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北京10月30日訊 記者謝然浩報道:面對我國城市化進程遇到的日益嚴峻的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挑戰,建設部部長汪光燾今天在這裡召開的首屆中國城鎮水務發展戰略國際研討會上説,我國將進一步發揮城鄉規劃的作用,從規劃入手,把節水、供水安全和水污染治理等涉及生態資源和環境保護、公共利益和公共安全的內容作為規劃的強制性內容,落實到城鎮建設和管理的各個環節。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和技術標準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城鎮供水、節水和污水處理及其再生利用工作均取得了顯著成效。2004年全國城市用水人口比1998年增加了7171萬人,城市用水普及率達到了88.85%;1998年至2004年,全國城市節水總量達240億立方米;2004年全國城市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80.3%,城市節水總量達到39.3億立方米,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45.67%。
但是,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問題對我國城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瓶頸制約作用還比較突出。資料顯示,在目前全國669座城市中有近400座城市常年供水不足。與此同時,全國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此外,還存在著用水效率不高和用水嚴重浪費的現象。
為此,汪光燾強調,我國將按照“資源開發與節約並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方針,通過實行嚴格的節水制度和進一步深化水價改革,在建立起合理的水價體系,實行有利於節水、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的價格政策和財稅政策的同時,以綠線和藍線管制來強化對城市水系和水源地的生態資源保護。以水的供給能力為基本出發點和保障條件,科學部署城鎮的産業發展和建設規模,綜合管理城鎮供水、節水、污水處理和再生利用,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