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府發〔2005〕60號
重慶市人民政府
關於印發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的通知
各區縣(自治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已經2005年5月19日市政府第5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按照中央和市委有關精神,予以閱研,並結合實際,抓緊抓好本地區、本部門的“十一五”規劃編制工作。
二○○五年六月九日
重慶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
“十一五”規劃基本思路
“十一五”(2006—2010年)規劃的五年,是我市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重要歷史階段。我們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抓住歷史發展機遇,化解各種矛盾,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為後十年經濟和社會發展騰飛,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戰略目標,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構築起更加堅實的基礎,並積蓄起強勁的動力。
一、重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礎和面臨的形勢
“十五”計劃提前完成,勝利實現重慶三步走戰略的第一步發展目標。“十五”期間,我市緊緊抓住中央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設立直轄市、三峽大移民等歷史機遇,緊緊圍繞發展主題和結構調整主線,以改革開放為動力,開始形成投資、消費、進出口聯動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好局面。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市委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統攬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落實到各項政策措施中,作出了《關於加快實施城鎮化戰略的決定》、《關於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的決定》等重要決定,帶領全市各族人民負重自強、埋頭苦幹,提前一年完成“十五”計劃主要發展目標。
“十五”期間我市西部開發取得良好開局。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取得重要進展,城市競爭力有新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有明顯提高,完成了建設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各項基礎工作,經濟和社會發展爬坡過坎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總量、質量、效益同步快速提升,國內生産總值五年接近翻一番;城鄉結構、區域結構、産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就業結構等有所優化;基礎設施建設取得重大進展,生態環境工程建設快速推進;積極探索解決“三農”問題的新路子,廣大農村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社會事業發展明顯加快,城市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三峽庫區一、二期移民完成,三期移民和庫區産業發展規劃開始啟動;國企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法制建設有了顯著進步;人的全面發展條件正在改善,人民生活實現基本小康的目標。
預計2005年全市GDP可突破3000億元,人均GDP超過1300美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達到10000元和2700元,城鎮化率達到45%;非農産業增加值比重達86%以上,非農産業就業比重達50%以上;地方財政收入超過350億元;森林覆蓋率達到30%。“十五”經濟社會加速發展,把重慶推上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征程。
“十一五”及今後一段時期,既是必須緊緊抓住且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各种經濟社會問題不斷增多並趨於複雜的矛盾凸現期。把握好發展機遇,妥善協調處理好各類矛盾,是實現既快又好發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發展迎來三大新機遇。一是堅持科學發展觀為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提供了重要支撐,西部開發以基礎設施和産業發展並重,都將為我市發展提供新的空間;二是國際國內區域合作已成為加快發展的重要途徑,必將推動我市在更大範圍和更高層次上構建對內對外開放新格局;三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日漸完善,法制建設的不斷進步,必將進一步解放生産力,推動我市經濟和社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
——結構升級增添三個新動力。一是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進入一個快速升溫、加快升級的新階段,必將加快推動我市産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二是全國工業化進入中期加速發展階段,為提升我市裝備製造業和化工産業水平創造了歷史性時機;三是國際資本和我國東部資本在資源和市場的牽引下加快進入西部,將為培育我市新的增長極和提高産業科技水平帶來新動力。
——戰略佈局呈現三個新條件。一是三峽庫區蓄水和長江黃金水道建設將有利於我市構築大物流,發揮承東啟西樞紐作用,形成東西互動雙贏新局面;二是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形成,國家對三峽庫區産業發展予以支持,將有利於三峽庫區提速發展;三是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及信息化加速推進,將加快形成以特大城市為重點,眾多衛星城鎮相環繞,經濟社會聯絡更加緊密的大都市區。
同時,我們也面臨若干瓶頸制約。第一,完善市場機制、轉變政府職能、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等方面的體制性深層次矛盾進一步凸現,錯綜複雜;第二,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引發土地、礦産、能源、水利、交通、人才等方面的約束因素疊加交織,對發展質量和相關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第三,破解城鄉體制分割,解決“三農”問題,協調發展三大經濟區,分配兼容效率與公平,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統籌發展的問題困難重重;第四,科技發展水平低,自主研發能力弱,科技成果轉化不暢,與轉變“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實現産業結構升級要求不相適應;第五,三峽庫區及其影響區生態脆弱,環境容量有限,使發展特色優勢産業的難度明顯加大;第六,産業結構升級使勞動力容量趨小,並對勞動力素質提出更高要求,使緩解就業壓力與提高勞動力素質顯得更為緊迫而困難。總體上看,“十一五”時期,實現經濟和社會快速發展的制約因素偏多,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個重要關口。
二、“十一五”重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和主要目標
“十一五”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忠實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中共重慶市委二屆委員會的重要決定,與時俱進,不斷豐富和完善發展思路和調控措施。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把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作為中心環節,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構建和諧社會作為戰略任務,把解決“三農”問題和發展庫區産業作為戰略攻堅,解決瓶頸問題,提升開放水平,突破體制約束,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促進國民經濟既快又好地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努力實現“十一五”發展目標,為在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長江上遊經濟中心而努力奮鬥。
在上述指導思想下,認真落實好以下基本方針:
