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專題專欄
 
海南省文明生態村: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小康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6年03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海口3月23日電(記者卜雲彤)人們説,海南文明生態村走的是一條生機勃勃的綠色小康之路。

    儋州市和慶鎮的美萬新村是海南最早建立的文明生態村。過去這裡年輕人娶不到媳婦,200多人的村子跑得只剩下38人。

    這些年來,美萬新村在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指導、幫助下,搞起生態農業試驗。他們在山頭種植小葉桉和加勒比松,在山腰種植橡膠、柑橙、龍眼、油梨等果樹,在水面養鴨,鴨糞養魚;山坡上養牛羊,庭院內養豬、養雞,還建起了沼氣池、衛生廁所和太陽能設施。人畜糞便被衝入沼氣池內,變成沼氣做飯照明,沼液成為優質的有機肥。現在美萬新村成了富裕村莊,人口達256人,全村孩子全部免費上學,村民住進了統一修建的兩層別墅式生態型民居。

    文明生態村建設的核心是發展生態循環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海南充分利用當地光熱條件優越、沼氣産氣率高(海南一年四季可以生産沼氣,同樣一個沼氣池,海南比內地多産氣30%以上) 的優勢,推廣建設了16萬多個新型豬圈、廁所、燃氣灶 “三聯通”沼氣池,既凈化了環境,節約了能源,保護了植被,又有力帶動了畜牧業,産出了大量的有機肥,促進了無公害農業的發展。

    許多農民利用房前屋後空地大種椰子、檳榔、胡椒、荔枝、龍眼、芒果等熱帶經濟作物,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明生態村創建模式。如臨高縣松梅村“沼氣+養豬+經濟作物”的小庭院大産業模式,瓊海市邊溝村“文明生態村+科技村”模式,白沙黎族自治縣發展橡膠、藤竹、南藥、茶葉等山區特色經濟的 “文明生態村+專業村”模式。

    海口市美蘭區以情係“三農”、服務“三農”、農民增收作為創建文明生態村的主要目標。大力實施“農民知識化”工程,爭取用2至3年時間使全區65%的適齡農民成為具有較高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就業能力的新型農民或産業工人。力爭3年內使各鎮有2至3個農業支柱産業、村有富民産業,著力壯大苗木花卉、熱帶水果、水産養殖、市民體驗種養、生態觀光等區域特色産業,基本形成“一鎮一品”“一村一特”的格局。美蘭區最近已被聯合國工發組織授予“綠色産業示範區”稱號。

    演豐鎮多數農民靠海吃海,僅會捕魚過活。2005年初,區政府在報紙上刊登招聘信息,從116名應聘者中篩選具備實用技能的15人,幫助農民學會手工、編織、服裝、盆景、養觀賞魚等一技之長,通過外出就業或來料加工,增加農民收入。為發展農家樂項目,區政府為農村培訓廚師,首批已送出10位農民。為發展紅樹林旅遊業,區政府還為農村培訓導遊,首批40位農民即將送出。

    政府大力推行科技服務“三農”,作為文明生態村的科技支撐。文昌市近年每年培訓農民3.5萬多人次,全市科技對農業經濟的貢獻率已達到43%。瓊海市2001年以來,啟動了農業科技服務“110”活動和智慧化農業網絡服務。市裏建立了“110”主幹網指揮中心一個,服務站點50多個,還配有服務專用車和摩托車80余輛。服務範圍涵蓋了農作、水産、畜牧等行業,服務內容有技術推廣、技術諮詢、技術培訓、農藥供應和病蟲害防治等。農民碰到了難題,只要打個電話,就會有科技人員加以解答,或到實地指導解決問題。

    文明生態村為農村“兩個文明”建設找到了很好的結合點。農民群眾用自己的雙手美化了環境,而優美的環境又開始美化農民群眾的心靈。文昌市會文鎮冠南村的林來春看到本村海邊的紅樹林被任意砍伐,于2003年3月成立了冠南民間海洋資源保護協會,已發展會員100多名。他們沒花國家一分錢,于當年種植紅樹林2700畝,計劃10年內達到1萬畝。協會還投入幾百萬尾蝦苗和10多萬尾魚苗,並添置2艘巡邏艇,阻止那些破壞紅樹林、毒魚、炸魚和電魚的惡劣行為。林來春説,只有全省沿海地區都種起紅樹林,大海裏的魚蝦才會更多。

    文體活動開始從城市走向鄉村。瓊海市80%以上的村建起了籃球場、排球場,嘉積鎮洪家村組建了農民管弦樂隊,陽江鎮成立了農民體育協會,下設乒乓球俱樂部、排球俱樂部,經常開展比賽活動。長坡鎮文屯村涌現出20多名書法愛好者。博鰲亞洲論壇定址博鰲鎮,使瓊海市塔洋鎮光明村50多歲的淩昌珍大媽對英語産生興趣,在她的帶動下,村裏開闢了英語角,組織村民每天學習一句英語。

    綠色小康改變了農村,也開始改變著農民自己。(完)

 
 
 相關鏈結
· 農村舊貌換新顏 海南五年創建文明生態村5300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