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2008年糧食生産實現多年少有的“夏秋同增”、“山川同增”,總産326萬噸以上,再創歷史新高,躋身全國人均佔有糧食超過500公斤的5個省區之列。
近年來,面對黃河來水逐年減少和連年乾旱的挑戰,如何走出一條乾旱地區農業的發展新路子,自治區主席王正偉提出:“把乾旱作為一種資源、一種優勢,變被動抗旱為主動調整,構建起適應乾旱地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和現代農業要求的旱作農業體系和抗旱增收長效機制。”寧夏將原來的川區和山區“兩分法”調整為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三分法”,加大農業、農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
大力推進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逐年加大“以獎代補”力度,不僅撬動了各級財政對農田基本建設的投入,也調動了農民的積極性。目前,寧夏已累計恢復和新增灌溉面積56.2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141.5萬畝,建設旱作基本農田255萬畝,改造中低産田275萬畝。
同時,自治區政府對農業補貼種類、資金逐年增加。全區糧食種植面積保持連年增長,目前達到1271萬畝。(記者 徐運平 周志忠)