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今年前三季度增長9.4% 國民經濟發展出現新局面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03日   來源:經濟日報

    編者按 即將過去的2005年是“十五”時期的最後一年。一年來我國國民經濟呈現出增長較快、效益較好、價格平穩、活力增強的良好態勢,特別是經濟運行的穩定性有所提高、發展的協調性有所改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有所突破,“十五”時期提出的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指標將順利實現。為了集中反映一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成就,展望新一年的工作,經濟日報從即日起推出系列述評《回顧與展望————2005特別報道》。12月3日刊出的是第一篇。

    碩果纍纍又一年。今年以來,中央在強調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時,更加注重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更加注重推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國民經濟運行繼續朝著宏觀調控的預期方向發展。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字顯示,我國經濟增長速度從2003年躍升至9%的高平臺後,始終沿著經濟增長週期的上升軌道穩健前行,今年前三季度為9.4%。

    “中國的經濟數據就在我認為會走低的時候走高了。”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羅奇説。這位長期以來為國際機構投資者解讀中國經濟的知名學者曾經表示,中國經濟將在2005年下半年減速。而今他撰文承認,中國經濟近期的增長勢頭要遠好于他的預測。

    經濟總量關係協調性增強

    自2003年以來,針對我國經濟發展中出現的一些問題,黨中央、國務院果斷作出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決策,採取了一系列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防止了局部性問題演變為全局性問題,避免了經濟運行出現大起大落。到今年,這一政策效應得到更為充分的體現,經濟運行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得到進一步增強。

    統計數字是最有説服力的。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增長9.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6.3%,各季分別增長16.2%、16.4%、16.2%。價格總水平穩中趨降,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比去年同期回落2.1個百分點。投資增幅繼續回落,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增長26.1%,回落1.6個百分點;消費繼續較快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消費與投資增速差距縮小1.6個百分點。財政收入完成2.38萬億元,增長16.7%,增收3400億元。同時,煤電油運供求緊張狀況繼續緩解。

    經濟結構調整步伐進一步加快,增長方式轉變取得新的進展。這一年來,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得到加強,全年糧食産量在去年超常增長的基礎上預計將有較大增産。農業優質化、區域化、産業化繼續發展,畜牧水産業勢頭良好。在重大裝備生産、能源開發等領域,國家組織實施了一批重大關鍵技術和裝備國産化項目,淘汰了一批不符合産業政策的小煤礦、小水泥、小鋼鐵、煉焦、電解鋁等落後生産能力,企業兼併重組力度加大。西部大開發和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取得明顯進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繼續推進。重點節能工程陸續實施,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建設節約型社會取得良好開端。作為推動各項工作的根本動力,體制改革也取得了突破。這一年來,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出臺了一些難度很大的改革措施,加快減免農業稅,啟動了以鄉鎮機構、義務教育、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綜合改革試點。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邁出重要步伐,國內外廣泛關注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平穩出臺。推出了一系列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外貿進出口繼續較快增長,利用外資保持較高水平。前三季度,進出口總額10245億美元,增長23.7%,其中出口增長31.3%,利用外資達到432億美元。

    經濟發展的最終目的,在於造福民眾。今年前三季度,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和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分別同比增長11.5%和9.8%,均高於經濟增長率,同比分別提高0.1和2.8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長,拉動了消費市場的進一步活躍,出現了多年少有的城鄉市場全面走旺的局面,1—10月城鄉市場零售額分別增長13.6%和11.2%。

    宏觀調控經驗進一步豐富

    分析今年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態勢可以看到,之所以能夠實現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關鍵在於黨中央、國務院統攬全局、科學決策、有效調控,關鍵在於各地區、各部門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認真貫徹中央各項部署,也充分反映出黨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駕馭複雜局面、有效進行宏觀調控的經驗進一步得到了豐富。

    一是圍繞實現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在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的同時,適時適度進行有針對性的“點調節”。合理調控土地、信貸投放的總量和節奏,保證了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加強對房地産市場的引導和調控,遏制了部分地區房地産投資和價格過快上漲;及時調整出口稅收和加工貿易政策,抑制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産品出口過快增長;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調整成品油出口政策,緩解了部分地區供應緊張的狀況。

    二是堅持以改革為動力,推動各項工作。抓住宏觀調控成效進一步顯現,經濟運行較為平穩的有利時機,著力解決制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性機制性障礙,統籌安排、整體推進宏觀經濟和微觀經濟、城市和農村、經濟領域和社會領域、國內經濟和涉外經濟體制改革。

    三是抓住總量平衡關係改善的有利時機,加快推進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制定出臺重點領域發展規劃和産業政策,綜合運用土地、信貸、市場準入和稅收等手段,加強對結構調整的引導,積極推進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優化資源配置。

    四是在堅持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重視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民生問題。穩定充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調整完善就業再就業政策,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加大對教育、科技、衛生、文化等社會事業建設的投入,著力解決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各種問題,使人民生活在經濟發展中得到進一步改善。

    這些做法和成功經驗,是保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繼續健康前行的寶貴財富,必將為進一步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我們為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績而欣喜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發展中長期積累的矛盾和問題還很多,同時還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問題。比如,經濟增長方式還比較粗放、發展不平衡矛盾還比較突出;比如,體制機制還不完善,影響經濟安全的因素還比較多;還比如,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許多問題還需要進一步解決。我們一定要增強憂患意識,採取更為有力的措施加以解決。

    為“十一五”規劃開好局起好步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明年的經濟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要充分用好戰略機遇期,趨利避害,保持經濟持續較快增長,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

    從分析來看,對於“十一五”規劃開局之年來説,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比較突出的問題和難點在於:農民增收難度加大;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的不良後果會進一步顯現;進出口貿易不平衡的矛盾仍很突出;部分地區投資衝動仍很強,新開工項目增長較快,投資反彈壓力較大;原油價格上漲將帶動成品油和其他産品價格上揚,增大經濟運行成本;社會發展方面的矛盾和問題還較多,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不健全,教育亂收費、群眾看病難,安全生産形勢比較嚴峻等比較突出。

    因此,權威人士強調,分析清楚明年的經濟工作中的問題和困難,能促進我們把相應的政策措施考慮得詳盡一些,也將使各項政策措施更紮實地得到落實。

    要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良好勢頭,重要的在於要繼續穩定宏觀經濟政策,努力擴大國內需求。要努力調整投資消費關係,把增加居民消費特別是農民消費作為擴大消費需求的重點,不斷拓寬消費領域和改善消費環境。在大力增收節支的基礎上,調整財政支出結構。保持貨幣信貸穩定增長,優化貨幣信貸結構。要繼續加強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産業政策等的協調配合,用好稅收、利率、價格等經濟杠桿和法律手段,完善和嚴格執行市場準入規則,引導資源優化配置。要增強各項調控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更加注重區別對待、分類指導。

    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更為關鍵的在於必須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正如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指出的,要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科學發展的軌道,這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而緊迫的任務,在新的一年裏務必邁出實質性步伐。(記者 蘇民)

 
 
 相關鏈結
· 人均GDP超1000美元 我國綜合國力躋身世界前列
· 2005中國經濟前行的足跡:理念在實踐中全面提升
· “十五”期間中國經濟社會十大亮點
· 2005中國經濟前行足跡:經濟發展更加注重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