——樹立科學發展觀,突出既快又好的發展主題。按照五個統籌的要求,全面推動經濟和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不斷加強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人為本,把擴大就業、增加居民收入、保障人民群眾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權益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使人民群眾不斷分享改革和發展成果,努力使城鄉差距擴大的狀態有所緩和,形成和諧向上的社會氛圍;強化速度、效益、環境相統一的觀念,使經濟增長的質量高、效益好、環境好,形成可持續發展機制;注重解決社會事業發展“短腿”問題,創造和調動政府資源,積極採取市場手段,加快對社會事業薄弱環節建設,促進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積極構建低投入、高産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環、可持續的國民經濟體系和節約型社會;因時因地制宜,引導和調控需求結構、城鄉結構、産業結構、區域結構及所有制結構逐步優化;狠抓政策落實,在解決“三農”問題和庫區産業發展上確保取得實效;調動和保護各方積極性,加強和改善對産業發展與佈局的引導,促進三大經濟區形成特色鮮明、功能互補、聯動協調的發展新格局。
——推動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有機聯動,促進二元結構向現代經濟社會結構轉化。産業發展、産業興城、市場導向的綜合作用是城鄉統籌發展的推動力,採取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措施,通過合理佈局生産力,優化城鎮體系,提高勞動者素質等途徑,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進程,努力構建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機制,加快二元結構向現代經濟社會結構的轉變。
——致力發展開放型經濟,加強區域全面合作。國際開放與國內開放相結合,開放市內市場與拓展市外市場相結合,促進公平競爭與完善優惠政策相結合,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形成資金、技術、人才、自然資源等合理流動的開放新格局。在重視開拓國際市場的同時,把拓展國內市場作為促進經濟增長的基本取向。依託交通幹線,傳承經貿合作淵源,聯合相關地區加快區域全面合作,共同構建川渝、渝黔多向經濟走廊,建設長江上遊經濟帶。提升長江黃金水道功能,與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更加緊密的經濟合作。加強與東盟國家的經濟聯絡,積極融入“10+1”自由貿易區。
——著力解決瓶頸制約,切實打破體制約束。體制、人才、科技是發展的原動力和基本要素,自然資源是發展的物質保障,資源、人才、科技及體制問題已經成為當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土地是人類生存發展的基本資源,嚴格保護耕地,合理平衡開發建設用地是“十一五”及今後推進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中必須協調解決好的基本問題。緩解電力、天然氣突出的供求矛盾,加大煤炭資源的採掘開發,實現運力運量大體平衡,是“十一五”期間首要的基礎性任務,須作為發展的切入點,努力突破。同時,要下大力氣解決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體制障礙,注重搭建與培養合理人才結構,注重研究解決國有企業改革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深層次問題,注重研究解決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的新問題,實現發展、改革、穩定的有機統一。
“十一五”經濟和社會發展主要目標:
——基本完成中央交辦的“四件大事”。完成庫區移民搬遷,庫區産業發展奠定堅實基礎;解決“三農”問題取得明顯成效,基本解決農村絕對貧困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基本完成,汽車摩托車産業、裝備製造業水平得到提升,資源加工業在石油和天然氣化工、鋁土礦、錳礦、農副産品加工等方面形成一定規模和優勢,高新技術産業有長足發展,重點在電子信息和生物制藥業方面有所突破,老工業基地煥發新的活力;基本遏制生態環境的惡化趨勢,庫區水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庫區周邊綠化初見成效,城市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邁上新的臺階。全市GDP年均增長10%達到4900億元左右,投資年均增長12%,完成投資13500億元以上,人均GDP達到2100美元以上(以2005年價和常住人口測算),城鎮化率達到52%,非農産業增加值佔GDP90%左右;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降低到2.5噸標準煤,森林覆蓋率達到36%,三峽水庫水質穩定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Ⅱ—Ⅲ類標準;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力爭城鎮失業率每年有所下降,每個城鎮家庭可就業人員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5000元左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800元左右,城鄉收入差距擴大趨勢基本得到遏制;城鎮居民住房人均建築面積、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分別達到27平方米、36平方米,城鎮廉租房適應群體供給面有較大提高。
——基本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框架。“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的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以區域性中央商務區、長江上遊物流中心和購物中心、完善的電子商務平臺和現代市場體系為核心內容的長江上遊商貿中心,以長江上遊金融機構聚集地和區域性貨幣市場、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為核心內容的長江上遊金融中心,以區域性科技創新體系、現代教育體系、文化弘揚創新基地、信息資源開發集散基地為核心內容的長江上遊科教文化信息中心初步顯現。由“一樞紐十幹線一專線七支線”的鐵路網絡,“三環十射三聯線”為骨架的高速公路網絡,“一幹兩支”高等級航道、三大樞紐港區和五個重點港區為重點內容的內河航運中心和現代國際空港構成的長江上遊綜合交通大樞紐基本形成。以發達、安全、高速、相互融合的信息網絡,西部互聯網交換中心和國際出口局為核心內容的長江上遊通信樞紐基本建成。以開發區和特色産業園區為載體,以高新技術産業為基礎,以汽車名城和摩托車之都、裝備製造業基地、化工基地為重點內容的長江上遊現代産業基地基本形成。
——初步形成支撐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的綜合配套體系。以流域經濟和城市經濟為依託的區域特色經濟體系,以現代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的優勢産業體系,以大都市區為龍頭、區域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等為呼應的城市體系,以綜合交通大樞紐、能源水利、通訊網絡等為核心的基礎設施體系,以改善庫區水環境和城市大氣環境為重點的生態環保體系,以企業和高校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以滿足基本公共服務需求為主要任務的社會事業體系基本形成,為加快建成全面小康社會和長江上遊經濟中心打牢基礎。
2020年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展望:
基本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目標,基本建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2020年,全市經濟總量在2005年的基礎上接近翻兩番,GDP達到1.1萬億元左右,人均GDP達到4600美元以上(以2005年價和常住人口測算);基本形成城鄉統籌發展新機制,二元結構加快向現代經濟社會結構轉換,城鎮化率達到65%;三峽庫區特色優勢産業基本形成,三大經濟區功能基本完善,並協調發展;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循環生産和節約型社會得到普遍體現,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法制基本健全,市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顯著提高;社會就業比較充分,社會保障體系健全,城鄉人民生活富裕幸福,社會文明和諧。2020年,重慶“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的功能總體形成,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作用開始顯現,重慶在長江經濟帶中的基礎設施支撐、生産要素配置、科教文化主導、高新技術孵化、産業發展帶動、綜合體制創新等方面逐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與相關地區形成互動共贏的良好發展局面。
三、“十一五”重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
(一)全面加快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改善經濟和社會發展支撐條件
