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投資銀行行長菲利浦·馬斯塔德日前在位於盧森堡的總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指出,中國經濟的增長,促使中國經濟更快地融入世界經濟體系,這將讓全球受益。
馬斯塔德是在啟程前往北京參加該行向首都機場擴建工程貸款簽字儀式之前接受專訪的。他説,中國是一個非常開放的經濟體,對外出口確實很多,但不要忘記中國同時也在大量進口,中國龐大的市場促進了其他國家的經濟發展。特別是今年7月份,中國對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進行了改革,向國際社會傳遞了積極的信號。
馬斯塔德同時指出,由於中國經濟規模龐大,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過程將給世界其他國家帶來挑戰。他強調,面對這種挑戰,歐洲人唯一可行的是加快工業現代化和經濟轉型,特別是通過實施歐盟的“裏斯本戰略”,儘早使歐洲成為一個以知識為基礎、以技術創新引領的新型經濟體。
馬斯塔德以紡織品為例説明了歐盟實行經濟轉型的重要性。他指出,早在十年前,歐洲的紡織服裝生産廠商就知道紡織品配額將會取消。不幸的是,歐洲紡織業者在進行調整方面做得“太少太慢”,這迫使他們企圖通過恢復配額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這又引發了歐中之間的紡織品貿易爭端,並導致數千萬件中國紡織服裝積壓在歐盟國家的港口不得入關。
馬斯塔德表示相信經過友好協商,歐中紡織品貿易爭端終將得到解決。他指出,中國的經濟發展已是現實,歐洲人必須學會適應這一重大的變化。由於歐中貿易的增長,貿易摩擦可能還會出現,但從長期而言,雙方能夠通過相互貿易和産業化合理分工,實現“雙贏”局面。
馬斯塔德還向記者介紹了歐洲投資銀行在中國的貸款情況。他説,迄今為止,歐洲投資銀行基於“歐中互利”原則,在污水處理、高速公路和海上油井勘探等領域向中國發放了貸款。在此過程中,中方表現出極強的開放性和富有成效的合作精神,也增強了歐洲投資銀行加強對華貸款的信心。
馬斯塔德指出,歐洲投資銀行向首都機場項目提供的低息貸款達5億歐元,是歐洲投資銀行在亞洲最大的一筆貸款。這筆貸款得到了歐洲投資銀行所有董事會成員,也就是歐盟25個成員國的一致批准。這些事實,都充分表明了歐盟希望加強與中國戰略夥伴關係的政治願望。
歐洲投資銀行由歐盟所有成員國共同出資組成,是一家主要為歐盟成員國及歐盟鄰近國家提供長期貸款的國際性金融機構,其年貸款額高達450億歐元,甚至超過了世界銀行。自1993以來,歐洲投資銀行開始向亞洲和拉美國家和地區提供貸款。 (記者田帆潘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