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經濟建設>> 區域經濟
 
改變硅産業格局 我國最大硅産業基地在河南啟動
中國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5年12月19日   來源:河南日報

    蓄勢已久的河南省洛陽硅工業,以極具爆發力的態勢,拉開了改變世界硅産業格局的序幕:

    12月18日,國內産量最大、洛陽中硅公司年産300噸的多晶硅項目正式投産。幾乎在同一時間,該公司多晶硅二期工程、洛陽尚德光伏電池一期工程和阿特斯洛陽光伏電池一期工程開工奠基。“一天同時開工三個工程,並形成完整的産業鏈,這在世界硅産業和光伏行業領域也屬罕見。”一位硅産業專家據此判斷,“這標誌著國內最大的硅産業基地的形成。”

    更具標誌意義的是,在繼今年10月洛陽硅工業打破多晶硅國際技術壟斷之後,國際巨頭的市場壟斷也將被打破。

    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今年11月在洛陽考察時要求,要把洛陽老工業基地建設成為新型工業基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定要以信息化來帶動。而硅工業恰恰就是信息化中的材料工業。

    在落實徐光春書記“建成新型工業基地、再造一個新洛陽”指示的過程中,具有自主知識産權和産能優勢的洛陽硅工業無疑被寄予了厚望:洛陽市今年的GDP有望達到1100億元,並佔到全省GDP的十分之一以上,而為這個數字做出主要貢獻的是鋁工業、火電工業、石化工業和製造業等洛陽傳統工業。

    “地球上最多的元素是氧,第二個就是硅。我們腳下的泥土、石頭和沙子,我們身邊的磚瓦水泥玻璃都是硅的化合物。”參與了洛陽硅工業生産基地規劃的硅工業專家侯連武説。

    就是這個“普通”的硅,號稱“全球第一産業”的電子信息技術産業一刻也離不開它,各種集成電路、硅元器件和硅光電池都要以硅片為襯底,沒有硅材料製造業的支撐,信息産業就會成為“無米之炊”。

    數據顯示,2004年,我國多晶硅的年生産能力僅為60噸,國內市場的需求是2280噸,大量的多晶硅需求要靠進口填補。國際巨頭的壟斷已經使發展國內硅産業迫在眉睫。

    關於發展的諸多思考改變著洛陽的工業成長軌跡:在洛陽市出臺有關“十一五”期間發展工業的意見中,洛陽市的産業支柱從原來的四個發展為包括硅産業和鉬鎢鈦産業基地在內的六大支柱。

    硅産業的發展前景,洛陽人這樣描繪,在今後3到5年裏,洛陽將建成年産3000噸的多晶硅工程,形成從多晶硅、單晶硅到硅片加工、硅光電池加工的産品鏈,使洛陽硅半導體材料産業年銷售收入達120多億元。這意味著,我國每年可以減少進口價值15億元的多晶硅3000余噸,所生産的太陽能電池可以為25萬戶家庭每戶提供1000瓦時電力,給100萬人送去光明。

    “洛陽硅産業是民族的驕傲,更是洛陽的驕傲。”河南省委常委、洛陽市委書記孫善武表示,“我們要按照徐光春書記的指示,充分發揮硅産業等新興工業的帶動作用,通過5年的努力,建設新型工業基地、再造一個新洛陽,把工業化這篇文章做大做新做好。”(記者郭津常文徵)

 
 
 相關鏈結
· 中冶南方總承包建設的武鋼硅鋼機組建成投産
· 寧夏青銅峽鋁業集團公司建成40萬噸電解鋁産能
· 我國躋身電解鋁和氧化鋁技術輸出國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