繼續加大交通、水利、能源、信息和市政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基本解除基礎設施對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構築起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支撐平臺。
交通基礎設施。以公路和鐵路主骨架、農村公路、港口群建設為重點,統籌考慮並有機銜接各種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建成長江上遊交通樞紐。實施“六小時重慶”公路工程,建成“二環八射”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達到2000公里,二級以上公路達到8000公里,農村公路(含縣級公路)達標率達到15%。推進渝懷鐵路二線、遂渝鐵路二線和襄渝鐵路二線三條復線、蘭渝鐵路和涪利鐵路兩條新線、重慶鐵路集裝箱中心站為重點的鐵路建設,構建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重要鐵路樞紐。以長江、烏江和嘉陵江“一幹兩支”高等級航道、重慶主城、涪陵、萬州三大樞紐港區以及江津等5個重點港區的建設為重點,基本建成長江上遊航運中心。建成黔江舟白機場,形成一大兩小機場格局,創造條件適時建設旅遊金三角支線機場。
水利設施。結合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需求和自然地理的客觀條件,統籌考慮水利設施的佈局。基本解決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問題,提高城鎮供水水平,確保供水安全,增強基本農田灌溉和防洪抗旱能力,推進水利建設改革,加大公司化運作力度,多渠道、多方式解決水利設施建設資金問題。重點加快建設開縣鯉魚塘水庫、澤渝一期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西部供水骨幹工程,抓緊推進玉灘、南川金佛山及巴南關頸口大型水庫、澤渝二期工程開工的前期工作,加快實施農村人畜安全飲水工程和農村小微型水利工程建設,解決300萬農村居民飲水安全。創新建設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加快推進縣級以上城市及中心鎮防洪護岸工程,保障沿江城市安全。加快主城區和城鎮供水廠及管網改造,規劃建設一批水平較高的大型自來水廠,實施主城區後備水源工程,提高城鎮飲用水水質。
能源建設。市內開發與市外合作相結合,統籌電、氣、煤、油等能源建設,構築經濟、安全、清潔的能源保障體系,不斷提高能源保障的可靠性。抓緊建成彭水電站、嘉陵江草街樞紐、珞璜三期等在建工程,新建烏江11級梯級電站和奉節、石柱火電廠等項目,創造條件適時建設核電和抽水蓄能電站工程,確保2010年電力裝機達到1000萬千瓦以上。加快國家電網在市域的全覆蓋,實現同網同價,儘快形成“日”字型500千伏骨幹網,提高220千伏電網的供電能力和覆蓋面,逐步完善城鄉輸配電網。積極爭取緬—昆—渝或新疆原油管道入渝建設石化項目,重點推進川渝石化産業鏈建設。建設貴州—重慶的成品油管道,建成川東北—長壽輸氣管道,增加天然氣供應。重點發揮集團公司主體開發作用,加大煤炭勘察開發力度,新增煤炭年生産能力1000萬噸,優先保障電力等重點行業用煤。
信息基礎設施。以先進技術為基礎,推動各種網絡互聯互通和升級改造擴容,強化信息資源開發利用。繼續建設光纖幹線傳輸網,提升網絡整體水平。整合資源,互聯互通,促進電信網、互聯網、廣播電視網三網融合,努力推進數字電視普及工作,積極推進城市“一卡通”工程。整合市級各部門分散的信息系統,統籌建設全市統一的公共安全信息系統、政務信息系統、社會事務信息系統。整體規劃,統籌協調,多元化投入,完善地理信息平臺、人口信息平臺、宏觀經濟信息平臺,建成物流信息平臺,引導和促進信息資源共享,防止重復建設。
市政基礎設施。按照集中緊湊型城市發展模式,統籌規劃和適度超前建設各類市政設施,提高城市對人口和經濟的承載能力。以公共交通作為城市交通的基本方式,鼓勵發展私家車,初步建成城市快速路基本骨架,加快新拓展區與舊城區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加快以軌道交通為重點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建成必須的大型公共停車場和換乘樞紐。加快完善供水設施,在有條件的地區推行直飲水入戶,進一步完善排水和污水處理設施,完善垃圾收運、處理系統,分步實現排水和垃圾處理費保本微利價位,促進形成供排水和垃圾處理建設運營良性機制。完善消防設施,增強消防能力。加快小城市和中心鎮基礎設施建設,著力解決臟、亂、差問題。以社區為載體,加強集社保、黨建、文化、體育等綜合功能的設施建設。依據城鎮特色,依託自然山脊和河谷斜坡,建設山水交融複合型園林綠化體系。
(二)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努力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以推進新型工業化為核心,引導産業結構優化升級,提升産業核心競爭力。強化發展服務業,形成服務業與工農業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態勢。推動本地農業與加工業的直接聯接,建立工農業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良性機制。依託開發區和園區,提升産業技術水平和培育産業集群。大力發展循環經濟,逐步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
工業發展。集中力量發展四大重點産業,以減少污染和資源消耗、提高科技含量和經濟效益為目標,以延伸産業鏈條、培育産業集群、推進循環生産為途徑,加快推進重慶新型工業化進程。汽車工業在全國排名“保四爭三”,打造“中國汽車名城”;摩托車重在向高端發展,並兼顧農村需求,進一步擴大出口,擴大國內市場份額,建設“摩托車之都”。立足優勢領域,提高系統設計、研發、製造和成套能力,建成全國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積極爭取煉油石化項目,重點在川渝聯動中實現乙烯重點下游産品的突破,依託天然氣、岩鹽資源,構建長壽、萬州、涪陵三大化工基地;進一步推動能源、冶金、建材工業的發展,建設大型氧化鋁項目,填平補齊鋁加工能力,努力打造國家鋁業加工基地。支持皮鞋紡織服裝等輕工業做大做強,扶持綠色、特色農副産品加工業,形成新的優勢産業。以電子信息、機電一體化、新材料、生物工程、環保工程等領域為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産業,力爭在芯片及軟體、智慧化儀器儀錶、精密電子加工、數碼娛樂、新型抗生素和重大發酵藥品等領域形成一批優勢企業,以工業自動化、智慧化、信息化為重點,提高産品質量、降低産品成本,形成性價比優勢,建設長江上遊高新技術産業基地。注重缺什麼補什麼,解決研發設計、模具工具、基礎零部件、系統集成、精深加工、配套産品製造、現代物流、包裝推廣等薄弱環節的問題,完善提升汽車産業鏈、摩托車産業鏈、裝備機械産業鏈、天然氣化工和精細化工産業鏈、礦電聯産産業鏈、食品加工産業鏈、現代中藥産業鏈、紡織服裝産業鏈、竹木紙産業鏈等。以北部新區和兩個國家級開發區、特色工業園區為依託,引導企業向園區集中,形成産業集群,提升主導産業的核心競爭力。
農業發展。遵循突出特色、優質高效的原則,走農業主體組織化、農業經營産業化、農業生産標準化、農業模式生態化、農業耕作精細化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著力提高農民生産經營素質,增強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加強農業區劃工作,推動優勢農産品向優勢産區集中佈局。結合重慶及周邊的飲食文化特點,瞄準不同的消費市場,因地制宜發展生態農業、觀光農業、特色餐桌農業。推行以“公司+合作經濟組織+農戶”為重點的農業産業化經營模式,在食品、中藥、香料、紡織、建材、漿紙等領域,促進農業與加工業的産業聯接,培育一批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和特色基地。爭取國家支持,集中政府資源,加大對農業關鍵環節的投入,引導農民和社會資本積極投入農業生産經營領域。開發推廣適合丘陵山區的中小型農業機械。進一步完善農業服務體系。推動農業標準化,完善農産品強制檢驗檢測制度。
服務業發展。順應産業結構快速升級的趨勢,以服務方式規範化、服務業態多元化、生活服務社區化、生産服務專業化、壟斷領域社會化為促進方向,推動服務業全面發展,發揮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特別是吸納就業的作用。促進商貿、金融、旅遊、現代物流、文化娛樂、仲介服務等行業的加快發展,引導房地産業規範、健康發展。發展壯大商貿業。引導商業網點合理佈局,著力打造都市中央商務區、區縣(自治縣、市)中心商圈、專業特色街,加快完善農村、鄉鎮、社區商業網絡,鼓勵大型商貿企業向區縣(自治縣、市)、農村延伸,實施品牌服務戰略,發展連鎖經營,規範特許經營,推行電子商務,促進商貿業的規模化和專業化,支持創新現代營銷方式。努力發展金融業。積極引進各類金融機構,建立健全區域多功能金融服務體系,扶持地方金融機構加快發展,大力推動農村金融改革與創新,引導相對集中佈局,逐步形成功能齊全、國際接軌、輻射性強、服務品質好的金融區,培育區域性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和保險市場。大力發展旅遊業。用好三峽庫區及兩側腹地、山城都市及近郊、烏江畫廊及武陵山區三大旅遊區的特色資源,科學佈局旅遊景點和基礎設施,建設旅遊基地。重點在長江旅遊資源、紅色旅遊資源、人文旅遊資源等方面,以“十大旅遊精品系列工程”為抓手,打造一批重慶特色旅遊品牌。積極聯合周邊地區,整合資源,培育並依託骨幹旅行社,共同組織跨區旅遊線路,開發觀光旅遊、文化旅遊、健身旅遊、産業旅遊等多功能旅遊內涵,圍繞吃、住、行、遊、娛、購六大要素,加快發展旅遊相關産業。培育現代物流業。依託交通優勢、倉儲資源,扶持一批特色物流基地和區域性物流基地,在主城區、三峽庫區規劃建設骨幹物流基地。推動各地區、各行業物流資源的整合,打造物流信息公共平臺,推行物流標準化和國際化,培育三方物流市場,扶持一批現代物流企業。全面發展文化産業。加快文化體制改革,分類指導文化事業和文化産業發展,放寬非公有資本進入文化産業領域,打破行業、地區、部門分割,促進形成大文化産業格局,把文化産業培育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以資産為紐帶,做大做強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業,積極推進文化經營市場化、集團化。推動文化産業與信息業、諮詢業、廣告業、旅遊業等産業的融合,鼓勵發展互動娛樂産業,實現資源共享和文化産業創新。規範發展仲介産業。加快仲介業對外開放與交流,充分運用CEPA相關政策,積極引進、發展獨立公正、規範運作的專業化仲介服務機構;鼓勵信息、會計、諮詢、法律、科技服務等現代仲介服務業加快發展;仲介機構與政府部門全面脫鉤,加強對仲介行業的監管,促進行業自律。規範發展房地産業。以節地、節能、環保、綠色為導向,形成住宅地産、商業地産、高中低端地産配置合理的,具有山城特色的房地産業。研究制定裝飾裝修、物業管理、小區服務等行業標準,加強房地産交易市場管理,促進房地産相關産業健康發展。嚴格土地管理,嚴格土地市場化配置制度,合理安排土地儲備,適時適度調控房地産業的土地供給。
