部署。同時,我們將會同有關監管部門按照此次會議的要求,抓緊研究制定具體工作方案,進一步明確和細化責任分工,強化協調配合,督促指導各地區建立健全各個環節的監管制度和措施,確保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各項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落到實處。
二、認真組織開展人員培訓。會後,教育部將組織對680個國家試點縣的有關人員進行面對面培訓,我們將積極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同時,督促各有關省份食品安全綜合協調機構及監管部門,抓緊制定具體的食品安全培訓方案和教材,對實施營養改善計劃的中小學校校長、食堂負責人、工作人員以及供餐企業、托餐點相關人員進行全面培訓,確保人人掌握食品安全相關法規制度要求和具體操作規範知識。此外,繼續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進校園”活動,進一步加強針對廣大師生的食品安全知識科普宣傳工作,切實增強他們的風險防範意識。
三、建立健全供餐準入制度。根據學校自辦食堂、校外供餐和托餐等不同情況,對供餐企業、托餐點以及提供原輔材料的食品經營者、農産品種養殖和經營戶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建立健全相關準入制度和主體資格臺賬,並切實抓好後續監管措施,確保其食品質量安全保障能力持續、穩定達標,絕不允許不具備相關資質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的企業和個人從事營養改善計劃的供餐、托餐和原輔材料供應業務。
四、嚴格落實監督檢查措施。把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中小學校作為食品安全監督抽檢的重點場所,針對原料供應、加工操作、包裝貯存、餐具消毒、場所環境衛生、人員健康檢查等各個環節,制定和落實具體的監管措施。明確專人負責,加大抽檢頻次,及時發現查處校餐生産、加工、配送過程中的食品安全問題和違法違規行為。督促指導學校食堂和供餐企業、托餐點,嚴格落實索證索票、查驗記錄、購銷臺賬、留樣備查等制度,做到源頭可控、流向可查。密切監測學生營養健康狀況,抓好相關的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時提出加強和改進營養改善計劃的工作建議。今年12月份,國家食品藥品監管局將聯合教育部,對部分省份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進行督查。
五、完善食品安全應急預案。各有關監管部門特別是基層監管部門,都要抓緊制定校園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並指導中小學校做好應急預案制定工作,明確突發情況下的應急措施,細化人員救治、危害控制、事故調查、善後處理、輿情應對等具體工作方案,並組織做好相關演練工作。
六、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結合目前正在開展的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嚴厲打擊“地溝油”違法犯罪等專項工作,以及食用油、鮮肉和肉製品等重點品種的綜合治理,在全國範圍內繼續深入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加大學校及校園周邊食品安全監管力度,嚴防假冒偽劣和不安全食品流入校園。
為切實做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保障的各項工作,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協調力度,督促各有關地區和部門牢固樹立風險意識和責任意識,履職盡責,常抓不懈,為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順利實施提供堅實的食品安全保障。一是要協調配合到位。試點地區食品安全綜合協調部門要積極協調各有關監管部門,切實加強同教育部門的溝通與配合,共同研究分析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及時制定強化監督檢查、堵塞監管漏洞的有效措施。二是要責任落實到位。縣鄉兩級政府要明確專人負責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工作。要明確中小學校長對本校食品安全的責任。嚴格落實供餐企業、托餐點以及原輔材料供應者保障食品安全的主體責任,嚴厲懲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加大行政監察和問責力度,對準入審查不嚴、日常監管不力、校園食品安全問題突出的地方,要嚴肅追究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責任。三是要監督指導到位。基層監管部門要建立健全對實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中小學校的監督抽檢制度,特別是要做好現場的監督檢查工作,確保及時發現食品安全風險隱患。要加強對中小學校食堂和供餐企業、托餐點的技術指導,幫助他們不斷提高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同時,要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學生家長和社會各方的監督作用,完善食品安全有獎舉報制度,群策群力抓好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