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是收穫的季節。正當億萬農民享受黨的惠農政策帶來的實惠和豐收的喜悅時,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又吹響了鼓舞人心的進軍號角: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新農村站在新的起點上
上點年紀的人都記得,上世紀50年代就提出過“社會主義新農村”這一概念。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在新的歷史背景下,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解決“三農”問題的具體體現。
胡錦濤總書記去年在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上作出了“兩個趨向”的科學判斷,即縱觀一些工業化國家發展的歷程,在工業化初始階段,農業支持工業、為工業提供積累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但在工業化達到相當程度以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實現工業與農業、城市與農村協調發展,也是帶有普遍性的趨向。
“兩個趨向”的判斷是有科學依據的。2004年,我國國內生産總值達13萬億元,二、三産業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達到85%以上,財政收入2.6萬億元,也就是説,我國已經初步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因此,去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明確提出,要下決心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
可以説,最近兩年支農力度之大前所少有。從中央到地方,圍繞農民增收這條紅線,一系列強有力的政策措施,直接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據統計,今年以來,國家出臺了進一步促進糧食穩定增産、農民持續增收的政策,如加大農業稅、農業特産稅的減免力度,著力建立為農民減負的長效機制。僅減免農業稅、取消特産稅一項,就減輕農民負擔233億元。中央在29個省份實行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資金總額達112億元,6億農民因此受益。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穩步增加,據財政部初步統計,今年中央和省級財政安排種糧農民直接補貼約135億元。對糧食大縣實行補助和獎勵,中央財政安排150億元用於對産糧大縣和財政困難縣的轉移支付,其中用於近800個糧食大縣的獎勵資金約55億元。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正是在這樣新的歷史背景下提出的,較之上世紀50年代的“新農村”、80年代的“小康社會”,無論是從經濟層面,還是從社會發展的層面上説,都站在了全新的起點上。
開好頭,起好步,打牢基礎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也是解決“三農”問題的一個總題目。這個題目正在破題。
社會主義新農村什麼樣?中央提出了五句話20字的要求,即“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
萬丈高樓平地起。能否開好頭,起好步,打牢基礎,至關重要。
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對記者説,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生産發展為首要任務,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為建設重點。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物質基礎,離開這個基礎,新農村建設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必須把它擺在優先位置。
近幾年,國家採取“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出臺了以“兩減免、三補貼”為主要內容的一系列優農惠農政策,糧食生産出現了重要轉機,2004年糧食總産量達到46947萬噸,比上年增産9%,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産量增加最多的一年。據悉,今年的糧食産量可望實現穩定增長的目標,預計産量將超過47500萬噸。但也要看到不利因素。由於受氣象條件等因素的影響,各地秋冬種生産進展不平衡,加上市場糧油價格趨降、農資價格仍在高位運行等因素,農民投入的積極性受到影響。因此,糧食生産措施只能加強不能減弱,力爭明年夏季糧油再奪較好收成,繼續保持糧食生産發展的好勢頭。
在保持糧食生産穩定發展的同時,還要確保農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去年全國農民人均收入增長6.8%,是1997年以來增幅最大的一年。今年前三個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為2450元,增幅達11.5%。但總的説來,農民收入仍然偏低,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在擴大,況且我國農村仍有30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約6000萬人剛剛越過溫飽線,收入還不穩定。不斷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進而大幅度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任務依然十分艱巨。
讓公共財政的陽光普照“三農”
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多予”實質上就是要改變農業和農村經濟在資源配置與國民收入分配中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財政的支農力度,讓公共服務更多地深入農村、惠及農民。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迫切需要統籌城鄉發展,迫切需要公共財政“陽光”的普照。
長期以來,我國實行的是城鄉財政分治的財政政策,公共産品和服務,在城市主要由政府負責,在農村則主要依靠向農民籌集,本來就不富裕的農民承擔了一部分公共産品的成本,更加不堪重負,這樣一來,又加劇了農村公共産品供給的不足。多年的實踐證明,改善和增加農村公共産品和服務,光靠農民自己的力量,或者光靠市場機制解決,都是行不通的。因此,必須以公共財政為基礎和支點,各級財政都要增加對“三農”的投入,不斷擴大政府支持“三農”的規模和力度。從現實情況看,2004年我國財政收入達2.6萬億元,農業稅收只佔國家財政收入的1%左右,實際上,我國已經具備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經濟實力。
有關專家指出,當前農村社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有兩個,一是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包括農村的交通、通訊、自來水、農田水利設施等;二是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滯後。資料顯示,至今全國仍有167個鄉、近5萬個村不通公路;有1100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有待解決;農民看病難、看不起病、農村教育狀況落後等情況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顯然,基礎設施不足是建設新農村的一個嚴重制約,也是擴大農村消費的一大制約。明年是“十一五”的開局之年,政府應加大農村公共産品的投資和供給,特別是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重點是農田水利、鄉村道路、潔凈能源、飲水安全、環境衛生、“一池三改”(建造沼氣池、改廁、改灶、改牲畜圈)等。此外,公共財政的“陽光”還應灑向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和社會保障,逐步使農民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差距不大的公共服務。(記者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