循環經濟發展。以“減量化、再循環、再利用”為原則,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目標,構建“資源—産品—廢棄物—再生資源”的流程模式,逐步構築節約型的産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鼓勵採用資源利用率高、污染物産生量少以及有利於産品廢棄後回收利用的技術和工藝,加強對重化工行業的資源消耗管理。引導産業鏈的延伸和耦合,提高工業廢渣、廢水、廢氣的綜合利用率。鼓勵應用節水、節肥、免耕、低毒農藥等農業新技術,推廣沼氣工程,推廣多重能量轉化的各種生態農業模式。引導發展節能環保型建築,鼓勵發展資源節約型服務業。積極推進廢棄物的回收和循環利用,儘快在城鎮完善垃圾分類收集和回收利用體系,鼓勵汽車發動機等廢舊機電産品再製造,在有條件的城市積極開展中水工程試驗,促進水資源的重復利用。提倡健康文明、有利於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方式,鼓勵使用綠色産品,抑制過度包裝等浪費資源的行為,增強民眾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
(三)優化生産力佈局,促進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按照三大經濟區各自的功能定位構築區域經濟,按照經濟輻射脈絡實施“點—圈—線”型生産力佈局,將經濟引向適宜人居住、資源環境可以承載的地域空間,促進人口集中度與經濟集中度、資源集中度在地域空間上吻合,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都市發達經濟圈。總體定位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先行示範區、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核心區、創業發展與生活居住和諧統一的現代都市。“十一五”期間,按照多中心組團式模式,在完善現有城區的同時拓展城市發展空間,集中力量在中梁山與縉雲山之間建設城市新區。依託解放碑、江北城和彈子石,構建中央商務區,促進長江上遊金融中心和商貿中心的形成。完善創業支持體系,優化産業佈局,逐步形成對投資者、企業家和各類人才充滿吸引力的現代産業基地。搭建、完善創新體系,增強區域創新能力,成為長江上遊的區域創新高地。充分依託山體、江河,將地域文化、現代文明融入城市建築,凸顯重慶城市文化脈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營造充滿活力、極富魅力的現代都市。
渝西經濟走廊。總體定位於成渝經濟走廊和渝黔經濟走廊的連接區、重慶大都市區的外圍支撐區、新型工業密集帶、大中小城鎮連綿群、集約高效農業區。“十一五”期間,要繼續增加外向通道,與四川和貴州相關地區共同構築成渝經濟走廊和渝黔經濟走廊。提高標準、形成網絡,增加縱向快速交通幹道,進一步完善內部交通體系。針對薄弱環節,完善水利設施,強化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著力消除缺水、次級河流污染等瓶頸制約。瞄準機械裝備、製鞋紡織服裝、食品飼料制藥、能源礦産建材等産業方向,按照産業集群模式,構建多個富有競爭力的特色工業園區,儘快擺脫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依託良好的農業生産條件,結合農副産品加工業推動農業産業化,形成區域化連片、專業化特色的基地型集約高效農業模式。依託良好的區位條件,構築以商貿流通為重點的服務業體系。努力突破體制障礙,加快城鎮化步伐,改變城鄉二元結構,融入重慶大都市區。
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總體定位於清潔能源和資源加工業基地、國際黃金旅遊帶、物流黃金水道、高效生態農業走廊、全國淡水戰略儲備庫、綠色生態屏障。“十一五”期間,要增加外向通道,密切與周邊省市的聯絡;爭取打通萬州—石柱—黔江縱向快速通道,著手構築萬州—涪陵—黔江交通環網,為促進該區域的快速崛起,帶動渝東北和渝東南的發展創造條件;鼓勵人口流動,依託河谷和地勢較平坦的地帶推進城鎮化和工業化。渝東北三峽庫區,要全力抓好三、四期庫區移民工程建設,全面提升庫區城鎮、基礎設施的發展水平;強化庫區水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治理,確保生態安全。渝東南少數民族地區,要繼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改善生産生活條件;要因地制宜,瞄準清潔能源、礦産資源、旅遊資源、生物資源,結合民族文化,重點發展以生態體驗和民族文化為特色的旅遊業、以有色冶金為特色的資源加工業、以水電為特色的清潔能源工業、以中藥材和綠色食品為特色的食品醫藥工業、以草飼牲畜為特色的畜牧業等,構建渝東南特色經濟走廊和武陵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經濟高地。
把解決庫區産業空虛問題作為戰略攻堅。按照有利於發揮比較優勢、有利於增加就業和人民群眾收入、有利於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立足資源優勢,挖掘發展潛力,逐步構建起結構優化、佈局合理、有較強競爭力、適合庫區特點的産業體系。特色農業要重點發展綠色林果、草食牲畜、中藥材、無公害蔬菜等優勢農産品;旅遊業要突出“新三峽”,形成遊船旅遊、移民旅遊、歷史文化旅遊、自然生態旅遊、都市旅遊、節事會展旅遊以及觀光農業、休閒漁業、採摘林業等旅遊産品;工業要重點發展綠色食品加工業、現代中藥及生物醫藥加工業、絲麻紡織加工業、能源和建材工業、天然氣化工及機械製造業等特色産業。用好用活國家支持政策,做好項目的策劃和前期工作,調動投資者積極性,加快啟動一批重大産業項目,儘快形成産業優勢。
“點—圈—線”型生産力佈局。順應重慶經濟社會發展區域特徵、地形地貌條件和生産力要素流動基本趨勢,以城鎮和交通骨架為依託,將全市生産力佈局按照“點—圈—線”模式進行合理引導。以建成特大城市為“點”,作為長江上遊“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功能的核心載體,集中佈局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産業、都市型工業等,發揮其對信息、技術、金融、思想、文化以及有形商品等的集聚、創新、輻射的源頭作用。以環繞“點”中心約1小時通勤距離邊界為“圈”,形成環狀基礎設施體系和衛星城鎮,佈局裝備製造業、現代農業、物流商貿、城郊旅遊等城郊型産業基地,發揮經濟支撐、産業配套、要素傳遞、物資集散、都市休閒等功能作用。以沿長江—烏江方向為“線”,形成葉脈狀基礎設施體系和串珠狀城鎮鏈,佈局清潔能源、資源加工、生態農業、水運物流、觀光旅遊等生態型和資源型産業基地,發揮優勢資源轉化和戰略資源支撐、長江中下游和華南地區大通道等功能作用。“圈”是“點”的直接輻射和遞延拓展對象,是“點”的功能支撐環和功能擴散環;通過“點”和“圈”的逐步融合,最終形成大都市區;大都市區以“線”為載體,實現功能的遠端傳遞,並帶動“線”的協調發展;沿著“點—圈—線”脈絡方向,實現對市外周邊地區的輻射和集聚,提高長江上遊經濟中心的功能。
完善城鎮體系。順應重慶的地形地貌條件,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以集中緊湊型為城市發展主要模式,以基礎設施為前提,以産業發展為支撐,以人口轉移為重點,以先進文化為內涵,引導佈局級次分明、結構合理、點軸相連、互動並進的城市體系。把主城區建設成為集聚輻射功能強大的特大城市;把萬州、涪陵、江津、合川、永川以及黔江建設成為大城市或區域性中心城市,其中把萬州建設成為重慶第二大城市;把其他25個區縣(自治縣、市)政府所在地建設成為中、小城市;把有條件的建制鎮培育成為中心鎮,有條件的中心鎮建成小城市;引導發展若干一般建制鎮,形成級次分明、結構合理、點軸相連、互動並進的城鎮化發展新格局。圍繞特大城市,在大約1小時通勤範圍內,引導發展星羅棋佈的衛星城、衛星鎮,逐步構建以特大城市為核心的重慶大都市區;沿長江和烏江及沿該方向的主要交通幹線,形成串珠狀城市(鎮)鏈;圍繞萬州第二大城市,結合周邊地區的人口規模,引導形成區域性城鎮群。
(四)統籌城鄉協調發展,加快解決“三農”問題
將農村發展和城鎮發展進行統籌規劃與調控,從農村內部和外部多方面努力,系統解決“三農”問題,促進城鄉協調發展,逐步縮小城鄉二元落差。
著力推動兩個“反哺”。我市已初步進入城市反哺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新階段。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調整國民收入分配結構,加大對“三農”方面的投入力度,重點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級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總額佔一般預算支出比重逐年提高,各級財政每年對農業投入的增長幅度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農業稅免徵後的各級轉移支付資金專項用於支持農村經濟,土地出讓平均收益的15%用於農業土地開發,新增教育、衛生、文化、計劃生育等事業經費用於縣以下的比例不少於70%。用好“綠箱”、“黃箱”兩大政策,完善並落實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培訓補貼等各項政策。政府採取貼息、補助、稅費優惠等措施,引導社會資金投入農業開發和農村建設。加強金融對“三農”的支持和服務,採取收支兩條線、先徵後返方式對金融機構縣以下“三農”貸款增量部分的營業稅按50%返還金融機構,鼓勵引導信貸資金合理流向農村地區。著力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統籌考慮城市與周邊地區的建設和發展,在有條件的城市郊區要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化的公共交通、供水供電、通信郵電、污染治理、義務教育、公共衛生、公共文化格局,促進城市對農村的帶動作用。
以“三百”工程為抓手推動“三農”工作。繼續堅持推動“三百”工程,促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促進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的有效解決。加快推進“農業産業化百萬工程”。扶持發展瘦肉型生豬、優質柑桔、中藥材和優質糧油産業,鼓勵發展榨菜、茶葉、筍竹、草食牲畜、蠶桑等特色産業,引導支持農産品加工企業走集約發展之路,探索建立農村利益保底,經營風險合理分擔的農業産業化機制,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規模大、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及相應的特色基地。推進“百個經濟強鎮工程”。加強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服務功能,增強城鎮吸納農村人口的能力;整合相關政策和資金,鼓勵農村中小企業向小集鎮集中,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加快發展,繁榮城鎮二、三産業,增強城鎮對農村的帶動能力。抓住培訓和組織兩個關鍵環節,加快推進“百萬勞動力轉移就業工程”。創新培訓方式和內容,對農民工培訓就業技能及城市生活規範,促進農民工向産業技術工人轉變,促進農民向市民轉變,強化政府組織和引導,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平穩有序轉移,實現發展鄉鎮企業接納一批,繁榮小城鎮吸納一批,進城務工消化一批,向市外輸送一批等多途徑、多形式的轉移,加快城鎮化進程。
建立有利於城鄉協調發展的機制。完善相關制度,破除農民和農村人口有序合法流動的障礙。改革戶籍管理制度,對進城農民家庭在就業、子女入學、社會保障等政策方面逐步實現一視同仁,加快形成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的機制。將行之有效的支農政策規範化、制度化,完善解決農村、農業、農民問題的政策機制。繼續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的統分結合的經營體制,鼓勵發展産權明晰、自願參加、自主管理、自我服務的新型農民經濟合作組織,緩解小生産與大市場之間的矛盾。切實保護農民的土地權益,完善“依法、自願、有償”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機制,探索農民土地承包權合法轉換為收益權的形式,完善土地徵用程序和補償機制。改革鄉鎮機構,減少機構設置和行政人員總量,引導鄉鎮機構更多更好地在促進農村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産業化方面發揮有效作用。
(五)堅持可持續發展,切實做好人口資源環境工作
從控制人口總量、改善人口質量、提高資源利用率、加大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力度等多方面著手,努力緩解人口密度大、資源相對不足、生態環境脆弱等制約,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
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堅持保護與治理並重,建立健全水環境污染、大氣環境污染、水土流失、地質災害防治體系。進行生態區劃,明確不同區域的生態功能,以三峽庫區、城鎮、次級河流為重點開展相關工作。實施“碧水行動”計劃,廣泛推行城市垃圾袋裝、分類收集處理,完善城鎮污水處理系統,加快重點工業污染源防治,全面推進次級河流綜合治理、船舶流動污染源治理,努力緩解農村面源污染。實施“藍天行動”計劃,推進主城區污染企業“退城進園”、“退二進三”,進一步治理施工揚塵污染,推進清潔煤和清潔能源替代工程,加強火電廠等重點污染源治理,強化機動車污染治理,實施餐飲油煙及其他廢氣塵綜合治理。實施“生態行動”計劃,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水土保持,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濕地建設,啟動長防林二期工程,完成三峽水庫消落區保護整治工程和庫區周邊綠化帶建設工程,繼續實施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和礦山生態恢復與重建工程,著手實施石漠化地區生態保護工程,保護城市周邊自然山體,防止過度開發。實施“寧靜行動”計劃,明確城市聲環境功能分區,嚴格控制社會生活噪音、交通噪音和各種施工噪音污染,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加強生態環保監管能力,賦予更嚴格的生態環保執法權,杜絕地方保護和部門保護行為。提升氣象設施水平,完善氣象服務。
資源保護利用。按照有限、有序、有償的原則,完善資源政策,努力保護土地、礦産、水等資源並提高利用效率,提高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統籌土地開發利用,重點開發資源環境承載力較好的區域,適度有限開發生態環境脆弱地區,優化整合開發密度較高的核心城區。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特別是耕地保護制度。科學進行用地數量的綜合平衡和用地佈局的綜合平衡,實行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和佈局控制。引導集中建設農民新村,節約土地。科學確定用地標準,在節約用地的前提下優先保證10萬人以上城市、重點工業園區、重大項目的建設用地。加大礦産資源綜合勘探力度,摸清資源儲量。加強資源開採管理,改進開採技術和工藝,實現資源的保護性開發。保護水資源,開展水源地治理與保護,限制開發利用以城鎮供水和農村人畜飲水功能為主的水庫庫區和水源保護區。明晰自然資源産權,健全各種資源的有償使用機制和補償機制,探索礦權、水權和排污權交易制度。
人口相關工作。有效控制人口數量,穩定低生育水平,提高群眾生殖健康水平,提高人口素質,改善人口結構,緩解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完善少生快富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機制,推動人口政策由處罰性措施向鼓勵性措施改變,進一步降低人口出生率。加強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與服務工作,建立性別歧視的監督、懲罰機制,建立滿足育齡群眾生殖健康要求的服務體系,實行出生人口缺陷干預措施,不斷提高出生人口質量。逐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完善社會救濟制度,提高低收入勞動者對下一代的撫育能力,確保勞動力素質的不斷提高。建立以家庭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服務網絡為輔助、公共養老設施為補充、社會保險制度為保障的養老模式,緩解人口老齡化問題。
(六)落實科教興渝人才強市方略,全面提升勞動者素質
樹立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觀念,把人力資源開發作為促進人的發展的主要措施。把教育、科技、人才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構建與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科技教育模式,完善人才開發機制,促進人口資源向人力資本轉變,使經濟發展逐步轉移到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科技發展。轉變研究和市場開發分離的僵化體制,建立政府、高校與企業合理分工、市場化導向的科技發展模式,逐步形成科技良性發展機制。把創造適宜的科技環境作為政府推動技術創新的主要手段,初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事業性研究機構向企業性研究機構轉制,鼓勵高校與企業的合作和聯盟,建立市場化導向的研發體制。按照“集成、共享、聯合、開放、改造、提高”的原則,整合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中心、博士後流動站、企業技術開發中心等相關資源,建設科技研究開發平臺;整合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自然科技資源、科學數據資源、圖書文獻資源和科技網絡等相關資源,建設科技資源共享平臺;整合重慶高交會及技術交易常設機構、生産力促進中心、産業開發區、大學科技園區、企業孵化器、科技諮詢評估鑒定機構、風險投資機構等相關資源,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確保政府對科技投入的增長,扶持支柱産業、先導産業的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自主研發,支持重要資源的綜合利用、節約、替代和再生技術的研發,支持産業技術集成創新。加強國際國內科技交流合作,積極引進不具備自主研發條件的高新技術成果,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發揮科技後發優勢。增加對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投入,提升社會科學發展水平。
教育發展。完善現代國民教育和終身教育體系,促進長江上遊教育中心和西部教育高地的形成。明晰義務教育與非義務教育、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的功能和職責,實行分類管理、協調發展。完善教育投入體制,義務教育階段政府全力投入,非義務教育階段建立政府、社會、個人合理分擔培養成本的機制,逐年提高預算內教育經費支出佔財政總支出的比例,並向農村地區和邊遠山區傾斜,鼓勵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捐資助學和集資辦學。全面完成“兩基”任務,2010年縣城以上城市普及高中階段教育。依託重點地區建設規模化的職業教育基地,在貧困地區農村探索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接軌模式,構建多元化投入、機制靈活、層次多樣,適應新型工業化、城鎮化和現代農業發展要求的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優化發展高等教育,加快推動大學城建設,支持三峽庫區生態經濟區發展高等教育。加強教育教學監管,更新教育理念,創新教育內容、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構建科學的教育評價體系,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積極發展成人教育、社區教育,促進學習型社會的形成。
人才發展。圍繞人才使用、培養、吸引三個環節,營造良好的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環境,發展壯大人才隊伍,優化人才結構,逐步構建西部地區和長江上遊的人才集聚高地。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公務員制度,以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為導向,建立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充分發揮才能的選人、用人機制。引導企業加強人才工作,建立健全現代企業人事管理制度。建立單位自主用人、人員自主擇業、政府依法監管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體制和以全面實行聘用合同制、崗位管理為主要內容的事業單位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人才評價標準,落實人才政策,完善分配、激勵機制,調動人才創新、創造、創業的積極性。完善人才培養體系,高度重視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産業化所需的高技能人才、農村實用人才的教育培訓。開展國際人才交流合作,拓展海外人才引進渠道,提升重慶人才的國際化程度。建立統一的人才市場體系,清除人才流動的各種體制障礙,促進各類人才的合理流動。
(七)強化政策調控,逐步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制定社會基本公共服務最低標準,把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作為公共財政的主要功能之一,逐步實現義務教育、社會保障、公共衛生、公共安全、公共文化、科學普及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努力使人人享有最基本的發展條件,促進社會公平和諧。
義務教育服務。堅持義務教育的公共服務屬性,讓群眾更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機會,加快積累人力資本。合理界定義務教育的服務標準和範圍,探索非義務教育成本分擔機制。增加市級財政對農村義務教育的轉移支付,建立健全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加大“兩基”攻堅工作力度,全面完成中小學危房改造。推進中小學標準化建設,推進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和寄宿制工程,縮小城鄉義務教育水平的差距。完善政府和社會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制度,制定流動人口子女與本地適齡兒童平等就學的政策,確保學齡兒童都能享受到義務教育。認真解決擇校費、義務教育亂收費等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探索建立由政府職能部門、學校、教師、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義務教育監督機制。
社會保障服務。改革、完善社會保障體制,建立、完善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為最終實現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創造條件。努力擴大城鎮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面,逐步解決靈活就業人員參保、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關破企業退休職工醫療保障等問題。積極推行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進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城鎮廉租房保障系統建設。妥善解決城鎮化進程中社會保障政策的適用與銜接問題,探索農民土地收益權向城鎮社會保障的轉換機制。加快推進農村養老保險試點,逐步擴大覆蓋面。加快建設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為主體、農村醫療救助為補充的農民醫療保障體系。在有條件的地區,逐步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公共衛生服務。堅持政府在公共衛生領域的主導作用,提高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能力,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質。加強公共衛生基礎設施和基層衛生組織機構建設,充分利用、整合現有資源,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機制、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衛生執法監督體系。調整醫療衛生資源佈局,強化農村和社區的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完善農村衛生體系、城市基本醫療服務體系、環境衛生體系。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確保鄉鎮衛生院的公共衛生服務職能,加強婦幼衛生工作。在醫療服務領域,強化政府在醫療服務質量監管、醫療服務市場引導等方面的職能,調整國有醫療服務機構的分佈戰線,推動國有醫院進行産權制度改革,引入市場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公共安全服務。把保障公共安全作為政府的重要職責,整合資源,完善機制,構建快速高效的公共安全服務網絡,建設平安重慶。將突發事件的信息預測、管理、評估和處理等納入法制化軌道,重點針對自然災害、事故災害、公共衛生、社會安全4個領域建立覆蓋全社會的預警機制。加大公共安全設施投資和建設力度,整合應急資源,逐步建立統一指揮、資源共享的公共安全應急聯動平臺。依法打擊暴力恐怖活動、洗錢和非法傳銷、邪教和利用宗教進行非法活動,嚴厲打擊黑惡勢力。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推進落實到社區的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凈化社會環境,堅決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完善管理制度,強化監管,下大力氣解決好交通安全、生産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加強社會安全意識和安全常識教育,增強民眾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建立健全國防動員體系,加強國防預備和人民防空建設,不斷提高城市整體防護和平戰轉換能力。
公共文化服務。完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機制,形成多元化投入、企事業單位依法運營、群眾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服務供給體制,讓群眾享有更豐富的文化生活。繁榮社區文化,繼續加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建成農村三級文化服務網絡,實現廣播電視網絡全覆蓋。鼓勵群眾參與公共文化設施的營運管理,鼓勵社會各界贈與,降低營運成本。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加強對民族民間藝術資源的挖掘、研究和整理工作,實施精品戰略,繁榮地方文藝,弘揚巴渝文化。加大投入,保護三峽文物、各類歷史遺跡。引導舉辦大型文化藝術活動,培育品牌,加強對外文化交流。鼓勵發展現代公共文化、喜聞樂見的農村文化、民族文化。實施兩江四岸健身長廊工程,發展健身、觀光、休閒、娛樂為一體的群眾體育。
科學普及服務。以提高人的科學素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方向,在全社會營造學科學、愛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促進社會文明。以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反對和抵制偽科學為內容,以公眾易於理解、接受、參與的方式為載體,以社區為依託,注重發揮電視、廣播、報刊、互聯網等大眾傳媒的重要作用,廣泛開展科學普及活動。根據農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圍繞科學生産、文明生活,有針對性地開展農村科普工作。注重普及生態環保科學知識,提高生態環保意識。在政府主導的同時,鼓勵自願者、非政府組織、各類社會團體廣泛參與。
(八)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建設和諧重慶
以人的發展和需求為根本,以促進勞動力就業、優化收入分配機制、加大扶貧濟困力度、營造社會文明誠信氛圍、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推動新型社區建設等為重點,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
促進就業。把擴大就業上升到有效利用人力資源的高度,讓民眾都享有工作和參與發展的機會;把促進創業作為解決就業問題的重要途徑,形成擴大就業的良性機制。在全社會營造創業文化,培養創業精神,培養、鍛鍊學生的創業技能,完善創業服務體系,積極引導、激發全社會的創業熱情,創造大量的就業崗位。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就業政策向勞動密集型服務業、輕工業、建築業等産業傾斜,向困難群體傾斜,並力爭每個城鎮家庭可就業人員中有一個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把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工作重點轉到促進農民工向技術工人轉變上來,加大對農村富餘勞動力的培訓力度。依託社區和工會,針對個體搬運工等特殊群體,建立專門的服務和管理機制。尊重和保障勞動者權益,加強對農民工的法律援助。鼓勵海外勞務輸出。建立統一的勞動力市場,逐步形成全社會勞動力自主選擇、充分競爭、人盡其才的就業格局。
收入分配。優化分配機制,初次分配注重效率,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産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製度;二次分配注重公平,保證所有民眾分享發展的成果。發揮市場的基礎性調節作用,鼓勵誠實勞動、合法經營致富。改革機關事業機構、國有企業“吃大鍋飯”的平均主義分配方式,推進國家公職人員福利待遇貨幣化,建立績效型收入分配機制。建立農民穩定增收的長效機制。強化公共財政職能,健全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和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合理運用稅收調節杠桿,努力緩解個人收入差距和區域差距過大的情況。規範社會分配秩序,嚴格對壟斷行業收入分配的監管,取締非法收入。保護私有財産,維護社會公正,為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創造條件。
扶貧濟困。拓寬扶貧渠道,轉變扶貧方式,完善扶貧機制,確保扶貧效果,基本消除農村絕對貧困。在繼續加強開發性扶貧的同時,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居民實施救濟性扶貧,保證基本生活條件。以貧困人口集中的貧困村為重點,大力實施“整村推進”扶貧計劃。堅持讓貧困人口直接受益的原則,以改變貧困地區生産生活條件為重點實施扶貧項目,繼續實施扶貧小額貸款。瞄準年輕一代,積極探索智力扶貧、科技扶貧、觀念扶貧等新的扶貧方式。在自願的前提下幫助生活在高山惡劣環境的群眾易地移民。建立健全城鄉低收入困難群眾社會救助體系,提高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福利水平,完善城鎮“三無對象”和農村“五保戶”生活保障制度,鼓勵慈善機構、企業、非政府組織、個人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社會救助。
文明誠信。以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社會信用建設為核心,構建文明城市、文明社區、文明城鎮和文明家庭,營造團結互助、禮貌謙讓、誠信正直、敬業進取的社會氛圍。大力弘揚紅岩精神、三峽移民精神,塑造愛國奉獻、自信自尊、艱苦奮鬥、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時代精神。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為重點,大力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創造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和法制教育。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導市民摒棄陳規陋習,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以及減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逐步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為,成為普遍接受的社會文明。完善政府行政的監督機制和約束機制,規範行政行為,提高政府公信度。逐步整合分散在各個部門和行業的信用資源,開展企業信用徵信工作,建立企業信用體系。探索個人信用體系運行模式,逐步建立個人徵信數據庫,搭建個人信用體系。
民主法制。全面推進法制政府建設,努力擴大基層民主。進一步推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大的監督,主動聽取政協和各社會團體的意見,支持人民法院、檢察院依法獨立行使司法權。完善村民自治,加強社區民主建設,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引導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鼓勵、支持非公有制企業、集貿市場、個體從業者等依法建立工會。進一步完善政府規章,探索政府法制監督新機制和新途徑,強化行政復議工作,嚴格依法行政。全面實行綜合行政執法,健全和落實執法責任追究制度。加強公安系統建設,純潔公安隊伍,細化、明晰職能權限,確保執法經費,完善投訴處理機制。深入開展普法教育,提高全體市民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完善法律服務體系,做好法律援助工作。依法解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依法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化解不安定因素。依法管理宗教事務,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新型社區。理順政府和社區的關係,促使社區逐步成為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性的組織,逐步建立社會共同治理機制,讓民眾享有更廣泛的民主和自由。完善社區的公共管理、社會自治管理、生活服務管理三大管理系統。加快社區的服務設施建設,逐步將數字電視系統、遠程教育網絡、遠程醫療系統聯入社區,提升社區的服務功能。改變農村居民點零星分散的現狀,引導農村集中修建農民新村,為農村社區的形成創造條件。以農民新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作為構建農村社區的切入點,把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全面推進農村基層民主作為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內容,培養農村居民的社區觀念,並依託社區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四、“十一五”重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措施
(一)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為主要內容的各項改革
立足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市場體系、培育市場主體、規範市場秩序著手,逐步形成市場主體到位、市場秩序規範、政府調控適時適度的新機制。
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按照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全面履行公共服務職能,強化市場監管職能,分化社會管理職能,規範經濟調節職能。改革機構,完善管理機制,形成行為規範、運轉協調、公正透明、廉潔高效的管理體制。明晰政府不同部門的職能邊界,精簡合併職能交叉重復的部門,推進機構和編制的法定化。繼續減少行政許可和行政審批,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和電子政務。按照科學決策、依法決策、民主決策的原則,完善決策規則,規範決策程序,完善行政首長問責制,建立、完善政府績效評估體系。
深化社會管理體制改革。明晰政府管理與社會自主管理的界限,努力形成政府與社會在社會管理方面各負其責、互相補充的合作機制。加強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城鄉基層自治組織建設,發揮其協調利益、化解矛盾、排憂解難的社會管理作用。支持工會完善職能,引導非政府組織發展,政府與仲介組織全面脫鉤分離,發揮社團、行業組織和社會仲介組織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為的社會管理作用。將各類事業單位劃分為營利性或非營利性機構,營利性事業單位改制為企業,非營利性機構實現管辦分開,建立以法人治理結構為核心的運營機制。
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構建公共財政框架,強化財政預算的硬約束。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嚴格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全面推進部門預算改革,完善預算科目體系,保證財政預算準確合理。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提高各類公共服務、法制規範等方面的支出比重。加強稅收管理,清理規範現有的稅收優惠政策,整頓政府收費行為。依法嚴格審計監督,健全財政監督檢查和財政績效評估機制。努力實現財政收支平衡,防範和化解政府債務風險。
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加快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以産權制度為核心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外資企業、民營企業參與國有企業的股份制改造,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産管理體制和監管方式,儘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在國有企業全面推行年度經營業績責任制和經營者任期業績考核責任制。抓住國家開放資本市場的機遇,推動上市公司、優勢企業、優良資産與外資的重組與合作。除國家法律法規明確禁止或限制以外,不限制非公有制企業的準入條件和經營範圍,並在有關政策上與公有制企業一視同仁。完善扶持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體系,促進小企業大量發展。
完善市場體系。堅持市場建設與培育市場主體和仲介組織並舉,商品市場與要素市場並重,完善以價格為主要信號的調節機制,逐步形成城鄉一體、內外開放、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體系。調整全市生産資料市場和消費品市場佈局,形成層次分明、功能互補的空間格局。培育發展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票據市場;規範發展産權交易市場,促進資本市場加快發展。加快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探索建立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權市場,扶持發展各類技術市場。培育新型市場經營主體,規範發展市場仲介機構,促進市場的專業化、規模化、信息化,提高市場組織化程度。健全行政執法、行業自律、輿論監督、群眾參與相結合的市場監管體系,堅決破除行政壟斷、行業壟斷、經濟性壟斷,堅決打擊假冒偽劣等欺詐行為,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産權。
(二)進一步加大對內對外開放力度
加強與周邊地區合作,積極推動市內外企業的橫向聯合重組,建立市外礦産資源供應基地,以長江黃金水道為紐帶,主動承接東部地區産業轉移。繼續加強與港、澳地區的合作,積極引入台資企業;抓住國際性産業轉移的機遇,通過加強與跨國公司的合作,努力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鼓勵優勢企業走出去,開展對外投資和跨國經營,鼓勵更多的企業開展境外加工貿易、合作開發能源、礦産等自然資源、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繼續實施出口商品、市場和方式多元化戰略,力求與國際綠色標準接軌;轉變外貿增長方式,支持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抓住江北國際機場擁有第五航權的機遇,瞄準高附加值商品,做大做強開放型的空港經濟。依託物流通道,大力發展省(市)際貿易,支持本地産品拓展市外市場。
(三)努力保持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加強投資引導,優化投資結構,提高投資效率,努力保持較高的投資水平,確保投資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合理界定政府投資領域,完善政府投資項目決策機制,建立政府投資後評價制度和投資責任追究制度。轉變政府投資項目管理模式,實行建、管、用分離。完善市政公用設施服務收費價格及其徵收機制,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嚴格投資項目備案、核準的範圍和程序。拓寬融資渠道,開拓融資方式,引導上市公司提高質量,鼓勵有條件的企業發行企業債券,擴大直接融資比重。繼續實施基礎設施項目收費權和收益權質押融資,鼓勵發展融資租賃業,鼓勵建立民營信用擔保機構。繼續加強項目策劃和項目前期工作,滾動實施一批關係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通過推動重大項目來支撐較大的投資規模。引導投資方向,調整投資結構,在繼續抓好交通、水利、能源等方面投資的同時,加大對重大社會事業設施、基本公共服務設施、農村“六小工程”等方面的投資;在投入建設“硬體設施”的同時,更多地投入促進社會發展的“軟領域”。通過完善産業政策,完善激勵機制和服務體系,促進産業領域的投資。
(四)大力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力
全面改善消費環境,引導消費預期,促進積累型消費與預支型消費、實物消費與服務消費協調發展,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強化消費對經濟的拉動力。要進一步改善流通和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確保消費安全。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強居民消費能力。採取差別政策引導社會各階層的消費行為,充分發揮中等收入群體在消費結構升級方面的“發動機”作用,進一步保持並擴大住房、汽車、通訊等消費熱點,培育形成旅遊休閒、文化娛樂、保健健身等新的消費熱點。從改善農村消費環境、完善農村市場體系、增加農民收入等多方面入手,啟動農村消費市場。
(五)促進園區經濟成為新的增長極
瞄準各級開發區和園區,從基礎設施建設、土地供應、管理機制、招商引資等多方面政策入手,儘快形成園區産業體系。2007年,北部新區基本完成交通、能源、給排水、信息設施、生態環境和基礎設施六大系統工程建設,30個特色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基本完成,骨幹産業項目招商基本到位。2010年,依託開發區和園區,形成汽車、摩托車、化工、儀器儀錶、機床裝備、紡織服裝製鞋、農副産品加工等産業集群;北部新區、特色工業園區工業增加值分別突破500億元,實現“再造兩個重慶工業”的目標,使園區經濟成為新的增長極。
(六)引導培育各具特色的經濟板塊
加大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工作力度,在抓好園區經濟和重點産業發展的同時,積極引導和培育特色鮮明、聯絡緊密的經濟板塊,使之逐步成長為更具拉動力的增長極。“十一五”期間,努力引導和打造形成長(壽)涪(陵)化工醫藥食品經濟板塊,忠(縣)墊(江)梁(平)天然氣採輸及規模農業經濟板塊,武(隆)豐(都)石(柱)旅遊及綠色農産品加工經濟板塊,萬(州)開(縣)雲(陽)鹽氣化工及規模農業經濟板塊,巫(山)巫(溪)奉(節)城(口)旅遊“金三角”礦業及生態農業經濟板塊,合(川)銅(梁)潼(南)輕紡工業及規模農業經濟板塊,綦(江)萬(盛)南(川)礦産資源加工生態旅遊經濟板塊,永(川)江(津)璧(山)機械工業及輕工業經濟板塊,大(足)雙(橋)榮(昌)五金機械畜牧旅遊經濟板塊。同時,要精心打造酉(陽)秀(山)黔(江)彭(水)少數民族特色經濟板塊。
(七)增強區縣(自治縣、市)政府調控區域經濟的能力
增強區縣(自治縣、市)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統攬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全局、解決自身實際問題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引導區縣(自治縣、市)政府更多采用市場手段和經濟手段調控本地區的經濟發展。按照簡政放權的原則和“一級政府、一級事權”的要求,合理劃分市與區縣(自治縣、市)的職責和權限,進一步明確市級政府的調節和監督職能,強化區縣(自治縣、市)政府對具體事務的管理職能,形成權責分明、運轉高效的條塊結合管理模式。規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加大市對區縣(自治縣、市)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明確市與區縣(自治縣、市)政府的財政支出責任,儘快實現區縣(自治縣、市)事權與財權的基本一致。
(八)堅持自力更生努力爭取國家支持
解決重慶的問題,加快重慶的發展需要全市人民艱苦奮鬥,負重自強,開拓創新,形成合力,推動經濟持續、高速和健康發展,儘快形成自我積累發展的能力,加快進入良性循環的發展軌道。同時,也離不開黨中央、國務院及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為此,要針對庫區産業空虛、扶貧移民、環境保護和老工業基地改造等特殊問題,爭取國家政策的特別扶持,要努力爭取把三峽庫區作為國家重點發展區域統籌建設,努力爭取國家對重慶老工業基地改造的支持,努力爭取國家在西部大開發中將重慶作為重點開發的中心城市予以綜合性支持。總之,要把堅持自力更生與爭取國家支持有機結合起來,力爭勝利實現“十一五”規劃的發展目標。
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05年6月14日印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